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胃食管反流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中华消化杂志,2020年第40卷第7期
2. 《中国胃食管反流病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21年版
3. 《临床消化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5版,2018年
"哎哟喂,这心口窝子又开始'冒火'了!"老李捂着胸口愁眉苦脸。
刚吃完一顿油腻的饭菜,那股从胃里往上"窜"的灼热感又来捣乱了,就像有个淘气的小火龙在食道里吐火球,烧得他坐立不安。
这种饭后"烧心"的感觉,准确地说叫"胃食管反流"。明明是胃和食管出了问题,却偏偏让人误以为是心脏闹脾气。
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让人"如坐针毡"的"烧心",到底是哪个器官在"耍花招",又该怎么对付它。
烧心"真凶":别再冤枉心脏了
烧心的真正"幕后黑手"不是心脏,而是胃酸"越界"跑到了不该去的地方。
平常情况下,我们的胃和食管之间有个"门神"——食管下括约肌,它就像个尽职尽责的保安,平时紧闭大门,只在我们吞咽食物时才短暂开放通道。
但有时候,这个"保安"松懈了,胃里的酸水就趁机"溜"上来,跑到食道里去"撒野"。
食管可不比胃,胃壁有厚厚的粘液保护层,能扛得住胃酸的"侵袭"。食管壁可没这本事,就像嫩豆腐一样经不起折腾。
胃酸一上来,食管黏膜立马"哭爹喊娘",于是你就感觉胸骨后面火辣辣的疼,这就是所谓的"烧心"。
"贼喊捉贼":为啥不是心脏病却叫"烧心"?
中国古代医书上把这种症状称为"吞酸"、"嘈杂"。
在现代医学中,我们把这种现象正式命名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
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老油条",它在全球发病率约为10%-30%,在中国大约有13%的人正被它困扰。
有趣的是,许多患者第一反应是跑去心内科,毕竟"烧心"嘛,听着像是心脏的毛病。
结果心电图一测,医生告诉你:"您的心脏好着呢,是胃出问题了!"就这样,不少烧心患者在心内科和消化科之间来回"溜达",真是"跑错了庙门"。
"老虎吃天,无处下爪":烧心为何偏偏找上你?
肥胖是烧心的"铁杆粉丝",腹部肥胖会增加腹腔内压力,导致胃酸更容易往上"爬"。
除了肥胖,还有些人是自己给自己"挖坑":
1. 吃得太快太多,就像给仓库超负荷装货,东西多了自然往外溢。
2. 吃完就躺,简直是"引狼入室",胃酸正好借着重力往食管里流。
3. 嗜好辛辣油腻食物,这些食物就像给胃酸"打了鸡血",刺激胃酸分泌增多。
4. 烟酒不离口,香烟和酒精会让食管下括约肌松弛,胃酸容易"串门"。
"猪八戒照镜子":烧心还能长啥样?
反复咳嗽、声音嘶哑、口腔异味,甚至牙齿问题,都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的"变装秀"。
有些患者会觉得喉咙里有异物感,就像"鸡骨头卡喉咙",去耳鼻喉科检查却一无所获。
其实,这可能是胃酸跑到咽喉部引起的炎症反应,医学上称为"咽喉反流"。
还有些人夜间咳嗽不止,吃了各种止咳药都不管用。
原来,夜间平躺时胃酸悄悄爬到气管里去了,引起呼吸道刺激,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反流性咳嗽"。
有意思的是,有研究表明,长期反流甚至会影响牙齿健康。
胃酸跑到口腔里,就像"醋泡牙",时间久了牙齿表面会被腐蚀。
"对症下药":怎么给烧心"灭火"?
治疗烧心要"双管齐下":一方面改变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必要时使用药物。
生活方式调整,说白了就是不要再给自己"挖坑"了:
1. 管住嘴:少食多餐,避免一次性吃得太撑;远离辛辣、油腻、巧克力、咖啡、酒精等"惹事精"。
2. 迈开腿:适当运动有助于减轻体重,降低腹压。
3. 抬高床头:睡觉时把床头抬高15-20厘米,利用重力防止胃酸上行。
4. 不紧不松:避免穿紧身衣物,别把皮带勒得太紧。
5. 饭后三小时再睡:给胃充分时间把食物"送走"再躺下。
如果生活调整后症状仍然明显,那就需要药物"援军"了:
抑酸药物是治疗烧心的"主力军",主要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和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
这些药物就像"消防队员",能有效减少胃酸分泌,给食管"灭火"。
中医对烧心也有一套说法,认为多由"胃热"、"肝胃不和"所致。
一些中成药如香砂养胃丸、左金丸等也有一定效果。
"防患于未然":烧心的日常自救锦囊
当烧心突然"来袭"时,有些小妙招可以帮你临时"灭火":
喝几口温水,站起来走动走动,或者做几次深呼吸,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烧心症状。
还有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嚼无糖口香糖,它能刺激唾液分泌,唾液中的碱性物质可以中和一部分胃酸,起到"救急"作用。
北宋《圣济总录》中记载用生姜汁和蜂蜜调和服用来治疗"嘈杂吞酸",现代研究发现,生姜确实有助于促进胃排空,可能对某些反流患者有益。
"不见棺材不落泪":烧心不容忽视的危害
长期反流可导致食管炎症、溃疡,甚至发展为Barrett食管(食管下段柱状上皮化生),增加食管腺癌风险。
反流性食管炎就像是食管被"烫伤"了,如果长期得不到控制,食管黏膜会发生变化,就像草原被沙漠侵蚀一样,这就是Barrett食管。
美国第36任总统里根就是因为长期反流,最终发展为Barrett食管,并进一步演变为食管腺癌。
此外,夜间反流还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慢性疲劳、注意力不集中。
有项研究表明,严重反流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普通人群。
结语:与烧心和平共处
烧心虽然讨厌,但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和必要的药物治疗,大多数人都能与它"和平共处"。
就像管理一个"调皮的孩子",既不能任其胡闹,也不必过度紧张。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病生于不仁。"意思是很多疾病都是由于我们不爱惜自己的身体而产生的。
对于烧心这个"老朋友",与其抱怨它的纠缠不休,不如反思我们是否给了它可乘之机。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和缓解烧心的最佳良方。
管住嘴迈开腿,或许烧心就会离你远去,再也不来"捣乱"了。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肿瘤科陈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