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松、猫耳朵,普洱茶中小叶种究竟高级在哪里?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6 19:55 3

摘要:“无味之味 乃至味 ”。曾经的曼松贡茶味道,如今已是无数人的心头好。我们说,喝茶不识曼松味,喝遍千山也枉然,归根到底其实就三个字,高级感。

“无味之味 乃至味 ”。曾经的曼松贡茶味道,如今已是无数人的心头好。我们说,喝茶不识曼松味,喝遍千山也枉然,归根到底其实就三个字,高级感。

曼松茶的魅力,在其既有女子的曼妙温婉:香浓却淡雅,苦涩不显却回甘甜柔。还有着男子的大气格局:茶气十足且体感强烈,只要喝一点点,身体就会发热,是其它茶山远远比不上的。这种刚柔并济,香高味甜,让人全身通透的感觉,便是曼松的高级感,真无愧为“皇家的味道”。

都说云南普洱茶是大叶种茶,但其中同属于大叶种的,也有形状长得较小的,这在理论上也归属于大叶种,只不过外形偏小而已。这些大叶种中的中小叶种,在香气和滋味上都具有非常迷人的特点,嫩香高甜,颇具一番风味。

在古六大茶山中,易武少有小叶种。而倚邦、革登、莽枝则小叶种较多。小叶种比较集中的地方有:倚邦、那卡、困鹿山、景迈大平展、冰岛老寨…

倚邦古茶山是云南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之一,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最北部,南连蛮砖茶山,西接革登茶山,东临易武茶山。

倚邦古茶山面积约197公顷,海拔在1400~1500米之间。茶树以小叶种和小乔木为主,树高在3~7米之间,树龄在300~500年之间。倚邦是古茶山中小叶种普洱茶数量较多,且茶叶品质较为出众的的茶区,身为贡茶的曼松茶也是小叶种茶,就位于倚邦象明乡内。

很神奇的是,小叶种集中的地方,大多是贡茶之地。倚邦贡给清皇帝,冰岛贡给土司。「猫耳朵」,可以理解为迷你版小叶种。但凡有小叶种茶出现的地方,一般都会有「猫耳朵」,只是产量稀少,就像采摘龙井茶一般,非常耗工时。

可以长成猫耳朵的茶树,在倚邦小叶种中属于叶片相对更小的,当地人亦称之为“细叶种“、“细叶茶”。猫耳朵茶口感滋味与其它的倚邦小叶种茶相似。其本特征是:香甜好,苦涩不显,茶气、耐泡度明显不如大叶种。

倚邦是茶马古道的起始站,雍正时期被选为贡茶,后因社会动荡,多数古茶树毁于一旦,故倚邦古树茶异常珍稀。倚邦普洱茶的香气独树一帜,茶汤细腻丝滑质感饱满,口腔活润舒适,难怪能成为被茶友竞相追捧的茶。

在普洱茶的世界里,倚邦茶区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倚邦老街,被称作“龙的脊背”。古六大茶山之首,平均海拔1400米。但处于它尾部的大黑山,却有1800米-2000米那么高,所以被称为“竖起来的龙尾”。这是一座神秘的山峰,它不仅是倚邦的最高峰(能看到整个倚邦街),也是茶叶生长的绝佳环境。

曼松茶山是极富盛名的普洱贡茶产地,它以独特的滋味和茶气在众多普洱茶中独树一帜,令人神往。

曼松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年),从那时起就作为贡茶,被地方官员敬献给朝廷。所以,曼松是真正的普洱茶贡茶的源头。

茶山满山遍野的白花

曼松茶山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象明彝族乡 ,共有3片古茶园,其中曼松王子山是核心产区。这里山峦林涧,生态环境极佳,几乎未被打搅。

平均

海拔约1300米,海拔较高,平均气温较低,茶叶生长缓慢,利于茶叶香气前体物和水解酶类的积累。

[ 独一无二的品质 ]

曼松茶属于大叶种茶区种植的中小叶种茶,质地厚实,味道鲜美,呈现出独特的茶性。

曼松山中的杂石经过长年累月风化,形成特有的紫红色风化页岩。这种紫红土壤遇水成泥,遇风成石,透气性好,土壤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锌),为曼松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和内含物质,使曼松茶具有独特的甘甜品质。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肥沃透气的天赐土壤,塑造了曼松古树茶独特的韵味,也促使曼松古树茶成为古代天子“独宠上百年”的传奇贡茶。

[ 无味之味 乃至味 ]

曾经的贡茶味道,如今已是无数人的心头好。我们说,喝茶不识曼松味,喝遍千山也枉然,归根到底其实就三个字,高级感

猫耳朵在倚邦的盛行,让有着厚重茶叶历史的倚邦增添了一抹异彩。因其量少而珍贵,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喝过的茶友都无法忘记它的高香、甜润、稠柔、甘醇是倚邦茶中的臻品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下什么是“猫耳朵茶”。

“猫耳朵”属于小众中的小众,是倚邦中小叶种茶叶的特殊变异,它从无数棵茶树中被挑选出来,因为小巧精致,小家碧玉般,令人从外形到滋味,都不由自主产生想要品饮的欲望。

猫耳朵之所以是猫耳朵,除了样貌更多是味觉特点,品过一次就再难忘记。口感独特 品鉴收藏价值极高“猫耳朵”的茶香清雅,汤感细腻、甘柔,又极具穿透力,茶气绵柔而强劲,的确让人尝后久久不忘;猫耳朵非常值得收藏,往后越存越香,转化可期,是不可多得的极品普洱茶。

猫耳朵茶,一开始是叫豆瓣茶(倚邦特有小圆叶挑采),慢慢得到了行业人士的认可,于是河南茶客同河南面食花卷猫耳朵作参考,赐名猫耳朵茶。

它不是树种、也不是产区的专属名称,只是民间的一种叫法。在遍地都是大叶种普洱茶树的云南,倚邦小叶种的猫耳朵是如茶中精灵一般存在。

鸡嘴壳

圆叶

雀嘴

【猫耳朵】

属于小众中的小众,是倚邦中小叶种茶叶的特殊变异,它从无数棵茶树中被挑选出来,因为小巧精致,小家碧玉般,令人从外形到滋味,都不由自主产生想要品饮的欲望。猫耳朵之所以是猫耳朵,除了样貌更多是味觉特点,品过一次就再难忘记。

问:

猫耳朵为何这么稀少?

➤产量少

因为变异是毫无规律、非常随机的,没有当地熟悉的茶农带领,即使跑遍整座倚邦茶山,都找不到一株。

➤采摘费劲

猫耳朵,采摘费劲不压称,1个人忙碌一天也就摘个1公斤多的鲜叶,制成干茶就400克左右,赶上古树茶大量开采的时候,很多茶农都不愿意采猫耳朵!

➤加工不易

杀青的时候又因为猫耳朵芽头较小,更得小心火侯,稍不留神就会过火,过火的茶叶冲泡后就会汤色浑浊。既然事倍功半,自然敬而远之。

口感独特 品鉴收藏价值极高“猫耳朵”的茶香清雅,汤感细腻、甘柔,又极具穿透力,茶气绵柔而强劲,的确让人尝后久久不忘;猫耳朵非常值得收藏,往后越存越香,转化可期,是不可多得的极品普洱茶。

茶汤稠润清透,饮一口,清幽兰香和花果香萦绕满口,回甘生津迅猛且持久,丝丝甜韵直达心底。

如果觉得猫耳朵价格高,那可以试试这款和猫耳朵同为一个山头的倚邦细叶,同为小叶种茶!一款茶叶的品质取决于产地和叶种,精选倚邦山原生细叶品种,幽兰香高扬迷人,甜度好,沁出快,沁人心脾!

走遍山水万千,醉在倚邦茶香。倚邦是茶马古道的起始站雍正时期被选为贡茶,后因社会动荡,多数古茶树毁于一旦,故倚邦古树茶异常珍稀,值得一提的是,曼松贡茶位于倚邦,年产仅数十斤。倚邦普洱茶的香气独树一帜,茶汤细腻丝滑质感饱满,口腔活润舒适,难怪能成为被茶友竞相追捧的茶。

曼松贡茶,皇家味道。我们喝曼松王子山贡茶,也能隐隐感觉它的那份贵气。那么,曼松到底高级在哪里呢?

作为皇家贡茶,曼松的品质早就被历史证明了。

曼松可以说就是普洱茶贡茶的源头,普洱茶从曼松开始,被不断运往京城,“普洱茶味最酽,京师尤重之”。

曼松作为贡茶,肯定离不开它的甜感。如果进贡的是老班章、老曼峨这样苦底重的茶,地方官员可能早被免职了。在糖缺乏的古代,上至皇宫,下至老百姓,对甜的追求都是深刻的。

曼松贡茶就提供了这样的甜。而曼松的高级感,还在在于它整体的滋味和口感。茶汤入口,汤含香。汤感非常细腻、顺滑,满口清甜。曼松刚入口很轻柔,但越喝越有劲。

曼松是典型的“淡而不薄,淡而不寡”,入口很清淡,但是我们能明显感觉茶丰富的内含物质,在口腔里是饱满的,充实的。

曼松的茶气在慢慢喝的过程会体现出来,让人猝不及防。体感明显,身体会发热,我们形容的就是“很有劲”。所以曼松的高级感,就在于它丰富的层次感。普洱茶需要有“玩味”,而曼松就是非常值得玩味。

前几年第一次去曼松的时候,一到村口,看到的都是满山橡胶林,茶虽然很好喝,第一眼看到山场的感觉不是太好。

一了解才知道原来的曼松也都是茂密的大森林,是零几年的时候勐腊县发展种植业,国有林租地化村集体的土地租赁给了别人,开荒种植了很多橡胶树,橡胶树倒是一直也没有投产,后来又在胶林里种了茶树。

早些年因为不让砍树,胶林和茶林就混生在一起。这两年,曼松茶名气越来越大,政府也参与把橡胶树都清除了,生态也在慢慢恢复,比起第一次去感觉好了很多。

我们绕着整个曼松王子山走了一遍,原来保留下来没有开发的森林植被也很多,很丰富,林下茶林长势也很好,我想曼松茶会越来好的!今年的曼松茶也很是让人期待啊!

曼松贡茶茶区隶属于古六大茶山倚邦象明乡内。倚邦本地茶叶以曼松茶味为佳,有“吃曼松看倚邦”之说。古时皇帝指定曼松茶叶为贡茶,“年解贡茶100担”。曼松贡茶的特点是甜润,喝下去后如同喝蜂蜜水,茶气足又暖,喝一点点身体就会发热。

倚邦释为“有茶树、水井之地”。勐腊县最北部,今属象明乡管辖,涵盖19个自然村,面积360平方公里,海拔跨度较大,从600米至1900米皆有分布。

其中曼松茶山海拔1340米。倚邦茶区历史悠久,至今仍保留一定量的五百年以上的古树。尤其是清代曼松茶成为贡茶,令倚邦茶声名远播。

倚邦茶区的独特之处在于大叶种和小叶种茶树混生。在曼拱、倚邦、麻栗树等地还保留有小规模的古茶园,其中不乏中小叶种古树。

名声较大的曼松茶区,因为历经破坏,古树存量很小。这也是曼松古树一茶难求的原因。在零售市场出现的可能性为零。倚邦古树茶因为有中小叶种原因,苦味很淡,涩比苦略显,回甘较快,香气独特,微有蜜韵。其中曼松茶苦涩不显,汤质甜滑饱满,杯底留香幽长。

泽青茶道创始人: 有趣的故事,有趣的茶,还有一群灵魂有茶气的人。分享有关茶和茶文化的故事。传播茶香健康生活、茶道文化、茶知识,茶文章、茶美学、茶社交等生活方式,为您带来一场愉悦的茶文化体验。 生活是需要自己创造的,创意源自于对生活的热情。

来源:泽青茶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