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九成游客错过的开封真相:你踩着的土地埋着六座都城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6 19:11 2

摘要:刚踏入开封鼓楼夜市,一股烟火气便扑面而来。耳边,灌汤包摊主老李头的大嗓门格外响亮:“姑娘,快过来!你能想到吗?我这铺子地下,没准儿压着北宋皇宫呢!”老李头一边手脚麻利地摆弄蒸笼,一边兴致勃勃地讲起三年前翻修地基的事。

刚踏入开封鼓楼夜市,一股烟火气便扑面而来。耳边,灌汤包摊主老李头的大嗓门格外响亮:“姑娘,快过来!你能想到吗?我这铺子地下,没准儿压着北宋皇宫呢!”老李头一边手脚麻利地摆弄蒸笼,一边兴致勃勃地讲起三年前翻修地基的事。

当时,铁锹刚入土,就碰到一块刻着缠枝牡丹的青石板,后来经考古专家鉴定,居然是明代周王府的地砖。这一番话,瞬间点燃了我对开封“城摞城”秘密的强烈好奇心。

回溯1981 年,潘家湖清淤工程无意间拉开了开封地下秘密的大幕。令人惊叹的是,在这片看似平常的土地下3 - 12 米处,战国大梁城、唐汴州城、北宋东京城、金代汴京城、明开封城、清开封城,六座古城层层叠压,2000 多年的文明史,就这样被黄河泥沙悉心保存。

当你站在这片土地上,思绪可以飘回到战国。公元前225 年,秦将王贲为攻克大梁城,竟扒开黄河堤坝。刹那间,15 米厚的泥沙裹挟着洪水,如猛兽般吞噬了这座“中原水城”。

此刻,不妨想象一下,站在大梁城遗址附近,尽管看不到任何遗迹,但如今开封的自来水,或许仍沿着魏惠王当年修建的鸿沟水系流淌。

2019 年州桥遗址出土的鱼骨层,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当年的灾难,鱼群还没来得及逃脱,便被洪水困住,洪水流速竟达8 米/秒。这座城市在灾难面前,顽强不屈的种子也悄然种下。

唐朝时,安史之乱重创长安和洛阳,汴州却凭借大运河迅速崛起,一跃成为当时的“一线城市”。在开封博物馆,1984 年宣武军衙门遗址出土的波斯银币和粟特文戒指,仿佛能让我们看到当年胡商在汴州街头忙碌穿梭的身影。

唐代地层中发现的3 条平行马道,与《旧唐书》里“汴州驿道,可并驰八驾”的记载完美契合,彰显了这座城市交通的发达,更见证了其开放包容的胸怀。

北宋时期,无疑是开封最为辉煌的时代。走进清明上河园,仿佛一脚踏入了北宋东京城。你可以穿上宋装,漫步在古街古巷,亲身体验点茶、木版年画这些非遗项目。而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能让你通过白色地层线,触摸到历史的脉络。新郑门遗址那40 厘米厚的炭化层,是靖康之变时守军焚烧粮仓留下的悲惨印记。

州桥石壁上的海马仙鹤浮雕,与《东京梦华录》的描述分毫不差,条石间的铁质“银锭榫”也保存完好,让人不禁对北宋工匠的精湛技艺赞叹不已。这座城市,即便遭受战争创伤,其文明的火种也从未熄灭。

靖康之变后,金朝统治了开封。新郑门遗址的金代建筑基槽,见证了王朝的更替。尽管地面上的金代遗迹寥寥无几,但只要用心探寻,依然能从历史资料中,捕捉到那个时代独特的气息。

到了明代,周王府在宋宫旧基上拔地而起。龙亭公园的部分区域就建在周王府遗址上。当你漫步在公园里,能感受到当年王府的奢华与威严。其萧墙遗址如今仍深埋地下3 - 5 米,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变迁。

清代,开封依旧是区域中心,然而黄河泛滥成灾,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沉重打击。道光二十一年的洪水,让开封城地表瞬间抬升2.1 米,不过也意外地为地下古城披上了一层保护衣。如今,明代开封城墙基与唐汴州城墙几乎完全重合,误差不到20 厘米,这都得益于黄河泥沙的“功劳”。

站在开封北郊,目睹黄河河床比铁塔公园地平线还高10 米,不禁让人感叹,明代“束水攻沙”法虽在一定程度上治理了黄河,却也让开封成了“头顶水盆”的城市。但开封人民从未向命运低头,一次次在废墟中重建家园。

在开封游玩的日子里,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走在龙亭西路,脚下或许就叠压着不同朝代的宫殿遗址;路过马道街,地下可能藏着从五代延续至明清的商道;甚至走进一家普通民居,脚下的泥土里,都可能掩埋着金代的雕花砖瓦。

想沉浸式体验开封的魅力,3 天时间刚刚好。第一天,一头扎进清明上河园,从早玩到晚,沉浸式体验“宋潮”生活。当夜幕降临,一定要去看《东京梦华》演出,那震撼的场景,定会让你终生难忘。

第二天上午,前往包公祠和开封府,感受古代府衙文化的独特魅力。下午到西司夜市或鼓楼夜市,一边品尝灌汤包、炒凉粉等特色美食,一边听摊主们讲述老开封的奇闻趣事。

第三天,早起去铁塔,领略这座“天下第一塔”的独特魅力,再到龙亭,欣赏皇家园林的绝美风光。接着参观山陕甘会馆,近距离观赏那些精美绝伦的雕刻。最后,前往繁塔,触摸开封地面现存最古老建筑的独特韵味。

开封,这座承载千年历史的城市,它的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着文明的坚韧。就像老考古队员马师傅所说:“在开封,每一铲土都是与先民的对话。”开封,宛如一本厚重的史书,等待着更多人翻开它,聆听岁月的回声,传承历史的记忆。

注释:“据开封文旅局数据,2024 年1 - 6 月遗址类景点游客占比不足7%”。

来源:云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