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信建投发布研报称,1H25上市银行业绩趋势边际改善,营收、利润均回到正增长区间,银行核心营收能力趋势向好。其他非息目前是最大变量,二季度债市低位震荡,且部分银行提前兑现AC户投资收益,带动其他非息明显改善。该行预计上市银行全年营收、利润均能保持小幅正增长,投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建投发布研报称,1H25上市银行业绩趋势边际改善,营收、利润均回到正增长区间,银行核心营收能力趋势向好。其他非息目前是最大变量,二季度债市低位震荡,且部分银行提前兑现AC户投资收益,带动其他非息明显改善。该行预计上市银行全年营收、利润均能保持小幅正增长,投资收益尚有兑现空间的、拨备底子更充裕的银行业绩趋势将更稳定。目前银行板块尚未进入顺周期,继续看好高股息策略,关注分红率有积极变化、或再融资摊薄风险有限、股息率较高且扎实的标的。
中信建投主要观点如下:
二季度债市回暖下其他非息收入边际改善,1H25上市银行营收增速由负转正:1H25上市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3%,增速由负转正,主要是二季度债券市场有所回暖,银行其他非息收入边际改善,对营收拖累程度明显减弱。其中国有行、城商行、农商行分别同比增长1.87%、5.22%、0.93%, 股份行同比减少2.27% 。具体来看,净利息收入同比减少1.3%,降幅继续收窄,主要是规模稳定增长情况下,息差得益于存款端成本压降,降幅企稳。非息收入方面,资本市场持续升温,叠加低基数效应,中收持续边际改善。净利息收入降幅收窄+中收回暖,上市银行核心营收边际改善。1H25上市银行核心营收同比下降0.6%,降幅继续收窄。其中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核心营收分别同比变动-1.3%、-1.5%、8.3%、-0.4%。其他非息收入是当前影响营收的最大不确定性变量,由于二季度债市重新低位震荡,OCI浮亏收窄+部分银行提前兑现AC账户收益,其他非息收入明显改善,带动上市银行营收重回正增长区间。
1H25利润增速如期回正。规模扩张仍是主要正向贡献因素,息差收窄是主要拖累。营收转正的情况下,1H25上市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8%。其中国有行同比减少0.13%,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分别同比增长0.27%、6.74%、4.36%。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归母净利润增速季度环比分别提升2pct、2.3pct、1.3pct,农商行季度环比降低0.4pct。1H25上市银行ROE同比下降0.7pct至10.9%。业绩归因来看,规模增长是最主要的正向贡献因子,正向贡献净利润7.9%;此外中收、其他非息、成本收入比也分别正向贡献净利润0.4%、1.5%、0.24%。负向贡献因子来看,息差缩窄是最主要拖累项,分别负向贡献利润增速8.8%,息差收窄拖累程度略有加大。
扩表速度大幅提升:有效信贷需求不足,信贷增速保持稳健,但债券、同业等非信贷资产增长较快。信贷增量基本全部由对公贡献,零售信贷需求未见好转:2Q25上市银行资产同比增长9.6%,较一季度(7.5%)有所提升,贷款同比增长8.0%,基本保持稳健。信贷投放上以对公贷款为主,零售信贷需求未见改善,二季度票据小幅冲量。涉政类、大基建、“金融五篇大文章”等领域对公信贷仍然是上市银行主要的贷款投向,项目储备充裕,江浙、成渝、珠三角等区域信贷需求仍相对旺盛。1H25上市银行对公贷款、零售贷款、票据贴现增量分别占84.6%、13.0%、1.2%。
存款增速环比改善,定期化趋势放缓:2Q25上市银行负债、存款规模分别同比增长9.6%、8.4%,较1Q25分别上升2.0pct、2.1pct。其中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存款规模分别同比增长7.8%、8.6%、13.3%、7.3%。存款占总负债比重季度环比小幅下降1.1pct至72.3%。广义同业负债占比季度环比提升0.9pct,预计主要是资本市场持续升温下,出现存款“搬家”现象,但又通过同业负债流回银行账户。存款结构上看,2Q25上市银行活期存款占比较年初环比降低0.6pct至37.6%,存款定期化趋势延续,但节奏上逐步放缓。
资产定价下行压力仍存,负债成本优化下,净息差降幅有望收窄:2Q25上市银行净息差(测算值)季度环比下降5bps至1.48%,继续筑底。其中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净息差分别为1.32%、1.54%、1.47%、1.56%,季度环比变动-6bps、-4bps、-5bps、-6bps。今年以来,存款挂牌利率对称下调、消费贷自律机制、反内卷政策持续推进,央行呵护银行业息差意图明确。目前上市银行资产端收益率已降至3.3%,与新发贷款利率基本一致,后续下行空间相对有限,叠加2022年出于避险考虑的高成本、长期限存款(三年期存款为主)集中到期续作,预计存款成本将持续优化,息差降幅有望逐季收窄。
中收重回正增长+其他非息大幅改善,非息收入增长提速:1H25上市银行非息收入同比增长7%,较1Q25明显提速9pct,中收、其他非息均有明显改善。其中净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3%,为近三年来首次回到正增长区间。此外,债市重新低位震荡下,1H25其他非息同比高增11%,较1Q25大幅提速14pct。
1)1H25上市银行大财富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3%,是2022年以来的首次正增长。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的大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5%、14%、1%、2%,分别较2024年提速32pct、20pct、9pct、3pct。国有行、股份行改善幅度更大。随着资本市场趋势向好,降费让利、保险报行合一的影响过去,预计银行业财富管理收入压力将逐步减弱,有望呈现逐季企稳回升的向好趋势。零售端客户数保持稳健增长,资本市场改善后AUM增长提速至双位数。
2) 2Q25债市低位震荡下,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收窄+部分银行兑现AC户投资收益,其他非息收入明显改善:上市银行1H25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0.7%,较1Q25提速14pct。其中国有行、农商行其他非息收入分别同比高增28.8%、5.8%,增速提高16pct、3pct。股份行、城商行则分别同比下降5.3%、3.7%,降幅较1Q25明显收窄12.5pct、10pct。进入二季度,由于基础环境仍处于弱复苏态势,债市缺乏上行基础,长端利率水平重新进入1.5%-1.7%的低位震荡区间。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压力减弱。此外,部分银行选择兑现部分AC户债券(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投资收益,也推动其他非息收入实现大幅增长。1H25上市银行AC类债券终止确认的投资收益占营收比重较2024年提高3pct至5%,占其他非息收入比重提高11pct达21%。国有行收益兑现情况最为明显,占其他非息收入比重已经提高至21%,占营收比重约2%。
资产质量表观稳定,不良生产率边际下降。对公房地产风险最大阶段已经过去,但零售、信用卡、小微风险仍在持续暴露:2Q25上市银行不良率季度环比持平于1.23%,拨备覆盖率季度环比上升0.5pct至239%,风险抵补能力稳定。2Q25上市银行加回核销不良生成率为0.77%,季度环比下降3bps,不良生成小幅下降。重点领域方面,对公贷款不良率继续下降,制造业等实体企业相关对公贷款资产质量仍保持较好水平,“新旧产能转换”对部分存量落后产能企业经营产生一定压力,但整体风险可控。对公房地产不良率保持稳定,风险最大的阶段已经过去。经营贷、消费贷等零售端风险仍在持续暴露。大数定律下零售贷款不良暴露快,清收和催缴需要时间,因此零售、小微风险仍在行业性、趋势性暴露,资产质量改善仍需等待修复。
中期分红:目前共24家银行进行25年中期分红,目前已有17家银行已发布明确的中期分红方案,另有7家银行拟进行中期分红。其中六大国有行的分红率保持30%不变,招行(600036.SH)、沪农、上海的中期分红率在30%以上,与24年分红率相差不大;常熟中期分红率25%,明显高于24年分红率,且后续还有提升可能。从分红方案来看,除常熟银行已确定在今年9月份派息外,其他银行多数或将在26年1月派息。
展望下半年:规模保持稳定增长;存款成本优化下息差降幅有望收窄;中收表现继续边际改善。下半年债市趋势存在不确定性,其他非息是营收最大变量。资产质量稳定下,银行业利润应能保持正增长。1)规模上,信贷需求未见明显修复,预计2025年信贷增量基本同比持平或略有多增。2)存贷两端利率同比下调情况下,2025年上市银行净息差有望较24年收窄,具体需观察25年下半年降息幅度。3)低基数+资本市场慢牛行情,中收表现将继续边际改善,全年有望维持正增长。4)下半年债市趋势存在不确定性,三季度长端利率又出现向上趋势,可能仍会小幅拖累3Q25营收。OCI浮亏小+AC账户尚有兑现空间的银行,营收稳定性有望更强。5)资产质量方面,预计不良率、拨备覆盖率能够保持稳定合理区间,房地产保持见顶后稳中有降的趋势,但零售、小微信贷的资产质量需要进一步关注。拨备底子更充裕的银行,能够更好的支撑利润稳定释放。
风险提示:银行不良暴露风险和资产质量大幅下降;宽信用政策力度不及预期;零售转型效果不及预期。
来源:智通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