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在即,是时候讲讲人民军队第一款制式武器“八一式马步枪”和黄崖洞兵工厂的故事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2 18:08 4

摘要:在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境内,有一处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抗战精神的地方——黄崖洞兵工厂旧址。这是八路军在敌后根据地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兵工厂,为抗战胜利做出巨大贡献,被誉为“人民军工的摇篮”。

在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境内,有一处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抗战精神的地方——黄崖洞兵工厂旧址。这是八路军在敌后根据地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兵工厂,为抗战胜利做出巨大贡献,被誉为“人民军工的摇篮”。

抗战烈火锻造人民军工第一枪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深圳卫视《军情直播间》特别策划《行走博物馆·胜利1945》,我们重返黄崖洞兵工厂旧址,重温中国军民奋勇抗战故事,探寻“人民军工第一枪”如何在抗战烈火中锻造而成。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1937年底,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创作的这一首《游击队歌》,在中华大地唱响,激励着中国军民在抗日战场上英勇作战。同时,也反映出抗战初期,八路军和敌后游击队面临的困难:枪支弹药匮乏。

1938年9月,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省榆社县韩庄村成立了总部修械所。由于日军频繁展开大规模扫荡,八路军只能将修械所转移到太行山深处地形隐蔽、易守难攻的黄崖洞。在正面战场上,中国军民奋勇抗击日军;而在黄崖洞里,技术人员和工人们也在冒着生命危险造枪炮。

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兵工厂累计生产手榴弹58万枚、迫击炮2500门、炮弹26万发、步枪上万支,有力保障了前线部队作战,被朱德誉为“八路军的掌上明珠”。其中,包括让日寇胆寒、被称为“人民军工第一枪”的八一式马步枪。

说到八一式马步枪,不能不提它的设计者刘贵福。刘贵福曾在阎锡山的军工厂和西北汽车修理厂担任过技术工人。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他被共产党人的抗日行为所感动,拉起志同道合的16个工友毅然决然奔赴延安。

刘贵福的儿子刘建国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说:“(我父亲)他非常激动地说,我就要参加八路军,八路军就是爱国。”

八一式马步枪研制并测试成功后,军工部迅速组织按照图纸批量生产,包括黄崖洞兵工厂在内的八路军各兵工厂,加大马力生产制造。当时,工人的干劲非常高涨,晚上也跳窗进去加班。

黄崖洞保卫战创造敌我伤亡6:1辉煌战绩

黄崖洞兵工厂的壮大发展,很快被日军视为“眼中钉”。1941年11月,日军第36师团和独立第四混成旅团纠集共5000余人,携带重炮、毒气弹和喷火器等,气势汹汹地进犯,妄图摧毁黄崖洞兵工厂。黄崖洞保卫战随之打响。

当时负责保卫黄崖洞兵工厂的是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只有千余人。他们奉命抵御5倍来犯之敌,至少坚守5天,掩护物资转移。

由于八路军早就结合险要地形构筑防守工事,日军的进攻遭到地下埋雷、山上滚雷,以及机枪、步枪、手榴弹的攻击,多次败下阵来。期间,日军还抢来了老百姓的羊,想用羊群“蹚雷”开路。

在坚持到兵工厂工人和部分机器已安全转移,特务团在埋设地雷后撤出战斗。日军进入厂区时,又遭到地雷杀伤。后来,八路军在黄崖洞外形成包围圈并发起反攻,残余日军无心恋战,狼狈逃跑。

这一战,八路军取得了歼敌1000余人的战果。黄崖洞保卫战以6:1的战绩创下抗战期间敌我伤亡比例最高的纪录。

来源:直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