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由中共江西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主办、江西广播电视台网络视听中心(今视频)承办的2025向“网”的美好生活——江西好网民优秀故事征集活动落下帷幕。我县三湖镇廖坊村党支部书记皮武辉,凭借短视频作品《“带货书记”皮武辉——数字时代的乡村振兴领路人》
近日,由中共江西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主办、江西广播电视台网络视听中心(今视频)承办的2025向“网”的美好生活——江西好网民优秀故事征集活动落下帷幕。我县三湖镇廖坊村党支部书记皮武辉,凭借短视频作品《“带货书记”皮武辉——数字时代的乡村振兴领路人》,在全省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成功摘得2025年度 “江西好网民” 称号。这份荣誉意义非凡:他不仅是吉安市本年度唯一入选的网民,更是我县首位获此省级荣誉的个人,为新干在网络正能量传播与数字乡村建设领域写下了亮眼一笔。
这份荣誉的背后,是皮武辉多年来以“网”为桥、扎根乡村的坚守——在新干,他的名字早已与“乡村振兴”“直播助农”深度绑定,更因“懂网络、用网络、守规矩”的鲜明特质,成为乡亲们心中当之无愧的“网络领路人”。
故事要从2016年说起。彼时,皮武辉结束军旅生涯,带着军人特有的铁血韧劲回到家乡廖坊村,接过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可眼前的景象让他揪心:曾是赣江之滨“红桔之乡”的三湖镇,因一场冰冻灾害重创红桔产业,果子滞销、农户外出务工,昔日热闹的桔园日渐荒芜。“不能让老祖宗传下的产业断了根,更不能让乡亲们守着好果子饿肚子!”带着这份执念,他开始摸索破局之路,而“数字助农”,正是他找到的关键答案。
2023年,皮武辉从零开启直播带货征程。没有经验,他就熬夜啃教程、看头部主播视频,逐字逐句琢磨话术;没有专业设备,他自掏腰包购置三脚架、补光灯,把简陋的办公室改造成“临时直播间”;没有“噱头”,他就把镜头对准田间地头——清晨拍露水沾在红桔上的鲜活,傍晚录老农采摘的质朴场景,连村民家的竹篮、斗笠都成了道具,只为呈现最真实的乡村风貌。
镜头前,他用方言混搭普通话,慢悠悠讲述三湖红桔的百年种植史:“这果子是咱村三代人守着的老品种,没打甜蜜素,咬一口能流汁儿!”镜头后,他的“较真”更让人佩服——每天清晨亲自到桔园选果,个头小、甜度不够的绝不装箱;直播流程提前梳理,“全网最低价”“不吃后悔”这类夸张话术坚决不用;售后问题24小时响应,哪怕是一个果子的磕碰,都要跟农户、网友耐心沟通。“网络是放大镜,好的坏的都藏不住,咱卖红桔,卖的更是信誉!”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在网络内容创作与传播中,皮武辉始终把“真实、正向”刻在心里。他累计发布的260余条短视频,没有一条低俗博眼球内容:有的是桔农丰收时的笑脸,有的是改良种植技术的细节,有的是村民用增收的钱添置家电的场景。其中,一条他蹲在桔园里说“我不想当什么‘网红’,只想家乡红”的视频,因满含对家乡的赤诚,意外刷爆网络——浏览量突破百万,评论区里“为实诚书记点赞”“想买一箱支持乡亲们”的留言刷屏,三湖红桔的故事就此走进了全国网友的视野。
截至2025年,皮武辉的抖音(“吉安红桔—皮书记”)、视频号(“皮武辉”)粉丝量已超6万,累计开设直播500余场,最高观看人数达3万余人。更实在的是,他的“直播间”成了乡亲们的“致富间”:1000余户村民年均增收7000元,曾经滞销的红桔成了“抢手货”。他还不满足于“一村富”,联合周边12个村成立“新干农产品联盟”,把荷浦乡的油面、溧江镇的腐竹、城上乡的笋干等特色农产品“请”进直播间,让更多乡村的“宝贝”搭上“数字快车”,走出大山。
从退役军人到村党支部书记,从扎根基层的 “泡面书记” 到助农增收的 “带货书记”,再到如今的 “江西好网民”,皮武辉用一部手机、一颗为民初心,既打通了乡村振兴的 “数字通道”,又守住了网络空间的 “正能量底线”。他的故事,不仅是新干县数字助农的生动实践,更成为江西好网民 “以网惠民、以网传情” 的鲜活样本。
来源:新干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