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得那是一个深秋,当小磊妈妈颤抖着推开社工点的玻璃门时,她身后梧桐树的落叶正簌簌飘落。这位面容憔悴的母亲反复摩挲着儿子的第五次释放证明,声音哽咽:“小磊才31岁啊,这次出来整个人都在发抖,求求你们救救他......”
记得那是一个深秋,当小磊妈妈颤抖着推开社工点的玻璃门时,她身后梧桐树的落叶正簌簌飘落。这位面容憔悴的母亲反复摩挲着儿子的第五次释放证明,声音哽咽:“小磊才31岁啊,这次出来整个人都在发抖,求求你们救救他......”
01.支离破碎的人生
-图片为AI生成-
初次见到服务对象小磊的场景令人心惊。这个本该意气风发的青年蜷缩在飘窗角落,指甲深深掐进手臂,每当楼道响起脚步声就神经质地颤抖。
“别过来!你们和警察都是一伙的!”他嘶哑的吼叫让墙上全家福里的稚嫩笑脸显得格外刺眼——那是小磊初中获得编程竞赛冠军时的照片。
-图片为AI生成-
翻开发黄的档案册,五份判决书记录着这个曾经的“别人家孩子”是如何堕落的:优渥家境造就的任性,父母常年海外经商遗留的情感空洞,18岁那年误入的“兄弟会”......最痛心的是,案卷里夹着的医院证明——长期吸食新型毒品已导致器质性脑损伤。
-图片为AI生成-
02. 艰难的破冰之旅
-图片为AI生成-
介入从修复破碎的亲子关系开始。我设计了“时空信箱”,让不善言辞的父子通过书信对话。当小磊父亲在信纸上写下“你八岁发烧那晚,爸爸抱着你跑了三公里急诊”时,小磊把信纸攥出了裂痕。连续七次家庭治疗中,那个总是暴怒的青年渐渐学会了在情绪崩溃前握住母亲准备的减压球。
-图片为AI生成-
转机出现在电脑维修事件中。当时,小磊叛逆情绪正浓,他偷偷拆卸了家里的电脑。小磊父母回家发现新买的电脑支离破碎,主板、内存条散在桌上,屏幕线也被扯得歪歪扭扭,开机后只剩一片漆黑。他们既心疼电脑,又怕责备会激化矛盾,不知道该怎么办。
-图片为AI生成-
得知情况后,我特意安排了擅长 IT 的同事一起上门。我们没提“破坏”的事,而是耐心安慰小磊及其父母的情绪。同事蹲下身和小磊聊起电脑构造,边说边一起组装。当同事敲下代码,屏幕上涌出炫目图案时,小磊眼里泛起久违的星光。他轻抚键盘喃喃自语:“原来我还能看懂这些……”躲在厨房的妈妈听到这话,瞬间红了眼眶,掩面而泣。
-图片为AI生成-
就业帮扶阶段,我刻意避开了说教。路过足浴店招聘广告时,我佯装随意提起:“听说这里能学中医推拿?”没想到三天后,小磊竟主动要来宣传单。当他第一次给母亲按摩浮肿的小腿时,这个倔强的青年突然哽咽:“妈,你脚上这些裂口......都是找我跑出来的吧?”
03. 未来重启,崭新人生
-图片为AI生成-
如今的小磊已成为社区公益推拿队的明星志愿者。去年中秋,他带着徒弟们为孤老院老人泡药浴的照片登上了晚报。最近一次尿检时,小磊神秘兮兮地递来请柬——封面上烫金的“职业技能大赛入围通知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原来被需要的感觉这么好!”现在的小磊常常笑着说。窗台上那盆母亲种的风雨兰又开花了,经历过暴雨洗礼的洁白花瓣,正迎着微风舒展着新生的姿态。
黄浦工作站外滩社工点 李珏辉供稿
来源:百事回眸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