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聊点经济学:预算公开——让政府“钱袋子”越来越透明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7 11:16 1

摘要:3月26日,中央部门集中公开2025年部门预算。各部门的部门预算除在本部门网站公开外,继续在财政部门户网站设立的“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集中公开,方便人民群众监督政府财政工作。

3月26日,中央部门集中公开2025年部门预算。各部门的部门预算除在本部门网站公开外,继续在财政部门户网站设立的“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集中公开,方便人民群众监督政府财政工作。

什么是预算?什么是预算公开?

预算,往小里说,就是根据个人、家庭、企业或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对一定时期内的资金进行计划性安排。作为重要的财务规划工具,它有助于合理分配资源,以实现财务稳健并达到既定的经济目标。

往大了讲,预算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部分。政府通过编制和执行预算,保障国家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

提升治理效能,必须管好预算这个“总开关”。这个过程中,预算公开很关键。预算公开是指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将其预算的编制、执行和决算等信息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布的过程。这是提高政府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促进公共资源合理分配和使用的重要手段。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预算公开工作,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均明确将“规范透明”作为预算制度的基本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完善预算公开和监督制度”。

近年来,财政部持续推动我国预算公开取得新进展,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完善预算公开制度框架,推进中央和地方按照相关制度规定扩大预算公开范围、细化预算公开内容、规范预算公开方式。

在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政府预算公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预算数据已基本实现“应公开尽公开”,财政透明度明显提升。

在中央政府预算公开方面——2009年首次公开中央政府预算,包括中央财政收入预算表、中央财政支出预算表,中央本级支出预算表以及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表等4张表。2010年,中央政府预算公开范围拓展至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12张表。2018年,进一步将中央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纳入公开范围。2019年,新增公开42个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项目分地区情况表,并逐步扩大公开范围,2025年公开分地区情况表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项目增加至48个。

在中央部门预算公开方面—— 2008年,科技部等11个部门作为部门预算内部公开试点,将部门预算通过张贴、查阅等形式在单位内部公开。2011年,公开部门预算的中央部门增加到96个,并首次向社会公开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2013年,中央部门预算首次做到各部门集中在1天内公开。从2017年开始,将各部门在本部门网站上公开的部门预算,在财政部门户网站设立的“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上进行集中展示。

3月26日,中央部门集中公开2025年部门预算,公开内容涵盖部门总体收支预算情况总表、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情况总表等9张报表,以及预算收支增减变化、机关运行经费安排、“三公”经费、政府采购、国有资产占用、预算绩效管理、提交全国人大审议项目等情况说明,并对专业性较强的名词进行解释。

不仅公开资金投向,还要公开资金使用的“目标”。绩效目标公开是提高预算公开易读性、强化公众监督的有力举措。中央部门绩效目标公开数量已从2017年的10个逐步增加到2024年的796个。2025年,各中央部门原则上应应将一般公共预算一级项目、政府性基金预算项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绩效目标表按照不低于项目数量60%的比例向社会公开。

在省级政府预算公开方面—— 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施行,将财政预算、决算信息作为政府主动公开信息。目前,各省级政府预算都已主动公开。财政部在门户网站设立“省级预决算公开专栏”,将各省级预算公开平台或专栏汇集在一起,以地图链接的形式集中展示。

在省级部门预算公开方面——目前,各省均已向社会集中公开经省级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

在省以下预算公开方面——2022年以来,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公开率均为100%,省、市、县级部门预算公开率均达到99%以上。

专家表示,近年来,预算公开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特别是绩效目标公开数量、项目占比不断增加,有效督促了政府部门用准、用好财政资金,也使公众能更好监督财政资金的使用,推动治理效能提升,确保腾出资金用于民生,推动整体预算改革向纵深挺进。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