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段时间,网上关于处女与彩礼吵的热火朝天,仿佛男人一下子觉醒了,处女情结愈发浓厚了。其实,彩礼是传统的传承,具有某种象征性的意义,是对女性嫁入男方家一种适当的补偿。
前段时间,网上关于处女与彩礼吵的热火朝天,仿佛男人一下子觉醒了,处女情结愈发浓厚了。其实,彩礼是传统的传承,具有某种象征性的意义,是对女性嫁入男方家一种适当的补偿。
彩礼,决不是将女性商品化的等价物,婚姻也不是卖买关系,只是现在的彩礼演变成了一种敛财的手段,还水涨船高,让越来越多人反感,变成了实质上的买关系。以至今年全国″两会"都呼吁移风易俗、"零彩礼"。
高房价、高价彩礼,是造成当今结婚率、生育率连年下降,甚至出现人口负增长、人口危机的重要原因。有些男性甚至呼吁:彩礼是传统的,八抬大轿迎娶的是大家闺秀;明媒正娶娶的是贤妻良母,重金娶妻娶的是完璧之身。既然我要出高价彩礼,是不是也可以要求对方是处女?
我以为这是一个不合时宜、不切实际的错误观点,其理由有四点:
一、彩礼和处女之间的关联在传统婚姻观念中较为紧密,彩礼常被视为男方对女方的一种“购买”行为,男方家庭付出彩礼后,可能对女方的处女身份有更高期望。这种观念体现了对女性的物化和不平等对待,与现代社会倡导的男女平等原则是相悖的。
二、现代社会的婚姻,应建立在自愿、平等、相爱的基础上。彩礼更多被视为对婚姻的诚意和付出。而男方对女方处女身份的期望应在平等沟通的基础上进行。 一些男性认为如果女方不是处女,就不应要求彩礼。这种观点将女性价值简化为处女膜,忽视了女性的其他价值。现代社会更强调婚姻基于理解、尊重和爱,而非物质交易。婚姻应是男女双方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结合,而非基于物质交易和传统观念的束缚。所以,彩礼多少与是否处女不应划等号。
三、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无情的。实际上,彩礼高低还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大中城市彩礼一直不多的,主要还是有些地区因为女性少的缘故,不好娶老婆。物以稀为贵,都想娶那只能继续抬价,直到部分男性因为拿不出彩礼要被动出局。现在是大城市男女比例失调,女多男少,剩女泛滥;小城市和广大农村男女比例也失调,却是男多少女,光棍堪忧。要不要彩礼,要多少彩礼是市场决定的。所以说不管男人怎么反击,要婚检也好,要处女也罢,最终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四、消费主义将婚姻“价签化”、与情感问题“价值化”自媒体成为错误观念的“播种机”、婚姻的“粉碎机。在商业资本的推波助澜下,婚姻逐渐被异化为可量化、可交易的商品,将爱情包装成消费行为,将日常聚餐异化为情感考核,诱导女性将物质消费等同于情感价值,男性则陷入“花钱=负责”的道德绑架。这种消费主义逻辑不仅加剧了夫妻间的物质矛盾,更使婚姻沦为满足虚荣心的“秀场”。同时,自媒体成为错误观念的“播种机”与婚姻的“粉碎机”
部分自媒体大肆传播扭曲的婚恋观,将彩礼与处女挂起钩来,让女性陷入恐慌,使男性陷入迷茫…
要让高价钱礼降下来,仅有各级政府的倡导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全民的广泛觉醒。
来源:南溪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