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几年刷朋友圈,十个里有八个在晒多肉——有人晒刚买的“桃蛋群生”,有人拍“静夜出状态的红尖”,连我那从不养花的同事都凑过来问:“你说这小肉球怎么养?我也想摆办公室。”我当时跟风买了二十多盆,从普货的白牡丹到贵货的松叶菊,每盆都贴了名字标签,阳台防盗网挂得满满当
前几年刷朋友圈,十个里有八个在晒多肉——有人晒刚买的“桃蛋群生”,有人拍“静夜出状态的红尖”,连我那从不养花的同事都凑过来问:“你说这小肉球怎么养?我也想摆办公室。”我当时跟风买了二十多盆,从普货的白牡丹到贵货的松叶菊,每盆都贴了名字标签,阳台防盗网挂得满满当当像个“肉肉乐园”……结果去年夏天一过,请容我用“惨烈”形容:二十多盆只剩三盆,其中一盆还是妈妈误浇水后,我捡回来抢救活的。
不是不爱了,是夏天那波“死亡考验”太扎心啊!
先说最要命的松土问题?
不,是温度。
去年杭州40℃的天持续了半个月,我每天下班第一件事就是冲去阳台——先摸花盆壁,如果烫得手疼,赶紧把多肉搬到客厅空调底下(没错,我把空调温度调低两度,就为了给它们“降温”)。即便这样,还是有五盆“牺牲”:我的静夜直接摊成绿泥(那是我攒了三个月工资买的贵货),桃蛋的叶子软得像煮过的饺子,最可惜的是冰梅,本来养出了“包子状”,结果高温闷了三天,请脑补下 “冰淇淋化掉那种样子" ——当场心梗!
再说浇水这件破事……有多纠结你们懂吗?
攻略说 “30℃以上要控水但不能断水" ——可什么叫"适量"?
某天凌晨两点, 本应该睡美容觉, 但鬼使神差爬起来去摸肉肉的叶子,发现最底层有点皱,于是蹑手蹑脚拿喷壶少少浇了点……第二天起来一看!
啊!
叶心开始发黑!
原来凌晨虽然温度低,但通风不够啊!
水闷进叶心直接烂了!
还有家人"神助攻"!
重点提名我的妈!
她总说"不就是个小肉肉嘛?渴不着饿不着!"某天趁俺不在家,给俺所有肉肉灌半桶水(据说是怕它们"中暑")……回家时俺看见瘫软在地似被揉碎奶酪的静夜--当场泪崩!
那可是俺蹲直播间抢来限量版!
俺妈特委屈:"人家绿萝天天浇水活得可好了!"苍天啊!
绿萝和肉肉能一样吗?
俺当时内心OS: 你不如直接拿开水烫它们算了……
更扎心是"救无可救"--发现黑腐时,俺以光速剪枝扦插,泡多菌灵晾伤口,虔诚放阴凉处祈雨……然并卵!
七月湿度80%+温度38℃=细菌狂欢节!
插进去三天又开始腐烂……那一刻突然明白:没有恒温大棚谈啥"夏季扦插"?
纯纯浪费感情+钱啊朋友!
最后说说审美疲劳吧--没啥新鲜劲啦!
当年精心养出吉娃娃红边边时,俺连着发三条朋友圈;现在瞧着三年没换样儿吉娃娃,"哦,又红边儿啦?"瞬间索然无味……邻居阿姨更绝:之前养50多盆地中海风格肉肉阵,今夏团灭一半后,直接把剩下全部送花店:"天天伺候它们跟供祖宗似,俺不如养盆虎皮兰省事!"
说到底呢?
并非大家喜新厌旧--而是这种「付出超多肉而回报风险极高」体验太让人灰心:您耗半年心血把一颗普货养成"包子",一场暴雨+高温就能毁所有;您攒钱买棵贵货期待第二年爆崽儿,"咔嚓"被家人一杯奶茶泼死;甚至您为度夏买齐遮阳网、小风扇,最后仍逃不过「空盆栽比肉肉多」结局…换谁谁不想躺平?
现在俺阳台只剩三棵选手:抗造白牡丹(妈杰作),耐晒火祭(晒成红色勉强算风景),以及仙人球(彻底摆烂选手--毕竟仙人球不会死于夏日!
)。
有时候瞅见它们,想起当年蹲花市挑肉肉自己--曾几何时以为「养老虎容易养老虎难?NO!养老虎容易养老虎肉难?!」开玩笑归开玩笑…但那句歌词咋唱来着?
「童话里都是骗人哒~」
有多少朋友同病相怜?
去年夏末望着空荡荡阳台默默叹气?
你的度夏神器到底靠遮阳网or空调房?
存活比例超过50%请允许俺叫您声大佬…评论区等你们!
(攥紧小本本准备抄作业!
)
来源:春满园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