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有道 | 肿瘤患者别只躺!这样运动助康复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2 15:27 1

摘要: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肿瘤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的方法、高度的责任心和温暖的爱心。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张海波教授团队将通过本专栏推送肿瘤防治最新进展以及相关科普知识,为您传道解惑。抗癌之路,虽道阻且长,但我们愿与您同行!欢迎您持续

【抗癌有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肿瘤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的方法、高度的责任心和温暖的爱心。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张海波教授团队将通过本专栏推送肿瘤防治最新进展以及相关科普知识,为您传道解惑。抗癌之路,虽道阻且长,但我们愿与您同行!欢迎您持续关注!

医学指导

本期作者

在临床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患者朋友说,总是觉得很累,不想动,这是常见的癌因性疲乏。针对这一症状,目前国际公认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运动!

在现代肿瘤治疗中,运动已成为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大量研究表明,科学适度的运动能够降低肿瘤复发风险,改善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比久坐不动的肿瘤患者,合理锻炼的患者死亡风险可降低。运动还能增强免疫功能,减轻癌症相关性疲乏,以及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厌食、易饱胀、便秘等不良反应。

因此,科学合理的运动不仅是安全的,更是肿瘤康复的一剂良药

PART.01推荐做的运动

1.有氧运动——基础款,提升体力

散步/快步走

怎么做:穿软底鞋,在公园、小区慢走,速度以“能正常说话,不会喘到说不出话”为准,每次10-30分钟。

适合谁:几乎所有肿瘤患者,尤其是刚做完治疗、体力弱的人。

好处:改善心肺功能,减少复发风险,美国癌症协会建议每周走够150-300分钟(比如每天走30分钟,每周5天)。

游泳

怎么做:选水温28℃左右的泳池,慢游或仰泳,每次20分钟,避免剧烈冲刺。

适合谁:没有皮肤伤口、白细胞正常的患者(比如康复期的肺癌、乳腺癌患者)。

好处:水的浮力能减轻关节压力,还能缓解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疼痛和呼吸困难。

2.力量训练——练肌肉,防无力

弹力带训练

怎么做:用彩色弹力带(选最软的型号开始),做“举手臂”(双手握带举过头顶)、“扩胸”(带放后背拉),每个动作做8-12次,每周2-3次。

适合谁:乳腺癌术后患者(能改善上肢无力)、化疗后肌肉流失的人。

好处:研究证实,这么练不会增加淋巴水肿风险,还能让上肢功能变好。

3.柔运动——放松身心,缓解不适

瑜伽

怎么做:练简单体式(比如“猫式”:跪姿弓背抬头;“婴儿式”:跪姿趴膝盖上),每次15分钟,配合深呼吸。

适合谁:头颈部肿瘤患者(练哈达瑜伽)、宫颈癌患者(练盆底肌瑜伽)、有疼痛的人。

好处:能调节身体里的“快乐激素”(多巴胺),轻中度疼痛患者练了会感到舒服点。

太极拳/八段锦

怎么做:可自由选择练简化版或完整版(比如太极拳的“云手”、八段锦的“两手托天理三焦”:双手举过头顶拉伸),每个动作慢慢做,每次10-20分钟。

适合谁:体力弱、容易累的患者(比如老年肿瘤患者、刚结束放疗的人)。

好处:“两手托天理三焦”这个动作,还能缓解化疗后的恶心感。

PART.02怎么制定适合自己的方案?记住3点

1.看癌症类型:骨转移/骨质疏松的人,别跳舞、跑步;乳腺癌术后先让医生看上肢情况,再练肩膀运动;有结直肠癌造瘘的人,先问医生能不能进行某项运动。

2.看治疗阶段:化疗时白细胞低,别去游泳(容易感染);放疗时别去含氯泳池(刺激皮肤);康复期可以从10分钟开始,慢慢加时间。

3.看自己体力:运动时能完整说话,就是强度刚好(这叫“谈话测试”);如果走10分钟就喘,就先从5分钟开始。

PART.03安全运动的4个小提醒

1.记住“三不”:不做会让身体持续疼的运动、不做后累到第二天起不来的运动、不做会诱发新症状(比如出血、心慌)的运动。

2.控制心率:心率=(220-年龄)×(50%-70%),比如60岁的人,心率别超过112次/分钟。

3.特殊情况别硬来:血小板少的人别做接触性运动(比如打球);身上有输液管道的人别剧烈拉伸手臂;妇科肿瘤患者别举重。

4.记“运动日记”:写下每次运动的时间、做了啥、身体有没有不舒服,不舒服就停,及时问医生。

希望每位肿瘤患者都能在科学的运动康复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用运动赋能生命,以康复重拾健康!

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

恶性肿瘤辨证论治与精准治疗研究团队以张海波教授为学术带头人,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美国UCLA大学、英国Cardiff大学、荷兰乌特列支大学医学院(UMCU)合作,研究内容涵盖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研究,包括中医辨证标准化,分子病理学,液体活检,中医药临床研究,中药药理学,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多学科研究,致力于提高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水平,并推进中医药国际化。主持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SCI收录50余篇,最高影响因子24.799),出版专著12部(英文专著1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大德路总院肿瘤科出诊一览表(西区门诊4楼)

初审 | 王军飞

审核 | 张靓雯

审定 | 陈佳佳

来源:彩虹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