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单选题]就生产者或销售者而言,如果想通过降低其生产或销售的某种商品的价格来增加其总销售收入,那么其生产或销售的该种商品的。
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中级)》考前模拟题及详解(二)
1.[单选题]就生产者或销售者而言,如果想通过降低其生产或销售的某种商品的价格来增加其总销售收入,那么其生产或销售的该种商品的。
A.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应等于1
B.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应等于1
C.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应大于1
D.需求交叉弹性系数应大于1
答案:C
解析: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即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那么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等于1,那么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变动。这是企业实行薄利多销策略的一个主要理论基础。
2.[单选题]用效用理论分析消费者行为时,会假定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且是理性的,这一前提通常称为。
A.经济人假设
B.边际效用最大化理论
C.消费行为最优理论
D.消费者偏好
答案:A
解析:经济人假设认为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这个假设不仅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前提,也是整个经济学的基础。
3.[单选题]低档品价格上升导致需求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
B.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但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
C.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但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
D.替代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
答案:C
解析:对于替代效应,当低档品变得相对便宜时,对它的购买量总会上升,因此替代效应与价格的变动总是呈反方向的。对于收入效应,低档品的价格下降,相当于实际收入上升,反而会减少对低档品的需求,因此收入效应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而大多数情况下,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对应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4.[单选题]某企业在短期内,当产量为3个单位时,总成本为2100元,当产量增长到4个单位时,平均总成本为562.5元,则该企业此时的边际成本是元。
A.100
B.200
C.150
D.250
答案:C
解析:边际成本是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额,平均成本=总成本/总产量。根据题意,当产量增长到4个单位时,平均总成本为562.5元,则总成本=562.5×4=2250(元)。则该企业此时的边际成本=(2250-2100)/(4-3)=150(元)。
5.[单选题]假设只有一种生产要素投入可变、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不变,关于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就是递增的
B.只要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就是递增的
C.只要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就是递增的
D.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就是递减的
答案:A
解析:如图1-1所示,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即边际产量曲线在平均产量曲线的上方,平均产量就是递增的,即在劳动投入达到L1后,边际产量开始递减,但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所以平均产量仍是递增的。边际产量递减,而平均产量递增,可以知道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最终会相交,例如在L2时相交,此时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当劳动投入超过L2时,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递减。
图1-1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曲线
6.[单选题]自然垄断与有着密切的关系。
A.国家法令
B.经济规模
C.规模经济
D.产品质量
答案:C
解析:规模经济是形成自然垄断的重要原因。某些行业的技术条件决定了只有在产量很高或生产规模巨大的条件下,才能取得生产的规模效益,即当行业中只有一家企业能够有效率地进行生产,或者当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产品时,这个行业就是自然垄断。可见,自然垄断与规模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
7.[单选题]关于寡头垄断市场协议价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协议价格制度非常稳定,一旦形成就不会破裂
B.协议价格制一般会受到政府的鼓励
C.它是通过行业中某一占支配地位的企业率先确定价格,其他企业跟随的方式形成的
D.它通过限制各个生产者的产量,使其行业边际收益等于行业边际成本
答案:D
解析:寡头垄断市场上价格形成模型包括:①协议价格制;②价格领袖制。协议价格制即在生产者或销售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市场份额划分协议条件下,生产者或销售者之间共同维持一个协议价格,使得行业净收益最大。其方式是限制各生产者的产量,使行业边际收益等于行业边际成本。当企业联合起来一起行动,就形成了卡特尔。但是,卡特尔成员之间的联盟往往并不牢固。在我国或其他一些国家,企业之间实施价格共谋或卡特尔是一种违法行为,受到反垄断法律法规的严格禁止。C项属于价格领袖制。
8.[单选题]在生产要素市场上,劳动的供给原则是。
A.劳动的平均效用等于闲暇的边际效用
B.劳动的边际效用等于闲暇的边际效用
C.劳动的边际效用大于闲暇的边际效用
D.劳动的平均效用等于闲暇的平均效用
答案:B
解析:消费者的要素供给的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为获得最大效用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劳动的边际效用等于闲暇的边际效用。如果劳动的边际效用小于闲暇的边际效用,则可以通过增加闲暇减少劳动来增加消费者的总效用;反之,如果劳动的边际效用大于闲暇的边际效用,则可以通过减少闲暇增加劳动来增加总效用。
9.[单选题]关于外部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外部性的存在不会影响资源的最优配置
B.即使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外部性的存在也使得资源配置难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C.外部性只有外部不经济这一种状态
D.外部性只发生在生产领域
答案:B
解析:AB两项,外部性导致资源配置失当,即使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存在外部性的影响,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C项,根据对他人的影响,外部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D项,根据经济活动主体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外部性分为生产的外部性和消费的外部性。
10.[单选题]最典型的纯公共物品是。
A.教育
B.国防
C.医疗卫生
D.交通运输
答案:B
解析:公共物品可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两大类。纯公共物品是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完全的非排他性的物品,国防、治安等都是最典型的纯粹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一般通过纳税间接购买而被动消费,消费时无法分割,只能由政府提供。准公共物品是指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准公共物品具有一定程度的拥挤性,即准公共物品消费时消费者人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拥挤而产生消费的竞争。ACD三项属于准公共物品。
11.[单选题]关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B.国内生产总值又称为国民总收入
C.国内生产总值又称为国民生产总值
D.国内生产总值仅具有价值形态
答案:A
解析:BC两项,国民总收入(GNI)又称国民生产总值(GNP),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核算原则不一样。D项,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包括:①即价值形态;②收入形态;③产品形态。
12.[单选题]关于可持续性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B.在一个时期内保持经济高速增长
C.保持经济稳定性增长
D.重视科技进步
答案:A
解析: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概念的核心思想是:既要使当代人的各种需要得到充分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13.[单选题]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是。
A.通货膨胀和居民收入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B.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C.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D.财政收入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答案:C
解析: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是描述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存在负相关关系。当失业率降低时,通货膨胀率就会趋于上升。反之,当失业率上升时,通货膨胀率就会趋于下降。
14.[单选题]关于价格总水平影响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长期来看,总供给变动与价格总水平无关
B.从长期来看,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总产出的变化呈同方向变动
C.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货币供给量呈反方向变动
D.如果总需求增长慢于总供给的增长,价格总水平就有可能上升
答案:A
解析:A项,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与横轴相交的垂直线。从长期来看,总供给变动与价格总水平无关。长期总供给只取决于劳动、资本与技术,以及经济体制等因素。BC两项,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呈正方向变动,而与总产出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D项,价格总水平是由总需求和总供给共同决定的。如果总需求增长慢于总供给的增长,价格总水平就有可能下降。
15.[单选题]用于解释相似资源储备国家之间和同类工业品之间的双向贸易交易理论是由提出的。
A.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
B.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C.英国经学学家大卫·李嘉图
D.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
答案:A
解析: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等提出了规模经济的贸易学说,来解释相似资源储备国家之间和同类工业品之间的双向贸易现象,并形成了当代贸易理论。
#考试宝 #搜题软件 #刷题软件 #题库 #搜题 #拍照搜题 #上传题库 #人工导题 #在线考试 #在线刷题 #考试就用考试宝 #职业考试 #考证APP #考证就用考试宝 #考试考证 #考试资讯
来源:考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