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中国地质调查局国际矿业研究中心矿业市场研究团队围绕部分能源和矿产资源初级产品的定价机制进行梳理研究,并形成系列文章。“矿业界”公众号陆续刊发,敬请垂注。
近期,中国地质调查局国际矿业研究中心矿业市场研究团队围绕部分能源和矿产资源初级产品的定价机制进行梳理研究,并形成系列文章。“矿业界”公众号陆续刊发,敬请垂注。
此为本系列第四十二篇。前四十一篇详见(点击可查看):
定价机制系列文章
碲资源主要应用于太阳能、电子和冶金工业等先进行业,是美国、澳大利亚的关键矿产。2023年,碲资源市场规模约380亿元人民币。全球碲主要为现货市场定价,权威机构报价是市场交易的参考基准价格。全球碲矿资源储产量小,分布集中,资源大国对价格影响力大。全球碲消费呈上升趋势,分布集中,主要受光伏行业影响。碲价格受产业链上游主矿种和下游终端需求影响显著。碲资源与高纯碲领域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
图片来源:网络
全球碲资源定价与市场基本情况
1 全球碲主要为现货市场定价,权威机构报价是市场交易的参考基准价格。
一是碲定价机制主要为现货市场定价,价格具有区域性。碲作为稀散金属,市场规模小,主要通过厂商间直接签署贸易合同的方式进行交易,价格以现货价和厂商报价为主,权威机构定期收集各环节报价形成基准价。主要报价机构为英国金属导报和中国上海有色网。
2010年以来,金属碲的价格经历了较大的波动。2010年,由于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发展,碲(99.95%)价上涨,2011年达到349美元/千克高位;2012年,太阳能光伏系统出现并网延迟,光伏市场发展放缓,碲需求减少,碲价格持续走低至2016年的36美元/千克。2017年~2019年,碲价格低位波动。2020年以来,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碲价格回升上涨,但仍低于2011年的高位。
2 全球碲矿资源储产量小,分布集中,资源大国对价格影响力大。
2023年全球碲储量3.6万吨,同比增长12.5%,达历史新高。储量前五大国为俄罗斯(5800吨)、美国(4000吨)、中国(3100吨)、加拿大(800吨)和南非(800吨),合计占比40.3%。
全球碲矿产量近10年增长了200吨,年均复合增长率约3.82%,2023年碲产量达到640吨,同比增长9.6%,中国、日本、俄罗斯3个国家产量合计占全球的90.6%。其中中国碲产量为430吨,占全球的67.2%。
图片来源:网络
3 全球碲消费呈上升趋势,分布集中,主要受光伏行业影响。
一是全球碲资源消费总体上升,分布稳定。2022年消费量达851.2吨,消费国主要为加拿大、中国、德国、菲律宾等。
二是碲主要用于光伏和热电领域,合计占比七成。2023年,全球碲终端消费领域占比为:太阳能40%、电子半导体30%、冶金工业15%、橡胶5%、其他10%。
三是光伏行业发展推动碲消费增长。2004年前,碲消费集中于传统领域,2004年,First Solar公司实现低成本碲化镉(CdTe)电池量产,推动碲在光伏领域应用。2022年,全球薄膜太阳能电池产量9.2吉瓦,碲化镉薄膜电池产量9.18吉瓦。
4 全球碲资源贸易总体增长。
一是全球碲资源贸易量波动加大,近年来大幅下降。2000年以来,碲资源贸易量总体波动增长,2015年~2020年快速增长,2020年达8800吨,年均复合增长率30.8%;2022年贸易量5000吨,同比减少26.5%。
二是碲资源进出口国家相对集中。2022年前五大进口国为德国、中国、西班牙、加拿大、菲律宾,合计占比76%;前五大出口国为马来西亚、中国、加拿大、卢森堡、德国,合计占比62%。
图片来源:网络
5 碲价格受产业链上游主矿种和下游终端需求影响显著。
一是碲上游主要来自铜铅等矿物冶炼后的含碲尾矿,供应受主矿种直接影响。碲伴生于铜、铅、镍、金或银的硫化矿物中,近90%的碲提取自铜阳极泥,10%来自铅冶炼。
二是碲中游主要包括精碲、碲化合物及高纯碲,制备技术进步影响较大。精炼碲从铜阳极泥中提取,采用硫酸焙烧-酸浸-电解工艺,优点是处理多种原料、回收率高、适合大规模生产,缺点是对环境有着一定的污染。
三是碲产业链下游主要为光伏和热电领域,下游行业景气度对碲需求影响较大。光伏领域是需求增长主驱动力,2023年碲化镉太阳能电池市场规模24.9亿美元,预计2024年达27.1亿美元,2032年增长至52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8.5%。
我国在全球碲资源市场的情况及其对价格的影响
1 我国碲资源价格以上海有色网为基准,近年总体上行。
2023年,我国金属碲价格盘整上行,两次触及60万元/吨,年度均价568元/千克,同比涨幅22%。上海有色网碲报价为国内价格参考基准。
图片来源:网络
2 我国碲矿资源储产量均排全球首位。
一是我国碲储量丰富,分布集中,主要为伴生资源。根据自然资源部公布的《2022年全国矿产资源储量统计表》,全国碲资源储量3109.45吨,江西、甘肃、四川三地储量占据全国的99.22%,其中,江西储量为2387.76吨,占全国比例的76.79%。
二是我国碲产量波动增长,居世界首位,但高纯碲对外依存度高。据USGS数据,2023年我国精炼碲产量430吨,占全球的67.2%。我国高纯碲主要依赖于进口。
三是我国碲生产集中度高,主体为大型铜矿企业。广东、湖南、江西和河南4个地方是主要产区,江西铜业集团是我国最主要的碲生产企业,年产碲约55吨。
图片来源:网络
3 我国是碲资源净出口国,贸易产品向产业链下游转移。
一是我国是碲资源净出口国,贸易产品主要为硼碲和碲化镉。2023年我国碲资源(包含硼碲和碲化镉)贸易量大幅回升,进口量为255.53吨,同比增加54.4%;出口量为1841.54吨,同比增长54%。
二是我国硼碲贸易呈先升后降趋势,近年来出口回升,贸易集中度高。我国2023年进口量255.52吨,出口量640.70吨,主要出口到加拿大和德国,主要进口自新加坡和菲律宾。
三是我国是全球重要碲化镉出口国,贸易量快速增长。2023年,我国碲化镉出口量1200.84吨,出口额6.03亿元,主要出口到越南、马来西亚、中国香港和印度。
4 我国碲消费可能持续增长。
一是我国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行业快速发展将带动碲消费增长。据共研网数据,2022年,我国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产量约为80兆瓦,市场规模约为0.71亿元,预计到2029年国内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产量将达到3250兆瓦,市场规模预计达3.98亿元。
二是我国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企业逐渐崛起,逐步缩小与国际领先企业差距。龙焱能源科技、中山瑞科新能源、凯盛集团等企业在技术研发、产能扩张和市场拓展方面取得突破,有望打破国外企业主导格局。
本文原载于《中国矿业报》2025年2月18日4版
本文来自【矿业界】,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