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夜间入睡困难,入睡后也容易醒,而且频繁做梦,梦的内容大多是紧张、焦虑的场景;第二天睡醒,不但没恢复精力,还觉得头昏、身体乏力。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睡眠问题:
夜间入睡困难,入睡后也容易醒,而且频繁做梦,梦的内容大多是紧张、焦虑的场景;第二天睡醒,不但没恢复精力,还觉得头昏、身体乏力。
俗话说,“血足睡得香,血虚梦断肠”,在帝寒金温看来,这类睡眠问题,多和人体“血虚”相关。接下来,咱们就带您系统分析一下“血”和睡眠的关系!
一、先搞懂:血为什么能影响睡眠?
帝寒金温这里所说的“血”,不只是咱们平时说的红色血液,还指向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稳定精神状态的核心物质基础。睡眠好不好,关键看心神安不安定。
只有“血”能充足滋养心神,人才能踏踏实实睡着。
具体来说,“血”和睡眠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这两大层面:
1. “血”为心神提供营养支撑
心神就像是家里的主人,得吃饱喝足才有精力,才能安心休息。气血充足时,心神能得到充分滋养,从而保持安定,让人睡得快、睡得深;如果出现血虚的情况,心神就会因为缺乏营养供给而躁动不安,即便你睡着了,也容易出现多梦、易醒、睡眠浅等问题。
比如有人长期加班、精力透支,或者女性因月经量过多导致失血后,总觉得心慌、躺床上脑子停不下来,就算睡着也容易醒,其实都是因为血不够“喂饱”心神了。
2. “血”为“魂”提供安定载体
这里的“魂”,不是指封建迷信里的“鬼魂”,而是指人体精神活动中灵动、潜意识的部分,和睡眠中的梦境活动直接相关。在帝寒金温看来,“血舍魂”,即“血”是“魂”的载体与居所。气血充足时,“魂”能安稳居于“血”中,你睡眠时就会少梦,就算做梦也是模糊的、平和的,醒来也不会记得什么;但如果血虚,“魂”就会失去稳定载体而游离,梦就会变得清晰、紧张,甚至像演电影一样,醒来后还会伴随疲劳感。
二、为什么血虚的人,总爱做“累”梦?
老辈人常说“血足梦少,血虚梦多”,这背后其实揭示了身体的“自救逻辑”:
☀气血充盈者:全身的营养供得上,五脏六腑都能好好干活,心神和“魂”都有足够的滋养与依托,大脑在睡眠中可以进入深度放松状态。即便做梦,也多为片段化、平和的内容,对睡眠质量没有明显的影响,次日醒来精力充沛。
☀血虚者:身体处于“营养供给不足”的状态,大脑因为缺营养,无法在睡眠中彻底放松,仍处于“轻度活跃”状态。这种活跃体现在潜意识层面,表现为梦境真实、情节紧张(如被追赶、赶时间、考试失利等),从而影响睡眠质量。大脑没能得到有效的休息,醒来后自然疲劳加重。
三、血虚多梦,多半是“肝”在“喊饿”
要调血虚多梦,得先找到“源头”。
“肝”是人体“血”的调度中心,兼具“储血”和“运血”双重功能,既是储存血液的“血库”,又是分配血液的“调度中心”,它的功能状态会直接影响睡眠质量:
☀白天:肝把血液送到全身,为日常活动(如行走、思考、工作)提供能量;
☀晚上:肝回收全身血液并储存,一部分修复五脏六腑,另一部分则安定心神,保障睡眠安稳。
要是肝出了问题,“血库”就会亏空,进而引发睡眠问题:
☀晚上没足够的血给心神,心神就会躁动,不光多梦,还容易在凌晨1-3点(“肝经当令”时段)醒过来,翻来覆去再也睡不着;
☀肝的“疏导”功能也会受影响,就像交通堵了,气血走不通,睡眠节律也会被打乱,形成“越想睡越睡不着”的恶性循环。
四、如何调血虚、睡好觉?
针对血虚引发的睡眠问题,调理需要围绕“补血”“养肝”两大核心,从饮食、作息、情绪、睡前习惯四方面入手,慢慢进行改善:
1.饮食调理:以“养脾胃、补气血”为核心
血不是凭空来的,气血的生成依赖脾胃运化,所以补血要先养脾胃:
☀多吃“养气血”的食材:“红入心、黑入肾”,红色(红枣、枸杞、红豆)、黑色(黑芝麻、黑豆、桑葚)的食物,都能帮着补气血;
☀适量吃点“动物血库”:比如猪肝、鸡肝(每月吃1-2次,一次50克左右,别吃太多),还有鸭血、猪血,“以血补血”,效果更好;
☀搭配“健脾食材”:山芋、莲子、小米熬粥喝,脾胃好了,才能把营养变成气血。
2.作息与肝脏养护:避免“耗肝血”行为
肝喜“静”恶“劳”,怕累也怕堵,养护要顺着它的性子来:
☀严格规律作息: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是“养肝血”的黄金时段,这时候睡着,肝才能好好“存血”,比吃多少补药都管用;
☀少让眼睛“加班”:“肝开窍于目”,长期使用电子设备(手机、电脑),会“耗伤肝血”,每看45分钟屏幕,就闭眼休息5分钟,或者做套眼保健操,缓解眼部疲劳;
☀喝点“清肝茶”:取菊花、枸杞适量煮水喝,既能清肝,又能补肝肾;
☀不喝酒、少生气:酒最伤肝,生气会导致“肝气郁结”,阻碍气血流通。
3.情绪调节:避免“情绪耗血”,打破恶性循环
情绪不好会耗伤气血,加重睡眠问题,形成恶性循环,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找个“解压出口”:和朋友沟通、写日记、散步、瑜伽,让压力散出去;
☀睡前情绪平复:如果睡前思绪纷杂,试试“深呼吸法”,吸气4秒、憋气2秒、呼气6秒,重复几次,帮助心神安定;
☀培养放松爱好:养花、练字、拼图,转移注意力,缓解睡不着的焦虑。
4.睡前“做减法”:给睡眠“铺路”
睡前1小时的习惯,会直接影响到入睡的质量,所以要做好“睡前减法”:
☀远离电子设备:手机、电脑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导致大脑误判为“白天”,越看越精神,睡前1小时将电子设备放在客厅;
☀温水泡脚:用40℃左右温水泡脚,泡到脚微微出汗,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身体放松;
☀营造睡眠氛围:卧室拉遮光帘,使用暖黄色小夜灯,可播放轻柔的白噪音(如雨声、海浪声),或在枕头上滴少量薰衣草精油,帮着安神。
其实睡眠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身体的状态。
多梦、睡不好,不是“矫情”,而是身体在提醒你“该补补气血、养养肝了”!
不用追求“立刻见效”,每天坚持一点,气血慢慢足了,肝慢慢好了,自然就能沾枕头就睡,醒来神清气爽。
希望你今晚就能做个“无梦的好眠”~
来源:酒茶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