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是“鬼月”?老一辈人说的这三件事,你一定要知道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2 23:48 2

摘要:朋友圈里突然冒出几十条“早点回家”“别晒衣服”提醒,顺手一搜,今年鬼月居然碰上闰六月,晚了差不多一个月。

8月23日晚上11点,鬼门开。

朋友圈里突然冒出几十条“早点回家”“别晒衣服”提醒,顺手一搜,今年鬼月居然碰上闰六月,晚了差不多一个月。

有人紧张,有人嫌迷信,更多人想的是: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既不被长辈念叨,又不用把自己吓出毛病?

三件事,说清就行。

一、鬼月不是恐怖片,更像一次“大型集体纪念”

道教算时辰,佛教讲超度,民间凑份子备饭菜。

三方合流,成了今天“七月半”的烟火气。

重点是:它们都没说“鬼要来害你”,而是“鬼想回家看看”。

把先人当亲戚,礼节就有了逻辑。

二、禁忌清单其实只有两条核心

别半夜游泳,别乱搬家。

以前河边没灯,真会淹人;以前搬家看黄历,真会磕碰。

现在城市灯火通明,真要做大事,选白天、多叫人,基本风险等于零。

至于剪头发、吹口哨?发廊和音乐节都没倒闭,就别自我恐吓了。

个人态度:与其怕鬼,不如怕熬夜伤身。

三、拜或不拜,别让仪式感变负担

下午三点到五点,楼下空地摆桌子:三碗饭、三杯茶、一串香蕉(别用李子,老一辈说谐音“招你”)。

烧纸分三叠,土地、祖先、无主孤魂各一份,烧完拍灰洗手,整套动作十分钟结束。

不想摆?那就把家里灯打亮,播段外婆爱听的《天涯歌女》,也算递了信号:我记得你。

最怕年轻人一边嫌烦一边硬做,脸黑嘴翘,先人看见才是真尴尬。

结尾留个小尾巴

日历翻到9月21日鬼门关,朋友圈会再刷一轮“终于安全了”。

其实那天也只是提醒:对亡者收起供桌,对活人继续好好过。

怕与不怕,都是给自己找个理由,好好睡觉。

来源:河边漫步的闲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