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LUBUBU穿上“高定汉服”!90后青岛创业者给潮玩做娃衣,卖爆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2 11:13 2

摘要:身披敦煌飞天帔帛,腰系唐代蹀躞带,额点花钿、面染唐妆—今年夏天,风靡全球的潮玩LABUBU穿上了一件件惊艳的“高定汉服”。这些精美娃衣出自青岛市市北区90后创业者李俊芝之手。

身披敦煌飞天帔帛,腰系唐代蹀躞带,额点花钿、面染唐妆—今年夏天,风靡全球的潮玩LABUBU穿上了一件件惊艳的“高定汉服”。这些精美娃衣出自青岛市市北区90后创业者李俊芝之手。

由她精工制作的唐代圆领袍、明代马面裙、敦煌飞天服等组成的“国风衣橱”正在线上热销,最火的一款卖出超千套。这些制作考究的国风娃衣让传统服饰文化“穿”越时空,在玩家中掀起一股“国风娃衣热”。

LABUBU穿上圆领袍,爆卖上千件

今年以来,LABUBU爆火出圈,也带动了周边产品的火热,娃衣赛道也迎来新风口。

“五六月份,一款唐代圆领袍材料包突然卖爆,最火的单品卖出超过一千套。”李俊芝介绍,这款圆领袍是结合热播剧《国色芳华》中的花鸟使造型,复原的一款圆领袍。单价从39元到138元不等,如果搭配幞头、绒花等配饰,整套价格300元左右。最初她只计划做几十件,没想到销量越来越多,后续追单增加至几百,又涨到上千。“原本随材料包搭配的都是手绘图纸,后来实在忙不过来,我就通过电脑绘图后交给印刷厂批量印。”

唐代圆领袍、齐胸衫裙,宋代的宋褙子,明代的马面裙,战国深衣,汉代曲裾……这些仿佛微缩艺术品的汉服娃衣,全部由李俊芝手工完成。

娃衣严格参考不同朝代的史料和壁画等复原制作,还融入了李俊芝的巧思。“像敦煌飞天服,配色源自敦煌壁画,用飘逸丝带制作帔帛的设计灵感来自飞天形象,而且采用磁吸设计,实现一衣两穿,既可穿出贵气雍容,亦可变身敦煌飞天。项链则复原唐代水晶项链,搭配磁吸扣,还可拆下作为精致手链佩戴。”

“一天最多只能完成三、四套。”李俊芝不仅运用宋锦、绞花罗等非遗面料,通过一道道精细工序,为潮玩打造出华美服饰,还与非遗传承人合作,推出一款不足3厘米的手工绒花配饰。“别看它小,全部要用丝线一点点盘结而成,老师傅手艺再熟,一天也只能做两三朵。”尽管每朵售价达129元,仍深受玩家追捧。

全凭自学,为潮玩做复原汉服

李俊芝并非服装科班出身,大学时学习平面设计,毕业后一直按部就班的工作。生育后,为了能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她转型教育行业,教小朋友创意美术。

一次偶然改变了她的职业轨迹。任职的教育机构急需一名服装课老师,临时邀请她帮忙。凭借自身美术功底和教案,她成功完成教学任务,却由此萌发了对传统服饰的浓厚兴趣。

“课上,我问孩子们知不知道公主穿什么衣服,他们第一个想到的都是迪士尼。”这个回答深深触动了李俊芝,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这么多美丽的服饰。

这让她看到了传统文化传播的新可能。通过调研,她发现汉服文化正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而迷你汉服恰好能够成为可以触摸的历史。

2021年,李俊芝正式将mini汉服确定为创业方向。虽然报了服装设计网课,但她发现课程内容以西式剪裁为主,传统服饰相关内容稀缺。于是她开始自学,从服装结构、面料工艺到历代汉服形制与纹样,都靠着自己啃下一本本专业书籍。

为了确保服饰的准确性,她经常前往博物馆,对着出土文物和古代壁画一研究就是大半天。从唐代圆领袍、明代马面裙到宋代褙子,每一款服饰都要经过仔细考据。

考虑到让孩子们也能体验制作乐趣,她创新性地开发了材料包模式,将布料预先裁剪好,搭配相应工具,让使用者能够亲手制作出精致的迷你汉服。

抱着分享的念头,李俊芝开始在小红书上发布自己的手工作品和制作过程。出乎意料的是,很快就有人咨询购买材料包,这让她看到了市场机会。去年底,她最初试着给自己的娃娃做娃衣,并给LUBUBU设计了一款,没想到,一下子火了。随后,她开始设计更多款式的材料包,还推出详细的线上制作课程,也接受玩家自带布料的定制需求。如今,她的社交账号已经获得超过10万点赞。

挑战最小娃衣,做出9厘米套装

李俊芝的工作台上,仿佛隐藏着一个微缩的工艺世界:迷你电熨斗处理着仅5毫米宽的折边,镊子小心夹起1毫米的气眼、2毫米的珠花……这些都是她为潮玩娃娃制作“国风高定”娃衣的秘密武器。

李俊芝不断挑战工艺极限。她从制作60厘米的1/4人偶娃衣起步,逐渐尝试为17厘米的LABUBU,乃至10厘米左右的更小素体制作服饰。最终,她成功为仅10厘米高的OB11素体娃娃制作出明朝交领袄与马面裙,整套服饰总长约9厘米。

“最让人崩溃的是制作蹀躞带,”她拿出一盒废品说道,“胶水溢出来,整条腰带就报废了。做两条就得准备四条料,损耗率高达50%。”这条宽约5毫米的腰带上不仅饰有精巧带箍,两端还绣着金线刺绣,完美还原了唐代功能性腰带的原貌。

在她的巧手下,一件件精美绝伦的微缩服饰诞生:唐代圆领袍的领子需要内衬包条,对花必须精准无误;明代袄衫保留着接袖和护领的传统制式;唐代幞头参照慕容智墓出土实物精心复原。

除了复原传统服饰,她不断创新,将热播剧造型还原到娃衣上,还为棉花娃娃“周可可”(歌手周深周边)制作星空主题圆领袍,以周深应援色—蓝色为底,采用星纹刺绣的烫金面料,融合传统与科幻元素。

走进校园,给孩子们上“穿”越历史课

在李俊芝看来,汉服不仅是服饰,更是一个时代的政治、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缩影。

“我希望以汉服为切入点,就像打开历史的显微镜一样,让一个个朝代变得具体可感。比如通过唐代圆领袍、宋代褙子,结合李白、李清照等人物形象,帮助孩子建立对历史的直观认知。”

今年春天,李俊芝和她的团队走进了青岛多所中小学,开设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传统服饰文化课程。“当孩子们亲手为娃娃穿上汉服时,他们会好奇:为什么李白要穿圆领袍?李清照的旋裙有什么特别之处?这其实就是最生动的历史启蒙课。”

8月28日,她又为一批教师进行了专业培训。秋季新学期,这门特色课程将在更多学校开设。

除了教学活动,李俊芝还在积极筹备新品,并与文创机构合作推出博物馆联名文创。

随着娃衣市场持续升温,一个人创业的她时感力不从心。

由于市面上现有面料纹样多针对成人服饰设计,用于娃衣时比例往往过大。她希望未来能自主设计面料图案,定制专属布料。

她也期待能汇聚更多力量。“我希望能带动一群宝妈,让她们在照顾家庭的同时也能拥有自己的小事业。比如通过夜校或手工培训,帮助大家培养相关技能,未来可以合作代工或开发衍生方向。”

“我的目标是打造一套完整的国风娃衣体系,让每个朝代都有代表性服饰。”李俊芝表示,“潮玩也可以成为汉服文化的代言人。”她还计划在未来推出自有IP的娃娃,借助这些与年轻人情感共鸣的方式,让历史变得可触可感,不再遥远。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