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搞“一肩挑”,这4类村为啥不能硬来?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31 00:16 1

摘要:农村"一肩挑"这事儿,这两年不少村子都在推——就是让村党组织书记同时当村委会主任,再兼着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说白了就是"一人挑多职"。按说这是为了让村干部劲往一处使,少点推诿扯皮,可真到落实时,有几类村子要是硬推,反而容易出问题。

农村"一肩挑"这事儿,这两年不少村子都在推——就是让村党组织书记同时当村委会主任,再兼着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说白了就是"一人挑多职"。按说这是为了让村干部劲往一处使,少点推诿扯皮,可真到落实时,有几类村子要是硬推,反而容易出问题。

先说说那些"千人大村"。就像我们县的东风村,3800多口人,光村民小组就有17个。以前村支书管党务,村主任抓村务,各有分工还忙得脚不沾地:这边要协调征地建厂,那边老两口因为宅基地吵架要调解,还有低保户审核、合作社分红这些杂事。去年有干部试着"一肩挑",结果不到仨月就熬红了眼——上午开党员会研究修路,下午得去镇上跑项目,晚上还得处理村民反映的灌溉水管漏水,常常顾此失彼。村民也有意见:"以前找村主任就行,现在得等他忙完党务才有空,事儿办得慢多了。"这种大村人多事杂,一个人扛着太费劲,不如先把班子分工理顺,让团队各司其职更靠谱。

再看那些"矛盾疙瘩村"。有的村以前村支书和村主任就合不来,一个想搞特色种植,一个非要搞农家乐,开会总吵得脸红脖子粗。这种时候硬推"一肩挑",选谁当这个"一把手"都容易让另一方的支持者不服。去年邻县有个村就吃了这亏:选了原村支书"一肩挑",原村主任的亲戚们觉得"被压了一头",村里修文化广场时故意刁难,说占了自家老宅基地,硬是让工程停了半个月。这种村子得先解"心结",比如让乡镇干部牵头开协调会,把以前的矛盾摆开说清,等村民和干部心齐了,再谈"一肩挑"也不迟。

还有些"老班子占多数"的村也得小心。村里的干部大多是60岁上下的老干部,经验是足,可现在搞乡村振兴,要学电商直播、填电子台账、对接农业专家,这些新活儿对他们来说确实费劲。有个村硬让59岁的老支书"一肩挑",结果上面要报产业扶持项目材料,老支书不会用电脑,让年轻干事代填又怕出错,来回改了五遍才交上去,耽误了申报时间。这种村不如先搞"新老搭配",让老干部带带年轻后备干部,等年轻人能扛事了,再逐步推进"一肩挑",既保证工作衔接,也能让年轻人接上力。

最后是那些"集体经济复杂"的村。有的村办了好几个合作社,还有集体林场、砖厂,每年租金分红就涉及不少钱。以前村支书管决策,村主任管执行,还有村务监督委员会盯着账目,互相能搭个制衡。要是搞"一肩挑",又管签字又管花钱,万一监督没跟上,很容易出问题。前两年有个村就因为"一肩挑"后村务公开不及时,村民怀疑干部私吞合作社分红,闹到镇上纪委去查,虽然最后没查出问题,但干群关系僵了好一阵子。这种村得先把监督机制建扎实,比如每月定期公开账目,让村民代表参与重大项目决策,把权力放在"阳光下",再推"一肩挑"才让人放心。

其实"一肩挑"的初衷是好的,能让决策更高效,可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不是所有村子都适合"一个模子"。关键还是得看村子的实际——人多人少、矛盾多不多、班子能不能扛事,这些都得考虑到。

你们村搞"一肩挑"了吗?有没有遇到啥棘手问题?觉得哪些村子还得慢慢调整?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来源:灿烂路边拍夕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