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床没晃,手机先叫了!”河北、北京、天津等多地网友的热搜留言,揭开了这场4.2级地震的深夜实况 ——#被手机地震预警吓醒引发热议,有人因震感强烈“被床晃醒”,也有很多人被手机警报声惊起。
“地震横波已到达北京市海淀区,震中距你58.8公里……”北京时间3月26日凌晨,这条弹窗惊醒了许多人的睡梦。
“床没晃,手机先叫了!”河北、北京、天津等多地网友的热搜留言,揭开了这场4.2级地震的深夜实况 ——#被手机地震预警吓醒引发热议,有人因震感强烈“被床晃醒”,也有很多人被手机警报声惊起。
震波未至,预警先行。当科技跑赢地震波,生命便多了一道安全闸。
地震后的“中国速度”
3月26日凌晨震后7.5秒,中国地震预警网发出预警,全国地震预警微信小程序累计推送近30万人次。
2024年,国家地震预警工程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地震预警网,具备秒级响应的地震预警能力,重点预警区平均震后7秒就能发出首报预警信息,总体功能与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其中,就包括社会最为关注的地震预警服务。
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后,依托密集的地震观测站网,利用地震波传播速度远小于电磁波传播速度的特点,赶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前,向可能受灾的区域发布警报。让公众可以采取避震措施减少人员伤亡,重大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等可以采取紧急处置措施,以减少或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
国家地震预警工程历经5年攻坚克难,突破了60多项关键技术,共建设15899个观测站,推动实现我国地震观测站数量从“千”到“万”的跃升。系统试运行期间,经历了2022年四川泸定6.8级地震后6.2秒发布预警信息;2023年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后6.5秒发布预警的实际检验,为政府抗震救灾、公众紧急避险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如今,在华北、东南沿海、南北地震带、新疆天山中段、西藏拉萨5个重点地区形成了秒级地震预警能力,在全国形成了分钟级烈度速报能力。在云南,90%以上的中小学都安装了地震预警终端;在四川,公众下载地震预警APP,就能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为公众争取数秒至数十秒的预警时间。
▲地震预警手机截图(图片来自网络)
国外预警也有“技术流”
除了中国,墨西哥和日本分别是第一、第二个具备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
墨西哥城地震预警系统在1993年开始向墨西哥城的公众发布地震预警信息,并于1995年格雷罗地震中首次发布预警信息。
2003年,墨西哥地震仪表与记录中心研发的瓦哈卡市地震预警系统正式启用,可为当地民众争取数十秒避险时间。但该系统因设备简易、技术原始导致可靠性不足,加之政府重视不足、运维资金短缺,覆盖人口和警报范围均较有限。
身处地震多发地区,日本政府每年会投入大笔预算支持地震预测与研究,并在国内设置上千个地震监测站,构成了庞大的地震监测网。目前,日本国内有多套地震预警系统正在运行,包括面向公众的紧急地震速报系统和面向新干线铁路系统的地震动早期检知警报系统等。
地震一旦发生,日本气象厅会立即分析由监测站传来的资料,推定震源和地震的规模,预测震波到达各地的时间,并透过电视、电信系统紧急发布“紧急地震速报”到日本各地。
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的地震预警系统与日本、墨西哥、美国等国家相比,覆盖区更大、时效性更强、稳定性更好、服务人群更多,总体功能与性能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月10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长所乡森嘎村安置点,国家电网的工作人员在抢救电路。(图片来自中新社)
手机里藏着“救命铃”
“刚睡手机警报就响了,还以为是幻觉。”
“半夜地震,手机突然大叫,手机地震警报真的好管用。”
本次廊坊地震发生后,河北、北京、天津等多地居民都感受到了明显晃动,也有不少网友表示,是被手机地震预警叫醒的。据悉,地震发生仅数秒后,多个品牌手机用户都收到了这次地震的预警信息。但其中,并不包括使用率较高的苹果手机。
苹果手机没有这项预警功能吗?资料显示,国产主流手机均可在“设置”中启用地震预警,而其中苹果、三星手机则需搜索“地震预警”关键词,自行下载相关APP。事实上,早在2023年年末,苹果就曾因为没有内置地震预警系统,引起广泛关注。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创始人王暾博士表示,苹果公司和我们就地震预警系统,前后沟通了几次,但依旧没有内置我们的地震预警系统。
与国外手机厂商相比,国产手机在设置一栏中,都会有地震预警通知选项,并会播放试听预警声音,不需要安装任何APP。“很早之前华为、小米等国产手机厂商都是主动联系我们,要求接入地震预警系统,内置地震预警。”王暾表示。
虽然,地震预警并非预报,只能为公众安全转移提供更多时间,减少人员死伤,并不能避免人员死伤。但是,几十秒甚至是十几秒的时间,足够让更多的生命获得喘息的机会。
在这个AI和大数据高速发展的时代,相信地震预警还将迎来新的机会,不论是系统的进化,还是覆盖面的拓展,都会让人们因此获得更多对生命的希望和信心。(完)
参考北京日报、山西晚报、济南日报等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