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Future Warfare Technology网站8月27日报道】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FPV无人机)正以十年前难以预见的方式重塑地面作战性质,它们小巧灵活,由操作人员通过实时视频传输操控,能以每小时高达100公里的速度在战场穿梭,携带炸药或侦察设备,成
【据Future Warfare Technology网站8月27日报道】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FPV无人机)正以十年前难以预见的方式重塑地面作战性质,它们小巧灵活,由操作人员通过实时视频传输操控,能以每小时高达100公里的速度在战场穿梭,携带炸药或侦察设备,成为精确打击或情报收集的利器。在乌克兰,冲突成了此类技术的试验场,FPV无人机给步兵和装甲部队都造成了惨重伤亡,乌军每天都要面对多波次从隐蔽位置发射的这类装置,它们成本低廉,每架仅需几百美元,让资源匮乏的团体也能大量部署,操作人员还可在数公里外利用电子对抗漏洞操控,这种不对称性迫使各国军队重新思考保护策略。
早期应对FPV威胁主要靠电子战系统干扰其无线电信号,在乌克兰,配备便携式干扰器的部队曾成功迫使许多FPV无人机偏离航线或坠毁,如2023年顿巴斯地区交火时,乌军用背包式干扰器制造电子“气泡”争取时间。但这些系统存在不足,干扰器依赖电池,野外很快耗尽,充电时防御有空白,且操作人员需具备调整频率匹配无人机信号的技能,而敌方飞行中切换频道的习惯让任务更复杂。2024年乌方报告显示,干扰器对基本型号有效,可先进FPV无人机采用跳频技术,能在各频段快速切换,许多系统难以适应。
2025年初,光纤制导无人机出现使局势更复杂,它们用拖在后面的细电缆取代无线电链路,对干扰免疫。俄军在阿夫迪夫卡附近大量使用,电线允许无电子信号精确控制,防御需物理切断电缆,对火力下的部队几乎不可能。这凸显了超越信号干扰的分层防御的必要性。
当电子手段不足时,物理屏障为静态阵地提供了另一道防线。乌军采用简单有效的设置,如在战壕或车辆顶部拉渔网拦截无人机,2024年哈尔科夫周边城市地区,部队在建筑物上覆盖伪装网躲避空中监视。还有“烧烤架”这种金属格栅结构,能偏转无人机攻击,地下隧道和洞穴则提供更深层次的庇护,2023年乌工程师在扎波罗热地区挖掘网络,使弹药和伤员隐蔽移动。但这些防御工事限制了机动性,将防御者困在固定地点。
移动使部队面临更大风险,FPV无人机擅长追踪动态目标。暴露在外的士兵要么逃向掩护处、隐藏在地形特征中,要么直接与无人机交战。逃跑需快速思考,隐藏在森林或瓦砾地区有效,直接交战时,部队用轻武器击落来袭威胁,突击步枪有射程但难击中小目标,配备准直瞄准镜的步枪虽提高了准确性,但体积和重量减缓反应速度,还可能出现故障。
霰弹枪成为近距离防御的首选,其弹丸散布增加了击中无人机脆弱机身或螺旋桨的几率。2024年赫尔松地区乌部队渡河时用12号霰弹枪成功击落FPV无人机,其简单性在高压时刻有帮助,但射程有限,风会吹散弹丸,专门的弹药可提供帮助,不过对装甲或快速变种效果会下降。
除了枪支,创新的个人装备也加入防御行列。网枪发射可展开的网缠住无人机,乌克兰制造商Ptashka Drones和Teneta开发了适合步兵使用的型号,Ptashka可重复使用,Teneta的Mitla一次性轻便,两者都能将3.5米乘3.5米的网发射至30米远。不过网可能引发爆炸,2025年2月乌在训练场测试发现,虽偶尔会发生爆炸,但距离通常能将伤害降至最低,这些设备已进入实地试验。
训练是有效防御的基石,2024年11月,乌军队将无人机对抗模块纳入基本联合军事训练,新兵学习早期发现威胁、使用电子战装备以及练习使用霰弹枪或网枪,教官强调团队动态,通信协议确保警报迅速传播。准备还延伸至车辆乘员,他们练习在行驶中进行规避驾驶或安装干扰器。
综合策略整合了这些要素,检测雷达或声学传感器提供早期预警,通过通信网络协调响应,电子战干扰初步接近,物理屏障保护静态资产,个人武器处理突破。2025年,乌指挥官强调没有单一工具足够,成功来自分层防御,如卢甘斯克地区部队将干扰器与霰弹枪小组结合,一个月内击落了70%的来袭FPV无人机。
各国军队可从乌经验中汲取教训,萨赫勒或索马里的叛乱分子使用商用无人机攻击的模式与乌相似,低成本干扰器和霰弹枪是可及的起点,训练计划可借鉴乌模块,区域合作可汇集资源用于雷达等先进系统。随着无人机普及,分层防御对保持行动自由至关重要。
FPV无人机不断演变,光纤型号躲避干扰器,需要动能或视觉对抗措施,自主变种由人工智能引导,推动拦截器或电磁脉冲装置发展。乌的创新展示了基层努力如何填补工业解决方案滞后时的空白。
在实践中,生存取决于意识和准备,及早发现无人机并按训练做出反应的士兵生存几率更高,拥有明确协议的部队能分配角色,确保无人单独面对威胁。这种在乌战壕中磨练出的团队方法,可应用于其他无人机挑战传统战术的战场。
成本因素影响选择,霰弹枪价格低廉,网枪成本更高但在关键时刻能挽救生命,干扰器价格从便携式装置的数千美元到车载装置的数万美元不等,训练投资能提高效果。环境适应也很重要,不同环境对防御措施有不同影响。
未来的对抗措施可能包括车辆上的无人机捕捉网或人工智能辅助瞄准的霰弹枪,2025年乌初创公司测试了能突出显示来袭无人机的头盔式显示器。预算有限的军队可优先训练和低技术解决方案,同时寻求干扰器的合作伙伴关系。全球范围内,面对敌对无人机的国家部队已采用乌启发的战术,将巡逻队与观察员和射手结合。从乌学到的关键经验是将无人机防御视为作战的组成部分,定期演练的部队能无缝整合对抗措施,将潜在弱点转化为优势,随着冲突使无人机使用全球化,这种主动姿态对保持战场控制至关重要。
来源:渝鲜生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