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泰国皇家耕耘仪式。泰国面临着美国对其出口产品征收36%互惠关税的压力,但在皇家犁耕仪式上,神牛预示着今年国际贸易繁荣昌盛。
在泰国经济陷入困境之际,皇家耕耘仪式上的神牛预示着来年繁荣昌盛。
对美国关税谈判抱有希望
泰国皇家耕耘仪式。泰国面临着美国对其出口产品征收36%互惠关税的压力,但在皇家犁耕仪式上,神牛预示着今年国际贸易繁荣昌盛。
正当政府急切地等待华盛顿的正式邀请,开始旨在减轻高税影响的谈判时,这一有着七个世纪历史的仪式有助于鼓舞士气。泰国出口产品有超过18%销往美国,经济风险很高。
2025年5月9日皇家耕耘仪式
拉玛十世国王和王后陛下主持了皇家仪式,仪式首先在玉佛寺举行了佛教仪式“Phuet Mongkhon”,随后于周五在皇家田广场举行了婆罗门仪式“Raek Na Khwan”。最精彩的部分是圣牛选择食物,这是一种传统的占卜形式。
今年,他们选择了酒,这是国际贸易蓬勃发展和交通运输改善的标志,这两者都预示着泰国经济的良好发展。他们还吃水和草,预示着全年降雨充足,五谷丰登。
可追溯至素可泰时期的仪式
萨亚·乔内(Saya Chone)的画作《皇家耕作仪式》。创作日期:1906年或1907年。皇家耕耘仪式是东南亚几个稻米种植国共同的传统,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泰国的素可泰时期(1238-1438年)。
该仪式以前由国王或王室成员庆祝,现在由高级官员Phraya Raek Na主持。他耕田、播撒稻种,并解读降雨和收成的预兆,这些预兆被视为国家农业预报。1932年泰国政治变革后,该仪式停止,在拉玛九世国王统治期间恢复,以保留传统并强调农业的重要性。
现在该活动每年五月举行,并在全国范围内播出。虽然没有人能够肯定地说牛的预言一定会成真,但它们确实给面临经济困难的国家带来了希望。
皇家耕耘仪式介绍
泰国的皇家耕耘仪式(Royal Ploughing Ceremony),又称春耕节或皇家犁耕仪式,是泰国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祭祀活动,旨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象征国家农业繁荣。
1.历史背景
起源:仪式可追溯至素可泰王朝(13世纪),受印度婆罗门教和古代农耕文化影响,最初是王室与农民共同参与的农业祈福活动。曼谷王朝延续了这一传统,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2016年,泰国将其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时间与地点
时间:通常在每年5月(泰历六月)举行,具体日期由宫廷占星师根据天文历法选定,标志着雨季开始和耕种季节的到来。
地点:曼谷的皇家田广场(Sanam Luang),历史上曾是王室御用农田。
3.仪式流程
(1)圣牛占卜
圣牛选择:仪式主角是两头精心挑选的白色圣牛(象征吉祥),牛轭上装饰鲜花与彩带。
占卜环节:圣牛面前摆放7种谷物和食物(如稻谷、玉米、绿豆、芝麻、水、酒、草料)。牛选择进食某种谷物,预示当年该类作物丰收。例如:
吃稻谷或玉米:预示丰收。
喝水或酒:预示雨水充足或可能发生洪涝。
吃草料:预示牲畜健康但农作物可能歉收。
(2)象征性犁耕
王室主持:由泰国国王或王室代表(如诗琳通公主)主持,近年常由农业部长代理。
犁田仪式:祭司和官员身着白色传统服饰,用金色犁具在皇家田象征性犁出九圈田垄,随后撒下神圣稻种。
(3)民众祈福
分发圣种:仪式结束后,民众争抢被祝福的稻种,认为将其与自家种子混合播种可带来丰收。
婆罗门祈福:婆罗门祭司诵经洒圣水,为土地和农民祈福。
4.文化意义
农业信仰:体现泰国以农立国的传统,强调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生。
王权象征:国王通过仪式扮演“农业守护者”角色,巩固君主制与民生的联系。
社会凝聚:仪式强化国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传递勤勉耕作的价值观。
5.现代演变
结合农业政策:政府借此仪式发布农业扶持计划,如推广优质稻种、提供农资补贴等。
旅游文化亮点:仪式吸引游客参与,成为展示泰国传统文化的窗口。
科学补充:现代气象和农业技术普及后,仪式更多作为文化象征保留,而非实际生产指导。
泰国的皇家耕耘仪式是宗教、王权与农业文明的独特融合,既保留了古代婆罗门教的祭祀传统,又承载着现代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尽管现代农业技术已高度发达,这一仪式仍以浓厚的文化象征意义,在泰国社会占据重要地位。
来源:魏玲玲W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