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丰碑:重现三江大地上的抗战史诗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2 21:36 1

摘要:9月2日14时30分,佳木斯市工人文化宫内掌声与敬意交织。伴随着悠扬的钟声,市领导、机关干部、先优模范、专家学者及各领域代表800余人的目光,齐齐聚焦舞台——由佳木斯市委宣传部主办的“不朽的丰碑——佳木斯红色故事会”正式启幕,以鲜活讲述为笔,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

(安晓峰 陈刚)9月2日14时30分,佳木斯市工人文化宫内掌声与敬意交织。伴随着悠扬的钟声,市领导、机关干部、先优模范、专家学者及各领域代表800余人的目光,齐齐聚焦舞台——由佳木斯市委宣传部主办的“不朽的丰碑——佳木斯红色故事会”正式启幕,以鲜活讲述为笔,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时刻,重绘那段烽火连天的抗战史诗。

舞台即战场,故事里见信仰

序篇《胜利凯歌》率先拉开历史帷幕。当讲述者话音落下,延安军民欢庆日本投降的场景仿佛在观众眼前铺展;当话语转向14年抗战中先烈们的悲壮牺牲,偌大的文化宫瞬间陷入肃穆,只剩讲述声裹挟着历史的重量,在空气中缓缓流淌。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的枪声,打破了沈阳城的宁静!”《铿锵誓言》篇章中,《呐喊》的讲述者声调陡然激昂,将观众拽回国土沦丧的危急时刻。当提及诗人陈黄光在“九一八”事变后写下《奋起救国》,用文字唤醒民众抗日热情时,那份跨越时空的爱国情怀,直抵人心。

《中流砥柱》篇章更是让现场热血澎湃。《驼腰子金矿的枪声》里,祁宝堂等工人打响抗日第一枪的故事,让台下的工人代表们不自觉挺直了脊梁;《魂系乌斯浑》冷云等八名女战士为掩护大部队壮烈殉国时,英雄们的无畏气概,从故事里走出来,落在每个人的心上。

《血战到底》篇章则将现场气氛推向深沉。《信念》讲述抗联将士在艰难处境下坚守初心,机关干部代表们神情凝重;《诀别》中赵一曼留给孩子的遗书,字句饱含母爱与信仰;《年夜饭》里老班长用牛皮靰鞡做最后一餐、嘱托战友“活下去”的情节,让不少观众红了眼眶;《英灵千古》中赵尚志壮烈牺牲时,先优模范代表们眼中满是崇敬——那些为民族独立献身的英烈,从未被遗忘。

最后一篇《日出东方》为红色故事会注入奋进力量。“向为了升起国旗而没有见到国旗升起的英雄们致敬。”国家一级演员王余昌带来的诗朗诵《今夜星光灿烂》,声情并茂地再现了一位参加过开国大典前夜天安门执勤的抗战老兵的内心世界,缓缓讲述与战友约定“共迎新中国黎明”,却只能与化作星辰的他们“相望”的往事。

激昂的合唱《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响彻工人文化宫,红色故事会落下帷幕,故事里的精神,刚刚开始新的传递。

传承有力量,红色永流传

佳木斯市东北抗战研究会会长、抗联英雄李兆麟外孙女王伟伟认为,这场红色故事会意义非凡:“以故事会的形式宣传抗联精神,是佳木斯独有的创新。抗联精神不仅属于东北,更属于全国、属于世界反法西斯阵营,通过这些故事,能让更多人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有责任把国家建设得更好。”

“以佳木斯为核心的三江平原是东北抗联的‘精神沃土’”,总导演朱春龙则坦言,“创意源于制作‘东北小延安——佳木斯红色故事会’相关内容时,作为佳木斯市委宣传部打造的佳木斯红色文化品牌,全景式还原历史,阐述东北抗联精神并赋予时代价值,是全市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活动,承担着弘扬红色文化的使命。”

“我们想让历史从教科书走向生活现场,让‘信仰的力量’转化为当代人砥砺奋进的行动自觉。”市委宣传部宣传和国防教育科科长梅柳表示。据介绍,佳木斯红色故事会组建一年多来,已先后演出27场,直接受众超1.5万人,未来还将通过多层面巡演、跨地区合作、全媒体展播等方式,推动红色教育品牌化、常态化,打造可持续的红色文化IP。

“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把东北抗联精神传承下去。”佳木斯市德一社会服务中心主任王佳春的话,道出了每个人的心声。

“不朽的丰碑——佳木斯红色故事会”,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精神的接力——三江大地上的抗战史诗从未落幕,“忠贞报国”的赤子之心,“百折不挠”的钢铁意志,“团结御侮”的民族大义——东北抗联精神,正激励着新一代佳木斯人,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奋勇前行。

来源:大美东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