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杜仲片成了“会拉丝的树皮”,枸杞化身“红色小珍珠”,孩子们围着鲜薄荷叶好奇地嗅闻……近日,高新区(新市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铁路局院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小小李时珍 中医小圣手”中医药识别大赛,将中医药房打造成趣味乐园,为7至15岁
杜仲片成了“会拉丝的树皮”,枸杞化身“红色小珍珠”,孩子们围着鲜薄荷叶好奇地嗅闻……近日,高新区(新市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铁路局院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小小李时珍 中医小圣手”中医药识别大赛,将中医药房打造成趣味乐园,为7至15岁的中小学生带来一场沉浸式文化体验。
高新区(新市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铁路局院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小小李时珍、中医小圣手”中医药识别大赛。
小朋友们在学习识别中药材。
活动现场,最亮眼的创意,莫过于将深奥的中医药知识转化为孩子们触手可及的游戏。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铁路局院区)产科主任王焱,站在精心设计的互动展板前,指着《本草纲目》复刻插画讲述关于黄连的故事,身后大屏幕同步播放着动画版“神农尝百草”。
“大家摸摸这株薄荷,再闻一闻,是不是像把清凉糖藏在了叶子里?”王焱举起鲜嫩的薄荷叶,瞬间就被孩子们好奇的小手围住。原本抽象的药材,此刻变成了能摸、能闻、能引发联想的“神奇玩具”。
活动巧妙地将中医文化与礼仪规范、节气知识相融合。王焱在示范传统拱手礼时,引导孩子们注意手掌间距,讲解道:“这是古代医者对药材的敬畏之心,也是对他人尊重的体现。”讲到立秋养生,她拿起桌上的雪梨标本打比方:“就像现在要给果树裹上草绳保暖一样,我们的肺在秋天也需要温润的呵护。”话音刚落,身穿华服的小志愿者便端上清香四溢的菊花茶。孩子们在氤氲茶香中,真切感受到“不时不食”的时令养生智慧。
妙趣横生的药材识别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顶点。当药师掀开装有陈皮的盒子,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立刻兴奋地举手:“我知道!我奶奶炖肉时就放这个!”家长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也忍不住加入辨认队伍。一位爸爸误将茯苓认成土豆,被女儿笑着“纠正”:“爸爸,这个是茯苓,能安神,你加班时可以泡水喝呀!”亲子互动与知识传递间,充满了欢声笑语。
亲子互动环节。
小朋友学习制作三伏贴。
小朋友体验中医特色疗法。
“原来中药不只是苦兮兮的药丸,还是会长在土里、会讲故事的植物!”10岁的马悦然,将亲手制作的药材标本小心地贴在笔记本上,旁边还画着她理解的“艾草驱邪”漫画。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的热情依旧高涨。家长李萍萍说:“孩子回家后还兴奋地念叨,说自己认出了好几种药材,吵着立秋要喝梨汤润肺呢!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在玩中主动学习。”
当一个孩子知道枸杞长在宁夏的黄土坡上,当他懂得立秋“啃秋”养生的道理,传统文化的种子就已悄然埋下。这场充满童趣的活动,如同蒲公英的种子,轻轻飘落在一个个家庭中,未来必将在更多角落生根发芽。
高新区(新市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刘卫明表示,此次活动以亲子互动、多元体验为抓手,精心打造“玩中学、学中乐”的沉浸式体验环境,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亲近中医药、理解中医药。今后,还将持续推出更多“接地气、有活力”的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让中医药文化的种子广泛播撒,深深植根于更多家庭,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为中医药传承与发展,源源不断地培养并注入充满希望的新生力量。
来源:健康饮食运动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