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次日本大规模侵华,发生在公元663年,地点在今韩国锦江入海口,被称为“白江口之战”。
文|高宝宝
今天是2025年9月3日,是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
有个岛国,曾经4次发动过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而每一次,他们都奔着“亡国灭种”的目的。
这个岛国就是日本。
今天的文章,我就跟大家分享日本这4次侵华战争。
第一次侵华战争
这次日本大规模侵华,发生在公元663年,地点在今韩国锦江入海口,被称为“白江口之战”。
当时的朝鲜半岛处于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鼎立的状态,但百济与高句丽经常联合起来,对新罗的边境进行骚扰。
公元659年,百济入侵新罗,在新罗的请求下,唐高宗派兵前去增援。
公元660年,百济灭亡,仅剩部分残余势力,在暗中等待时机复国。
当时的日本刚完成内部统一,希望通过军事干预,恢复自己在朝鲜半岛的影响力,二者一拍即合。
于是,日本联合朝鲜半岛的百济残余势力,拼凑了4万多人和千余艘战船,横渡黄海,杀了过来。
他们的计划是,先把唐朝势力赶出朝鲜半岛,再以朝鲜为跳板,经辽东攻入中国内陆,并扬言要“饮马长江”。
当时,唐朝和新罗联军,仅派出两万多人和170艘战船迎战。
这场战争的结果是:唐军凭借着先进的战术,以少胜多,一举将日本和百济联军的400余艘战船焚毁,士兵大多溺水而亡,可以说是全军覆没。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的情形是“烟焰涨天,海水皆赤”。
首次军事扩张的企图被粉碎,让日本认识到了唐朝的强大,于是他们调整了外交策略,开始向唐朝示好,并派"遣唐使"来唐交流、学习。
他们这样做的目的,表面上是虚心学习唐朝的制度、技术和文化,实则是想暗中观察和了解中国的国力,为后续的侵略计划做准备。
“白江口之战”后的近千年,日本未敢再对中国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
第二次侵华战争
这次日本大规模侵华,发生在明朝万历年间,史称“万历朝鲜之战”。
丰臣秀吉完成统一后,便迫不及待地宣布:“在我有生之年,誓将唐之领土纳入我版图!”
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他集结了20万大军,渡海攻打朝鲜。他的计划是:先将朝鲜拿下,然后以它为跳板攻打明朝,最终抢占并统治中国。
丰臣秀吉甚至已经计划好,让日本天皇移居到宁波来。
尽管明朝当时正面临倭寇的袭扰,以及内政动荡的困境,但仍然抽调出几十万兵力援助朝鲜。
那场仗打了7年,最终,明军与朝鲜军队联手,将日本人赶了回去,丰臣秀吉更是病死在败退日本的半路上。
临死前,他还心有不甘地喃喃自语:“未能占领中国……”。
然而,这场侵略战争的失败,并没有让日本人收敛自己的野心。在撤退时,他们疯狂将朝鲜的工匠、山川地图、书籍和农具掠夺走。
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为下一次侵华做准备。
第三次侵华战争
这次日本大规模侵华,发生在1894年,世称“中日甲午战争”。
此时,日本已经通过“明治维新”,完成了制度变革,陆军与海军都实现了现代化,这让他们重新建立起侵华的底气。
海上,在“黄海海战”中,日军击溃了北洋水师,导致邓世昌率领“致远舰”撞击日舰,壮烈殉国。
陆地上,他们发动了惨无人道的“旅顺大屠杀”,将2万多平民杀害,全城只留下36人收尸。
战后,日本通过签订《马关条约》,不光强占了台湾和澎湖列岛,而且还索要了2.3亿两白银。
当时日本的想法是: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
占领台湾后,日本立刻在那里推行“皇民化运动”,禁止台湾民众说汉语、祭祖先,同时强迫他们学习日语,改用日本姓名。
他们的目的,是想从根本上切断台湾与中国的联系,把这片土地上的中国人变成日本人。
第四次侵华战争
这次日本大规模侵华,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卢沟桥的第一声枪响,再到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共持续了14年之久。
在这漫长的14年里,日本的铁蹄踏遍了大半个中国:他们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在华北搞起自治,在南京城里杀害了30多万同胞……
他们想把中国和中国人“烧光、杀光、抢光”。
他们偷运中国的煤炭、钢铁,抢走农民的耕牛、粮食,他们妄图将中国彻底变成自己的“战争原料库”。
他们搞奴化教育,占领区的课本里,充斥着“日中亲善”和“大东亚共荣”的谎言。他们将中国人污蔑为“劣等民族”,宣称“日本是来解放中国的”。
历史上日本的每一次侵华行动,都以“亡国灭种”为目的。
唐朝时,他们想把中国变成日本的属国;明朝时,他们想直接迁都,统治中国;近代,他们更是想从文化到血脉,彻底将“中国”这两个字从世界上抹去,自己取而代之。
更可怕的是,尽管屡战屡败,但他们的野心却从来没有断过。失败给他们带来的,从来都不是反省,而是暗暗盘算着下一次的计划。
直到今天,日本的靖国神社里,还供奉着当年杀害中国同胞的战犯牌位。
那些明目张胆的侵略,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永远都不要忘记白江口水里那些保家卫国的冤魂,永远不要忘记万历年间朝鲜战场上那些冻死的明朝士兵,永远不要忘记甲午战争中旅顺街头无辜百姓的血流成河,永远不要忘记南京古城墙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弹孔……
这些中华儿女心头永远抹不去的伤疤,我们都要记着,我们必须记着。
有朋友问我:“《南京照相馆》,香港上映了吗?有没有去看?”
我告诉她,《南京照相馆》还没有在香港上映,但我能想象出电影里那些画面。因为,在30年前的1988年,我曾经看过一部电影——《黑太阳731》。当时,那部电影曾因为场面过于血腥,而被迫下架。
朋友又问我:“你看的时候哭了吗?”
我说:“没哭。”
为什么没哭?
因为我知道,掉眼泪没有用,我们应该做的,是铭记历史。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在心里埋下仇恨的种子,而是为了把悲痛化成力量,默默地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为祖国的强大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我们做不到的,交给下一代,因此我们有责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了解那段屈辱的历史。同时让他们明白,我们的祖国能有今天,是用无数同胞和先烈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让他们知道自己努力的意义和奋斗的目的。
今天是2025年9月3日,也是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
缅怀先烈,才能更珍惜今天。牢记历史,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用实际行动去告慰那些在抗日战争中失去生命的英灵,让我们一起用实际行动去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也让我们一起努力,让“缅怀先烈,牢记历史”,成为子孙后代刻在骨子里的“出厂设置”。
作者简介:
15岁写小说,
38岁考上香港中文大学研究生院,有20年的中文教育经验。
她一手把女儿培养成香港大学一级荣誉学士、
世界排名第一的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硕士。
毕业仅一年,小姑娘的年薪已达50万。
宝宝姐的亲子教育文章,温暖而有力量,
助你在育儿的路上豁然开朗,少走弯路。
(ID:gaobaobao-522)。
来源:遇见宝宝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