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ing | 走进798・751园区,以青年之声唤醒红色电子记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2 18:23 2

摘要: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为响应《“十四五” 文化发展规划》中“传承红色基因”以及“加强对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要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青马薪传 电史新声”实践团,以“唤醒电子工业红色记忆,展现新时代青年使命担当”为行动宗旨,聚

— 解码北京 798 红色记忆 —

青马传薪火

电史焕新声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为响应《“十四五” 文化发展规划》“传承红色基因”以及“加强对工业遗产活化利用” 的要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 “青马薪传 电史新声”实践团,以唤醒电子工业红色记忆,展现新时代青年使命担当”为行动宗旨,聚焦北京 798・751 园区红色工业历史,开展文化传播活动,让工业遗产中的红色基因在青年实践中焕发新活力。

包豪斯:解码工业空间记忆

实践团带领观众穿梭于包豪斯建筑群之间,在这些承载着时代记忆的工业建筑中,解读红色电子的发展历程。团队成员细致讲解包豪斯建筑的特点与历史,将建筑空间与红色电子工业发展相结合。她们从建筑结构谈到功能美学,从历史背景说到文化象征,引导观众在红砖厂房、桁架屋顶高窗采光中读懂工业建设的时代语言。在这一空间中,同学们巧妙融入了我国电子工业从引进、消化到自主创新的发展历程,使观众不仅看见建筑,更读懂了一代电子人的奋斗与坚守。

实践团成员现场讲解包豪斯建

798CUBE:听艺术科学当代之声

在798CUBE当代艺术空间,团队引导观众欣赏前沿艺术展览,解读艺术作品中的科技元素与红色主题。她们不仅介绍展品的艺术价值,更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角,分析艺术如何表达科技变革、如何承载历史记忆、如何对话社会现实。通过将当代艺术表达与红色文化传承相结合,同学们展现了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多元呈现方式,引发观众对技术伦理、工业精神和文化自信的深层思考。

除了定点讲解,团队还自主设计了“记忆卡片”“声音档案”等互动模块,借助实物、音频与场景再现,让红色记忆真正“可触摸、可感知、可共鸣”。她们准备的老设备照片、工人采访录音、电子元件实物等,成了观众争相体验的焦点。很多观众反馈,这种“可听可触”的方式,让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名词,而成了能够感同身受的温度与故事。

实践团成员参与798CUBE讲座

破茧成长守初心,薪传红色显担当

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成员们不断突破自我。有人从一开始的紧张生涩到后来的从容流畅,有人从注重理论传达到学会故事化叙述。她们在每一次讲解中深化理解,在每一次互动中收获成长。“我们不是历史故事的亲历者,但我们可以做优秀的传递者。”——这正是“青马薪传 电史新声”团队最真实的初心。

“青马薪传 电史新声”实践团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热情的志愿服务精神,成功扮演了红色文化讲述者、工业记忆活化者的角色,展现出中石大学子扎实的理论功底、真挚的家国情怀和昂扬的青春风貌。他们用声音重述电子往事,用创新方式助力红色教育,真正实现了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薪火相传”

未来,实践团将继续以青年之眼洞察历史、以青年之声讲述中国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这支团队的故事还在继续,而她们的实践与思考,正为红色文化传承注入新的活力与可能。

实践团成员在罐区前合影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