摘要: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连日来,我市红色旅游持续升温,多个红色场馆迎来参观热潮,社会各界群众自发追寻红色足迹,沉浸式重温抗战岁月,传承伟大抗战精神,让红色记忆焕发新时代的力量。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连日来,我市红色旅游持续升温,多个红色场馆迎来参观热潮,社会各界群众自发追寻红色足迹,沉浸式重温抗战岁月,传承伟大抗战精神,让红色记忆焕发新时代的力量。
8月27日,在涝河桥烈士陵园,参观者络绎不绝。作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这里不仅是庄严的缅怀之地,更是解放吴忠堡战斗的历史见证。“一九二师主力部队傍晚从金积南经廖桥、杨马湖逼近吴忠堡南大门,也就是涝河桥……”展厅中,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述历史,40多名参观者凝神聆听。
市民苏毅达带着刚上一年级的女儿前来参观,“让孩子从小就了解历史非常有必要。”他轻抚女儿的肩头说,“这里不仅是我们缅怀英烈的地方,更承载着一段不能被忘却的历史。”
“暑期以来,这里日均接待量持续上升。”涝河桥烈士陵园管理所所长吉喆介绍,除了干部群众和亲子家庭外,还有不少抗战老兵的后代专程前来追寻先辈的足迹。为应对客流增长, 涝河桥烈士陵园管理所通过增加讲解场次,推出智能语音讲解器,以360度全景VR形式对各纪念设施真实场景进行展示,方便参观者在线聆听语音讲解。
盐池革命烈士纪念园同样迎来参观高峰。作为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县曾为抗战提供坚实的后勤支援。珍贵的历史照片、沧桑的革命文物、翔实的文献记录,生动再现了那段烽火岁月。“原来盐池军民为边区制作服装、军鞋等物资超过50万件。”来自陕西省的游客张晓焜说,“这趟旅行让我真切了解到老区人民的伟大贡献。”
科技赋能也为红色教育注入新活力。在同心县红军西征纪念馆,AI智能讲解员“小号手”生动地向游客介绍红军西征的历史,吸引众多游客驻足互动。“机器人讲解激发了年轻人了解革命历史的兴趣。”该纪念馆馆长顾永存表示,这种沉浸式、科技感体验打破了传统红色教育的时空限制,提升了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和覆盖面。
近年来,我市系统梳理整合红色资源,将全市的革命遗址、纪念设施和文物藏品,转化为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定信念、砥砺前行,推动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光芒。
来源:时光漫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