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弟子规》中的一句话,告诉人们在走路时要从容稳重,不急不缓,站立时要姿态端正,抬头挺胸,精神饱满,问候他人时要真诚恭敬,不能敷衍了事。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这是《弟子规》中的一句话,告诉人们在走路时要从容稳重,不急不缓,站立时要姿态端正,抬头挺胸,精神饱满,问候他人时要真诚恭敬,不能敷衍了事。
这句话是对日常行为举止的礼仪要求。
提到礼仪,很多人会将它想的很“大”,认为只有在非常正式的场合才需要。
其实,不是的。
礼仪是对礼节、礼貌、仪态和仪式的统称,我们日常的行为举止、待人接物都需要礼仪,它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更是一种内在修养的体现。
一个有礼义的人,举止得体,讲究礼貌,注意分寸,尊重他人,无论在哪都是受欢迎的存在。
从小教孩子礼仪,教的不仅是外在仪态,更是培养那种由内而外散发的自信从容。
今天小编就跟大家总结一下那些 孩子应该懂得的基本礼仪。
日
常
生
活
1. 要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样,走路要抬头挺胸,不急不缓,不弯腰驼背。
2.走路过程中若遇到长者、残疾人或其它有需要的人,要主动让路。
3. 日常着装要整洁,符合年龄与身份,不攀比,不穿奇装异服,衣服脏了要及时换洗。
4. 进别人的房间前要先敲门,无论在哪关门都要轻。
5.看到父母、长辈、老师或熟悉的人在干活时,问一句需不需要帮忙。
6. 要尊敬长辈,对长辈要多用“您”等尊称,不要在长辈面前大喊大叫。
沟
通
交
流
7.交谈过程中,“谢谢”、“对不起”、“打扰了”、“请”等礼貌用语要常挂嘴边。
8.与人交谈时,要保持眼神交流,认真倾听,尊重他人观点,不随意打断,不要一边说话一边剔牙、挖鼻孔等。
9.不要窥探别人的隐私,不背后议论他人,不说脏话,不口吐恶言,不要用食指指向别人。
10.大人说话时不要随意插嘴。
11.接听电话时要有礼貌,最好等对方先挂断后,自己再挂,以示尊重。
社
交
场
合
12.家里接待客人
❀要主动向客人问好,表示欢迎,并帮助家人做一些简单的招待工作。
❀当有小客人时,应主动与小客人一起玩,或陪同一起看书、看电视等。
❀不要在客人面前大声喧哗,不要在客人面前争吵、打架。
❀送客要送到门外,并欢迎客人下次再来。
13.去别人家做客
❀进门要主动打招呼,未经允许,不要进入卧室等房间,不要乱翻、乱看主人家的东西。
❀在室内要保持安静,不高声喧哗,不随意奔跑,以免打扰他人。
❀要尊重长辈,对长辈的提问要有礼貌地回答。
❀如果想玩主人家的玩具,应事先征得主人的同意,并且玩完后要整理好,放回原处。不和小主人争抢玩具。
❀主人家拿点心水果等招待时要双手接过并感谢,遇到不满意时不能乱发脾气。
❀吃过的零食或水果皮应放在指定的垃圾桶内,保持主人家环境整洁。
❀离开时,应表示感谢,并告别。
14.接礼物或红包时应用双手并表示感谢,不要当面拆礼物或红包。
15.如果遇到不太熟悉的人需要打招呼,又不好意思说话,便看着对方微笑。
公
共
场
所
16.在电影院、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吵大闹,更不要剧烈跑动,影响他人。
17.在需要排队等候时,不插队,遵守先来后到的原则。
18.在游乐场、公园等地方,要遵守游戏规则,不违规操作。
19.不损坏公共设施,例如不胡乱涂鸦、不随意刻画等。
20.不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保持公共场所的卫生,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或纸巾遮住口鼻,不要在公共场合抠鼻子、剪指甲等。
餐
桌
文
明
21.用餐时要在长辈或客人入座后,才能入座,不能抢先入座,不能先动食物。
22.吃饭时,不要用手抓取食物,不吃独食,不剩饭剩菜。
23.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不要争抢食物,也不要翻来覆去挑选食物。
24.要安静进食,在嘴里有食物时,不要说话。
25.吃饭时不要吧唧嘴,要尽量降低筷子与碗盘边缘碰撞的声音。
26.要将骨头、鱼刺等食物残渣放在指定的盘子里,不要直接吐在桌子上或地上。
礼仪是一种教养,更是一种习惯,文明礼仪重在习惯培养!
亚里士多德说:“幼年时期的良好习惯,可以改变人的一生”。
所以,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教会他们这些基本的礼仪规矩,并且以身作则,让孩子在日常中不经意间吸收文明的举止和礼貌的言谈,进而内化成他们的自身修养。
好书推荐
简 介
《茶花女》是法国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故事讲述了一个青年人与巴黎上流社会一位交际花曲折凄婉的爱情故事。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以大部分篇幅让茶花女的情人阿尔芒复述她的遭遇,最后又以她本人的日记更深地展示她的内心世界。这种叙事方式使读者感到格外亲切。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