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引擎”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2 11:11 1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近年来,国家能源集团福建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福建公司”),以党建为引领推动企业改革发展,在推动产业升级、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胡 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近年来,国家能源集团福建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福建公司”),以党建为引领推动企业改革发展,在推动产业升级、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成效显著,有效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总结其实践经验,对以党建引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将党建力量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护航国家能源安全

能源安全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是必须坚守的重要国家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国际能源发展新趋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必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并就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即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和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福建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以保障能源可靠供应为首责,坚决扛起央企职责使命,坚定不移护航国家能源安全。

福建公司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和企业改革发展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将党建力量融入重大项目。在防台防汛和迎峰度夏关键期,福建公司以党建强责任,每台机组“开得起、发得出、稳得住、顶得上”,全力以赴做好能源保供工作,确保满足地方经济运行需要和人民生活正常用能供给,有效应对一场场保供“大考”。福建公司总结形成“标准化强化力度、规范化提升速度、常态化拓宽广度”的“三化”防台经验,下好防台保供“制胜棋”,连续成功应对超强台风“杜苏芮”“格美”“丹娜丝”等的考验,实现汛期保供坚强有力。近年来,福建公司还圆满完成福建省两会、海合会、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等重要时段、重大活动的保供任务。新形势下,福建公司紧紧抓住多年来积累的供热转型优势,牢牢把握各火电厂与所在经济园区互融共生的固有禀赋,持续扩大热力市场份额。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促进绿色转型,是一场事关全局、攸关未来的深刻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福建公司党委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锚定党中央确定的“双碳”目标任务,立足区域特点,坚决走“清洁煤电+新能源”的转型之路。近年来,福建公司坚持以“立足主业,多向发展”为企业发展“指南针”,稳步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全力推动清洁能源规模化发展。福建公司充分发挥全员力量,化整为零,人人牵头,取长补短,主动寻找新能源项目建设新的突破点——积极推动符合申报条件的优质集中式光伏项目落地,持续优化新能源布局结构。

2024年,福建公司的光伏项目储备、开工、投产容量分别为222.81万千瓦、24万千瓦、24万千瓦,超额完成集团下达的目标任务;获取的7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项目资源已列入福建省规划并完成备案,取得的海上风电资源70万千瓦位列全省竞配额第一,形成“储备一批、决策一批、建设一批”的梯次良性循环,“追光”和“驭风”的能力越来越强。与此同时,福建公司还加快推进清洁高效煤电开发利用,将供热转型作为创建世界一流清洁低碳区域发电企业的关键。近年来,国能神福(晋江)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晋江公司”)1台5万千瓦热电联产背压机组完成投产,国能(福州)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州公司”)二期2台66万千瓦热电联产工程实现高标准建设并移交生产,国能(泉州)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泉州公司”)三期2台66万千瓦扩建工程项目已进入开工准备阶段,国能石狮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石狮公司”)三期1台100万千瓦扩建工程项目已取得省发改委核准批复,对标新一代煤电技术,走出一条煤电高效清洁发展之路。着力构建“火热风光,水储港核”业态互补体系,打造能源央企绿色发展样板。

加强企业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重要抓手。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并将“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部署的重点任务之一。福建公司近年来顺应能源行业变革趋势,坚持以绿色低碳为方向,加强企业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福建公司通过制定贯彻落实党建重点任务“路线图”,着力推动创新发展与党的建设同频共振,开展一系列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消除痛点的创新实践。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将储能、绿氢利用、氢氨转化等,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点研究方向,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泉州公司“黑灯燃料岛”首台套试点成功,赋能绿色火电;连江公司噪声治理项目,开创国内电厂首个噪声源头治理新典范;福州公司“对冲燃烧煤粉炉燃烧组织定向调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石狮公司首创百万千瓦级汽轮机配汽优化案例,大幅提升能效。通过“首席师”“卓越工程师”“创新创效工作室”建强专业人才队伍,深化“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深入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和创新创效活动,近三年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大幅提升,智慧电厂建设进度居行业前列。在党建引领下,这些创新举措正以“科技赋能”助力整个企业提“智”增效。

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关键在于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福建公司深入理解“两个一以贯之”,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明确党组织在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关系,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近年来,福建公司党委通过修订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党委工作与议事规则等关键制度,持续强化党委对企业重大事项的审核把关,着力打造党委领导核心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公司治理双重优势。

福建公司坚持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建工作成效,不仅从制度上强化党委统揽企业发展的作用,切实改变企业党建工作“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深入推进党建与改革发展互融共促,探索建立《福建公司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管理办法》,在实际工作中细化改进考核评价机制,将评价类型划分为基层党委、独立法人企业党支部、运行类党支部、检修类党支部、工程类党支部、机关类党支部6个党建领域,切实增强评价标准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评价项目上,设置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融合促进、党的领导与企业发展融合促进2个一级评价指标,融入治理体制、融入治理机制等8个二级评价指标。牢牢牵住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坚持书记抓、抓书记,既报经济账又报党建账,做到党建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将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与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评价、经营业绩考核贯通起来,经营业绩考核未达到“A”级的,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原则上不能评定为优秀;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未达到“优秀”的,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原则上不能评定为“好”。三类考核联动,把党的建设考核同企业领导人员任免、薪酬、奖惩等直接挂钩,有效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有力推动管党治党、治企兴企相互贯通与促进。

树立党建标杆创建党建品牌,有效激发企业党组织活力创造力

国企党建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的建设整体质量。党支部作为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的建设与国有企业改革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实现体制对接、机制对接、制度对接、工作对接,确保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得到体现和加强。”福建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将服务国家、造福社会的使命具象化为民生福祉,拓展党建品牌的社会价值,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党建品牌体系,为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生动范例。

按照“一党委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要求,紧密结合福建地域特色,福建公司着力打造“红擎国能,绿动先锋,福满八闽”党建品牌,推动国家能源集团“旗帜领航,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党建品牌在福建区域落实落地,建立起“总品牌定方向、子品牌见实效”的价值体系,精心培育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党建品牌和创新案例,有效提升各基层企业党建工作质效。打造出龙岩公司“龙电先锋”、福州公司“融创”、泉州公司“源动力”、石狮公司“赓续创优”等一大批各具特色、极富感染力和号召力的基层党建特色品牌。2025年3月,调研组一行在晋江公司深入了解“热·心奉献”党建品牌的创新做法,晋江公司党委立足“因热而生、因热而兴”的产业特质,将分散的党建模块整合为标准化建设体系、项目化攻坚机制、品牌化传播矩阵,有效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晋江公司在经营效益、安全效能、创新能级方面均实现突破。

坚持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原则,汇聚起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力量

人才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不仅需要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更需要一支勇于攻坚克难的高素质职工队伍。近年来,福建公司坚持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原则,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加快培养适应企业持续发展的优秀干部队伍,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过硬、职工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

在实践中,福建公司大力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近年来,在福建公司党委统一组织领导下,79个党支部举办技能竞赛和劳动竞赛180多项,为培养和发掘技能人才搭建平台,通过青年“创新创效”平台,挖掘创新项目58个、小发明14个,创建青年“四岗”队伍26支。通过“双培养”机制,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实现双向奔赴。积极拓展党务干部成长通道,推动党务工作人员与其他经营管理人员双向交流。实施技术技能人才通道和滚动聘任机制。注重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者、党员“三支队伍”建设,把党务工作岗位作为培养企业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平台,贯彻落实集团党务干部队伍能力提升“登高计划”,依托集团党校、省内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分层分类开展党务工作者和党员培训工作,发挥“三支队伍”在攻坚克难、创新创效中的骨干带头作用。通过党的建设推动人才激励与培养,尤其注重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福建公司实现“哪里有人哪里就有党员,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的目标,有效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活力,在全公司上下形成“我心向党、保持初心、奉献社会”的浓厚氛围,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来源:人民论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