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港娱圈要变天了?” 英皇国际被爆 166 亿港元银行借贷逾期,财报直言 “持续经营能力存重大不确定性” 的消息,瞬间在港娱圈炸开锅 —— 这家培养出谢霆锋、容祖儿等顶流的公司,如今竟到了 “再不还钱可能崩盘” 的地步。可更让人意外的是,英皇艺人没一个跑路,反
“港娱圈要变天了?” 英皇国际被爆 166 亿港元银行借贷逾期,财报直言 “持续经营能力存重大不确定性” 的消息,瞬间在港娱圈炸开锅 —— 这家培养出谢霆锋、容祖儿等顶流的公司,如今竟到了 “再不还钱可能崩盘” 的地步。可更让人意外的是,英皇艺人没一个跑路,反而集体 “拼命救场”,网友直呼 “这波人情债,比合约还牢固”。#谢霆锋#
最先被注意到的是容祖儿的反差。前几天她还一脸淡定回应债务问题:“老板说问题不大”,转头就出现在县城中学的操场上唱拼盘演唱会。要知道,她可是常年在红馆开唱的天后,如今却站在简陋舞台上对着学生唱歌,不少网友调侃 “从红馆到操场,英皇是真的缺钱了”。可没人知道,容祖儿对英皇的 “死心塌地” 早有缘由 —— 刚出道时她因长相普通被多家公司拒绝,是杨受成力排众议捧她,请罗文教唱歌、给资源铺路,甚至在王杰演唱会嘉宾难定的情况下,硬推她上台。如今公司有难,她三年开 30 多场演唱会,嗓子累到失声两次也不停,记者问起时只说 “我信杨老板”。
比容祖儿更拼的是谢霆锋。早已靠 “锋味” 卖烤肠赚 15 亿、淡出歌坛多年的他,今年突然宣布重启演唱会,8 月到 12 月行程排得满满当当。明眼人都知道,他这是在帮杨受成还债 —— 当年谢霆锋签英皇并非传言中 “替父还债”,而是杨受成亲自登门几次说服谢贤,才让他走上歌手路;后来 “顶包案” 全网骂他,是杨受成力保他复出;他说想当厨子,杨受成也支持 “年轻人有想法就去做”。谢霆锋曾公开说 “我今天的一切都是杨老板给的”,如今这份恩情,他用一场场演唱会来还,哪怕每场 550 万的收入,对 48 亿亏损来说只是零头,也依旧不停歇。
连英皇金牌经纪人霍汶希都放下身段。平时带艺人上综艺、谈大资源的她,如今竟下场直播卖 299 块的课程,讲话讲到嗓子沙哑。要知道,霍汶希在港娱圈向来是 “金牌操盘手” 的形象,如今却为了帮公司回血,做起了直播带货,不少观众感慨 “从没见过霍姐这么拼,英皇是真急了”。
而这一切的源头,并非英皇娱乐业务不行,而是杨受成早年重仓的房地产板块栽了跟头 —— 近几年香港楼市低迷,英皇国际主营的地产项目资金链断裂,再加上钟表珠宝业务全球遇冷,才拖垮了整个公司。现在他们只能靠卖楼回血,半山捌号、澄天项目全被挂牌,可即便如此,也难以填补 166 亿的窟窿。有行业人士分析 “英皇这步棋太险,把娱乐公司的现金流绑在房地产上,一旦楼市不行,整个盘子都得晃”。
最让人心疼的是王菲。她和谢霆锋好不容易复合,过上几天清净日子,如今男友变成 “工作机器”,综艺、直播、巡演连轴转,两人相处时间骤减。有网友调侃 “王菲这恋爱谈得,总遇上资金坎 —— 当年李亚鹏欠债她一起扛,现在谢霆锋又拼命填坑”,可也有人说 “她喜欢的从来不是安稳男人,是那种有担当、遇事不躲的”。看着谢霆锋为公司奔波的样子,王菲哪怕想笑,恐怕也难有心情。
从全球视角来看,娱乐公司因跨界投资翻车的案例并不少见。韩国 SM 娱乐曾因投资影视公司亏损数十亿,最后靠艺人巡演回血;美国华纳兄弟也因线下业务受冲击,一度靠卖 IP 续命。但像英皇这样,艺人集体 “自发救场” 的情况却不多见 —— 这背后,是港娱圈特有的 “人情文化”,不同于内娱 “合约至上” 的关系,英皇艺人与杨受成之间,更像 “师徒”“家人”,这种情感羁绊,让他们在公司危难时选择共渡难关。
不过争议也随之而来:有人觉得 “艺人没必要为公司债务买单,这是老板的责任”;也有人反驳 “杨受成当年帮他们铺路,现在他们知恩图报,没什么不对”。其实两种观点的核心,是对 “人情与利益边界” 的不同理解。但不可否认的是,英皇艺人的举动,让大家看到了港娱圈难得的 “江湖气”—— 不是所有关系都靠合约维系,有些恩情,真的能让人拼尽全力。
如今 82 岁的杨受成,正面临人生第二次 “破产危机”——1983 年他曾输光资产,被汇丰收走一切,只剩一只表、一套衣服、一副眼镜,可三年后就东山再起。这次港圈都在看,这个 “港娱教父” 还能不能再逆天改命。而谢霆锋、容祖儿们的 “救场”,或许不是为了救公司,而是为了救那个曾经帮过他们的人。你觉得英皇能挺过这次危机吗?艺人 “替公司还债” 值得吗?
来源:小娱星探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