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聚焦】我院肿瘤团队在液体活检领域发表重要见解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7 10:40 1

摘要:近日,我院王若雨教授、王喆教授团队在ESMO官方期刊《Annals of Oncology》发表了题为《Letter to the Editor regarding‘Clinical validation of a tissue-agnostic genome

近日,我院王若雨教授、王喆教授团队在ESMO官方期刊《Annals of Oncology》发表了题为《Letter to the Editor regarding‘Clinical validation of a tissue-agnostic genome-wide methylome enrichment molecular residual disease assay for head and neck malignancies’by G Liu et al.》的见解。(影响因子:56.7)

据悉,第一作者张传豪通过系统性文献检索,结合课题组前期在液体活检领域的研究积累,发现不同地理区域的HPV亚型流行趋势不同,单一研究中心的数据普适性较为有限。此外,血液样本采集频率的限制可能导致假阳性率升高,从而降低疾病复发检测的灵敏度。基于此,团队进一步建议开展大规模、前瞻性的多中心研究,以验证该MRD检测方法在临床中的适用性。同时,医疗工作者要加强液体活检的科普宣传,每三个月进行一次纵向监测可以促进微转移的早期发现,从而为患者带来益处。值得注意的是,多伦多大学健康网络玛格丽特公主癌症中心的Geoffrey Liu教授团队在回信中不仅明确支持我们的研究观点,还对此表达了诚挚的谢意。

头颈部肿瘤(Head and Neck Cancer, HNC)因其复杂的解剖位置和高度侵袭性,临床复发风险居高不下。研究数据显示,约80%-90%的HNC患者在根治性治疗后2年内出现疾病复发,其中局部微转移和分子残留病灶(Molecular Residual Disease, MRD)是导致治疗失败的关键诱因。在此背景下,液体活检技术凭借其非侵入性优势,通过追踪ctDNA、外泌体等分子标志物,可在传统影像学发现结构异常前4-6个月识别MRD,为临床提供宝贵的干预窗口期。值得强调的是,该技术不仅能够突破影像学分辨率极限(通常需病灶直径>3mm),还可通过动态监测实现复发预警、疗效评估、用药指导及早期辅助诊断等多方面临床应用,从而显著提升患者预后。

自2014年起,我院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基因二代测序和液体活检技术,已完成2.5万例测序和活检,开拓了肿瘤基因组学和动态监测的诊疗模式。课题组自主研发的光流控芯片液体活检技术,已申请/授权相关发明专利3项,相关成果荣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辽宁省医学科技三等奖和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无论是治疗模式还是治疗手段,中山医院肿瘤科一直引领大连地区的肿瘤综合治疗,全力以赴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诊疗服务。

学科带头人:王若雨

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工作站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肿瘤学)学科带头人,省级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享有“国之名医·卓越建树”“人民名医·优秀风范”称号。被授予第六届中国医师奖、兴辽英才-医学名家、辽宁省先进工作者、辽宁省第九届优秀科技工作者、大连市“五一劳动奖章”、大连市首批领军人才、大连名医等荣誉称号。

担任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核学会近距离治疗与智慧放疗分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粒子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辽宁省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学分会副主委、国家卫健委放射粒子专家讲师团成员等学术兼职。

研究方向:头颈部肿瘤、肺癌、乳腺癌、宫颈癌等精准放疗和同步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以及前列腺癌等各种实体癌的放射粒子的肿瘤内放疗。

通讯作者:王喆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肿瘤医学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肿瘤六科主任

入选“兴辽英才计划”医学名家(青年医学名家)

担任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青年委员、辽宁省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大连市医师协会放射肿瘤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兼职。

擅长以放射治疗(放疗)为主的肿瘤综合治疗,包括肺癌、乳腺癌、肝癌、胃肠道肿瘤及头颈部肿瘤。对放射性粒子治疗难治性及复发性实体肿瘤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第一作者:张传豪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中心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头颈部肿瘤、肺癌的放射治疗,以第一作者发表SCI 4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

来源:老吴说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