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豆腐”“日本豆腐”都不是真豆腐?孕期选豆制品要避坑!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2 11:22 2

摘要:在中国,素有“大豆王国”之称。作为豆科植物的杰出代表,大豆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更是人们膳食中优质蛋白质和油脂的主要来源。长期以来,大豆及其制品在我国餐桌上占据着重要位置,尤其在孕期饮食中,豆制品更是被视为健康、安全、营养丰富的优选食材。

在中国,素有“大豆王国”之称。作为豆科植物的杰出代表,大豆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更是人们膳食中优质蛋白质和油脂的主要来源。长期以来,大豆及其制品在我国餐桌上占据着重要位置,尤其在孕期饮食中,豆制品更是被视为健康、安全、营养丰富的优选食材。

大豆的营养成分十分均衡。其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分别约为 36.5%、19.9%和30%,这一结构与肉类相仿,使得大豆及其制品成为理想的“植物肉”。其中:

优质蛋白质:大豆蛋白是植物性蛋白质中氨基酸模式最接近动物蛋白的一类,具有较高的生物学价值。

大豆异黄酮:作为天然植物雌激素,不仅有助于调节孕妇体内激素平衡,减轻孕期潮热、心情波动等不适,还能降低成年人心血管疾病、乳腺癌和骨质疏松的风险,对老年人延缓肌肉流失也有益处[1]。

B族维生素和叶酸:尤其是叶酸,对于胎儿神经系统发育至关重要,是孕期不可或缺的营养素。

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孕期常见的便秘问题。

低脂肪、无胆固醇:相比动物性食品更健康,有助于孕期体重管理。

因此,大豆不仅是孕妇蛋白质的良好补充来源,还能在孕期健康管理中发挥多重作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明确提出:备孕及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和哺乳期的女性,每天应摄入 15克、20克和25克大豆(以生重计),可通过多种豆制品形式来满足需求。换算成常见豆制品,大致如下表:

资料来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可见,孕期的豆制品摄入需求随孕周递增。妈妈们不必每天只吃一种,可以在不同餐次轮换豆浆、豆腐、豆腐丝或豆腐干等制品,既能保证营养均衡,又能丰富饮食口味。

例如:

早餐:一碗热腾腾的豆浆或一份豆腐脑,既补充蛋白质,又能提升饱腹感。

午餐/晚餐:将豆腐丝、素鸡、豆腐干巧妙融入热菜,既增加口感层次,又能平衡荤素搭配。


通过合理搭配,大豆制品不仅能助力孕期营养,还能让饮食更具趣味性和幸福感。

市场上有不少“挂羊头卖狗肉”的豆制品,虽然名字里带“豆腐”,但营养与真正的豆腐大相径庭。孕妈在选购时需要格外注意:

由鱼糜、淀粉、大豆分离蛋白等制成,实质更接近淀粉制品。

主要由大豆分离蛋白和淀粉加工而成,缺乏传统豆腐的钙和完整大豆蛋白。

原料是鸡蛋,营养结构与豆腐无关,口感类似蒸蛋羹。

富含膳食纤维,但几乎不含优质蛋白质。

实为甜品,以杏仁浆凝固成型,与豆制品无关[2]。

如果孕妈的目标是补充大豆蛋白和异黄酮,应优先选择传统工艺制作的北豆腐、南豆腐、豆腐干、腐竹等“真豆腐”。

生豆浆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脂肪氧化酶和植物血凝素等抗营养物质,若未充分加热,饮用后可能在 1 小时内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只有煮沸后再小火维持约5分钟,这些有害物质才能被彻底破坏。

豆浆和牛奶各有优势:

豆浆富含植物蛋白、植物甾醇,不含胆固醇,适合心血管疾病患者;

牛奶含钙量高,还含有维生素A、B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因此,豆浆和牛奶并不是谁替代谁的关系,而是互补。孕妈每天都可以适量饮用。

除大豆过敏者外,大多数人群都适宜食用大豆。2023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多项疾病食养指南均推荐: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可将大豆作为重要蛋白来源;

对于孕妇而言,适量摄入大豆及制品,不仅利于母体健康,还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具有积极意义。2021 年完成的一项研究表明,母亲在怀孕期间食用大豆实际上降低了孩子长大后出现行为问题的风险,例如多动症和同伴问题[4];另一项研究得出结论,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摄入大豆可改善葡萄糖稳态、甘油三酯水平并减少氧化应激[5]。

孕期饮食讲究“营养均衡”,而大豆及其制品正是值得被充分利用的“超级食材”。它们富含优质蛋白、叶酸、异黄酮和膳食纤维,能帮助孕妈平稳度过孕期各阶段的营养挑战。

科学的做法是:

遵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推荐摄入量

多样化选择豆制品,避免“假豆腐”的营养陷阱;

注意豆浆必须煮透,合理搭配牛奶、肉类等其他食物。

这样,孕妈不仅能吃得安心、营养均衡,也能为胎宝宝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资料来源:

[1]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2] 段梅红. 关于大豆的问题,你答对了吗(下)[J]. 百科知识, 2024,(31):40-43.

[3] 段梅红. 关于大豆的问题,你答对了吗(上)[J]. 百科知识, 2024,(29):37-40.

[4] Miyake Y, Tanaka K, Okubo H, Sasaki S, Tokinobu A, Arakawa M. Maternal consumption of soy and isoflavones during pregnancy and risk of childhood behavioural problems: the Kyushu Okinawa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Study. Int J Food Sci Nutr. 2021 Dec;72(8):1118-1127. doi: 10.1080/09637486.2021.1904844. Epub 2021 Apr 1. PMID: 33792472.

[5] Mehri Jamilian, Zatollah Asemi, The Effect of Soy Intake on Metabolic Profiles of Women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Volume 100, Issue 12, 1 December 2015, Pages 4654–4661, https://doi.org/10.1210/jc.2015-3454

来源:橙说育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