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封藏一坛贵州醇——从贵州醇2025年封坛大典看白酒匠心、生态与消费新潮流的融合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7 12:28 1

摘要:这场以“醇酒封藏 岁月鎏金”为主题的封坛大典,不仅是一场传统文化的回归盛宴,更是一场关于匠心传承、生态密码与消费新潮的深度对话。随着近50吨封坛酒被郑重窖藏,贵州醇用实际行动回答了“封藏一坛贵州醇”背后的三重深意。

3月26日,兴义市桔山广场酒香萦绕,千商云集,陶坛列阵。

封藏祭祀典礼现场

这场以“醇酒封藏 岁月鎏金”为主题的封坛大典,不仅是一场传统文化的回归盛宴,更是一场关于匠心传承、生态密码与消费新潮的深度对话。随着近50吨封坛酒被郑重窖藏,贵州醇用实际行动回答了“封藏一坛贵州醇”背后的三重深意。

封藏时光里的匠艺传承

“封藏贵州醇,不仅是封藏一坛酒,更是几百上千名贵州醇员工的辛勤和汗水。”封坛大典上,贵州醇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伟手持酒樽,向天地山川行古礼。

而这一场景,正是贵州醇75年匠心坚守的缩影。

封藏一坛酒,就是封藏时光里的匠艺传承

从1950年扎根黔西南兴义这片酿酒沃土起,贵州醇便以“12987”古法工艺为筋骨——一年周期、两次投粮、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每一滴酒都在微生物与匠人的共舞中蜕变。这种近乎苛刻的工序,将时间化为最虔诚的艺术家,让高粱在岁月里褪去青涩,将火候与力道凝结成酒体的筋骨,最终淬炼出“真年份、零添加”的承诺。即便在2019年江苏综艺集团入主后开启品牌复兴之路,贵州醇依然选择以敬畏之心守护传统:投资2.5亿元修缮窖池、扩建万吨陶坛库,将基酒存量从2万吨提升至5万吨,如同酿酒师对待初生的酒胚般,用最稳妥的方式保存时光的馈赠。

贵州醇近5万吨沉睡的老酒,早已隽刻上了匠心的密码

封坛的匠心不仅流淌于工艺流程,更融入了对人文血脉的深情凝视。在这次封坛大典中,浑厚的鼓声和少数民族银饰品碰撞声相映成趣,化作流动酒窖的舞台上演着酿酒人的传奇故事……这些非遗文化的有机融合,让每一坛酒都成为黔西南山水人文的液态图腾。

不止于此,事实上,从2022年开始,贵州醇便推出的封坛酒个性化定制服务,则让匠心与现代审美碰撞出新的火花——调酒师根据不同轮次酒体的香气层次,为每位封坛者调配专属配方,既延续了古法精髓,又赋予每坛酒独特的生命印记。

如今,贵州醇正以封坛为锚点开启新的时空叙事。在“浓酱双轮驱动”战略下,企业如同一位深谙平衡之道的酿酒大师,既在华东地区以浓香唤醒味蕾的记忆,又在华南市场以酱香开拓味觉的疆域。伴随着年产1.25万吨基酒扩能技改项目完成,贵州醇近5万吨沉睡的老酒,早已隽刻上了匠心的密码。

封藏天地间的自然馈赠

翠屏山下,酒厂山环水绕,空气纯净,风光迤逦。

好山好水出好酒

封坛大典开场,露天屏幕播放的视频再现贵州醇所在的万峰林腹地——森林覆盖率80%、PM2.5浓度常年低于国际标准,地下深层岩隙水源富含锌、锶等微量元素。在基酒车间,工人们正用传统“清蒸清烧续糟工艺”处理原料,蒸煮高粱的蒸汽裹挟着谷物的香气。

“好山好水出好酒,这是山水酝酿的本味。”一位江苏来的经销商不禁感慨。

作为贵州首批“生态酿酒企业”,贵州醇的生态自信源于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顺应。在机械化酿造盛行的当下,酒厂仍坚持使用传统陶坛窖藏:每吨基酒需在10平方米的窖池中静卧5年以上,借助陶坛的呼吸作用自然降度,让酒体与万峰林特有的微生物群缓慢交融。2020年推出的“真年份酒”系列,所有酒精度仅靠自然挥发达成,开创了行业“零人工干预”先河。

贵州醇酒厂

黔西南州政府的白酒产业政策,则为这种生态自信提供了制度支撑。2022年出台的《关于推动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打造“赤水河上游特色酒谷”,要求酒企100%实现清洁化生产,并对采用生态工艺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而“醉美贵州•万峰之醇”酒旅路线,更让消费者在樱花步道间体验润料蒸煮、在蘑菇酒店中品味陈酿——

这种产业与生态的深度耦合,正在重塑贵州醇的价值维度,让酒封存的不只是酒液,还有黔西南的云雾和溪流。

当一坛贵州醇成为生态文明的微缩样本,其所诠释的,正是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和谐共生的黔西南实践——以自然之道酿美酒,以生态自信致长远。

封藏消费中的鎏金岁月

好酒之上,唯有老酒;老酒之上,封坛珍藏。

贵州醇万吨陶坛酒库

这句流传于白酒行业的箴言,贵州醇正在努力印证。

南通企业家宋建春带领团队一次性封藏12吨酒体;封坛订单如潮水涌来;大典预计回款3000万……这些数据背后,折射出封坛酒从传统消费品向“文化资产”的转型趋势。

封坛已超越传统消费场景,演变为一种融合文化认同、资产配置与个性化表达的复合型价值载体。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开瓶即饮”的浅层体验,转而追求酒品背后的时间价值与资产属性。贵州醇推出封坛酒系列,将自然老熟过程中酒体与陶坛微孔交互形成的风味升华,让白酒从消耗品升格为承载时间复利与文化叙事的“传世资产”。

贵州正在完成白酒从“杯中之物”到“文化硬通货”的蜕变

定制化服务则进一步放大了这种价值跃迁的势能。贵州醇开创的“私调专属配方”系统,允许客户根据口感偏好调配酒体,这在标准化生产的白酒行业中堪称革命性突破。“一人一坛一故事”的模式,既满足了消费者对差异化消费的追求,又将白酒从工业化产品转化为情感投资媒介。

更深层的变革在于消费逻辑的重构。贵州醇封坛项目启动三年,订单量逐年上升,其背后是新消费群体对“饮、藏、投”三位一体价值的认可。当白酒的自然挥发降度工艺与万吨陶坛库的恒温窖藏技术结合,时间不再是成本,而是增值杠杆。

封坛现场

从封坛大典的祭祀烟火,到万峰林下的酒香绵长,贵州醇以一场跨越世纪的品质革命,完成了白酒从“杯中之物”到“文化硬通货”的蜕变。

当酒杯成了承载时光、资产与记忆的容器,消费者举起酒,中国白酒的消费叙事也就翻开了新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徐思雨

编辑 刘显玉

二审 贺诗涵

三审 李勋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