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新车闪现蓝图4宣传片,网友炸锅:赛博货车要来了!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3 09:31 2

摘要:9月2日,特斯拉在X平台抛出“宏图计划第四篇章”,用一句“可持续富足”把公司未来十年乃至几十年的叙事彻底改写。马斯克说,未来特斯拉80%的价值将来自人形机器人Optimus,而不是电动车。话音未落,舆论场瞬间炸成两派:一边是“AI信徒”高呼第四次工业革命已至,

#我的汽车生活日记#9月2日,特斯拉在X平台抛出“宏图计划第四篇章”,用一句“可持续富足”把公司未来十年乃至几十年的叙事彻底改写。马斯克说,未来特斯拉80%的价值将来自人形机器人Optimus,而不是电动车。话音未落,舆论场瞬间炸成两派:一边是“AI信徒”高呼第四次工业革命已至,另一边是“空头”嘲讽这又是一场“资本鸦片”式的新故事。

一、宏大叙事:从“造好车”到“造好人”
在最新蓝图中,特斯拉把“增长是无限的”“创新消除限制”写进五大原则,核心逻辑只有一个——把AI塞进物理世界的每一条缝隙。
• 电动车将变成“带轮子的机器人”,通过FSD车队学习把道路变成实时数据矿场;
• Powerwall、Megapack让每一度电都带上算法,自动套利峰谷电价;
• 终极形态则是身高1米72、体重56公斤的Optimus,走进千家万户替代重复劳动。
马斯克在电话会议里用一句话总结:“如果Optimus能帮人洗碗、遛狗、搬砖,人类就能把最稀缺的资源——时间——拿回来。”听上去像科幻,但特斯拉给出的路径却极其务实:把过去20年在电池、电机、车载AI上的积累全部迁移到机器人身上,复用、降本、规模化。

二、争议焦点:80%估值怎么算?
资本市场向来先投票、后称重。消息发布后,特斯拉股价当日振幅7%。
多头逻辑:

全球劳动力缺口正快速放大,国际劳工组织预测2030年仅养老护理缺口就达1300万人,一台20万元的Optimus只要替代1/5人力,就是万亿市场;特斯拉拥有独一无二的“车—能—AI”垂直整合能力,硬件成本曲线比任何初创机器人公司都陡峭;软件订阅模式一旦跑通,毛利率将远高于卖车。
空头反杀:宏图第一、第二篇章都没完全兑现,第三篇章几乎原地踏步,如今直接跳到第四篇章,缺乏可信度;机器人至今连“端爆米花”都做不利索,现场演示多次翻车,量产时间表仍是空白;OpenAI、微软、谷歌、亚马逊正用数十亿美元年薪抢夺顶级AI人才,马斯克的“高压+政治争议”让招聘难度倍增。

三、彩蛋:神秘车型是“赛博货车”还是“Robo Van”?
在官方宣传片1分32秒处,一辆被黑布半遮的方正车型一闪而过。网友逐帧放大后发现:
• 轴距比Cybertruck更长,车顶呈滑梯式弧线;
• 后轮拱上方疑似隐藏机械臂滑轨;
• 车尾没有传统车厢门,取而代之的是整体升降平台。
结合特斯拉申请过的“Robo Van”专利,多数猜测指向“可载客亦可载货”的无人驾驶厢式车,未来或成为Optimus的“母舰”——机器人可直接从车厢内批量下车,奔赴写字楼、仓库、养老院。

四、十字路口:特斯拉还是“特拉斯”?
19年前,Roadster让特斯拉从硅谷PPT里驶上公路;10年前,Model 3让电动车走进主流;今天,马斯克说“车只是副产品”。
站在2025年的时间点,特斯拉面临三重悖论:

产品悖论:一边要继续卖车赚钱,一边要告诉市场“以后车不值钱”;技术悖论:FSD的L4还没影,Optimus却已要在“全场景通用AI”上一步到位;资本悖论:股价需要新故事,但故事越宏大,兑现的时钟走得越快。
正如彭博分析师所言:“特斯拉要么成为第一家把AI装进物理世界的‘超级化工厂’,要么被自己的叙事反噬,沦为‘AI泡沫里最闪亮的泡沫’。”

结语
从电动车到机器人,特斯拉的每一次转身都像在走钢丝——下面不是深渊,而是整个时代的期待。宏图第四篇章究竟是新世界的船票,还是又一张“望梅止渴”的支票?答案也许要等到2026年Optimus真正走进千家万户的那一刻。而眼下,资本市场选择先相信:发布会结束24小时内,特斯拉看涨期权成交量暴增300%。毕竟,在马斯克的世界里,“不可能”三个字从来都只是下一个PPT的标题。

来源:大卫行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