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0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主办的首届《乡村振兴年度盛会》在上海举办,现场发布了16个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其中,科技赋羊产业发展,踔厉打造“中国羊谷”—中国农业科学院“肉羊高产高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成功入选,成为以特色产业助推乡村
3月20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主办的首届《乡村振兴年度盛会》在上海举办,现场发布了16个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其中,科技赋羊产业发展,踔厉打造“中国羊谷”—中国农业科学院“肉羊高产高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成功入选,成为以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样本。
中国农业科学院“肉羊高产高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牵头,联合院属7个研究所9个创新团队,围绕环县肉羊产业重大技术需求,以实现肉羊产业绿色、降本、提质、增产、增效为目标,帮助当地百姓增收致富,以现代农牧业科技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环县是羊产业大县,近年来,全县在原有羊产业基础上不断发力,把“种草养羊、规模饲养”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首位产业和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柱产业,科学谋划、因地制宜,使草羊产业成为陇东黄土高原现代农业的一块特色招牌。
2018年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肉羊高产高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在环县20个乡镇全面铺开实施,以科技支撑全县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项目负责人牛春娥介绍,该项目包括集成示范推广肉羊产业高产高效技术28项、形成技术模式4个,建立了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357环县模式”,既“三羊开泰”的产业体系,“五级车间”的生产体体,“七位一体”的经营体系;首创推广了农村散户“傻瓜式”养羊模式,建立了“环县标准”和“环县课堂”,培养“环县羊倌”4000余人。
在该项目的技术赋能下,环县母羊繁殖率提高20%,育肥日增生提高50%,羊只出栏周期缩短1/3;带动全县肉羊饲养量从2018年的近100万只增加到2024年的375万只,羊产业产值突破64亿元,全县人均来自羊产业的收入达到9000元,占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以上。
目前,羊产业已经成为环县乡村全面振兴的支柱产业, 项目团队以“357环县模式”赋能环县上下“众口一词念羊经、一心一意兴羊业,千家万户发羊财”,戮力打造“羊业兴、百姓富,就业稳、人心顺,生态优、农村美”的“中国羊谷·善美环州”。
“‘357环县模式’是项目团队久久为功,协同创新的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适合在我国广大农区和农牧交错区适度规模舍饲羊场推广应用。目前已有甘肃、内蒙、青海、新疆、吉林、宁夏、陕西、四川等10多省区的地方政府、企业前来环县观摩学习,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和社会影响力,也必将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动力源’。牛春娥说道。
来源:环县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