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一波复出工作时,面对陈永贵的表态,薄一波是如何回应的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6 18:19 1

摘要:薄一波被平反不久,就被当时还是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永贵揶揄了一下,之后陈永贵还在大会上表态,他认为不该解放出邓小平,面对这种说法,薄一波当场就驳斥,险些让陈永贵下不来台。

薄一波被平反不久,就被当时还是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永贵揶揄了一下,之后陈永贵还在大会上表态,他认为不该解放出邓小平,面对这种说法,薄一波当场就驳斥,险些让陈永贵下不来台。

薄一波参加过七大,也参加过八届一中,和军阀阎锡山“合作”过,也自己带过抗日敢死队,经历过文革,最终被平反,还和邓小平一起做过改革开放,一生都是无产阶级革命家。

一、

薄一波出生在山西定襄,虽然父亲改办了一个纸坊,但是并没有赚钱,反而欠了不少债,所以家里真的“穷得叮当响”。

穷到什么地步呢?晚年的薄一波在回忆的时候还是很揪心,在他4岁那年,母亲和父亲因为实在养不起刚刚出生的弟弟,在痛哭和悲痛中把弟弟溺死了。

尽管家中贫困,父亲还是咬牙送薄一波去读书,亲戚朋友时常笑话他“穷得丁当响还念什么书”。

知道家中贫困的薄一波在太原上学期间就市场向《山西日报》、《并州日报》投稿子,其实大多都是学生的在校活动,没有多少政治相关的内容。

但是误会就这样产生了。

因为《山西日报》发表后当时不发稿费,只寄一份报纸,平时寄到学校里,假期就寄到薄一波的老家。

村里面的人哪里有那个闲钱看什么报纸,当他们看到是薄一波写的时候,就有人说估计是书存(薄一波的乳名)加入了共产党,不看报不行。

当时薄一波的表兄就大为不解,找薄一波的父亲理论,父亲虽然不懂,但是他知道儿子读过书,加入共产党肯定有自己的想法。

薄一波的父亲说:“穷人不找混(共)产党找谁?你别多管闲事!”

而薄一波也在后来参加过很多次的学生活动,比如反房税运动、五卅运动等等,最后经人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所以阴差阳错间,村民们知道薄一波加入共产党的时间比薄一波本人知道的都还早,也是一件趣事。

二、

1931年,薄一波在北平被捕,不久,便被送进“北平军人反省分院”(即草岚子监狱),并在那里度过5年的铁窗生活。

让他没想到的是,因为这件事情,在监狱里他被敌人拷问,在出狱后,建国后那个特殊时期文革,他还会被自己人拷问。

在监狱中的五年,他和一众被关押的共产党员,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党支部干事为核心的战斗集体,把监狱变成了学校,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路线、政策等等。

1935年的时候,因为“左”倾问题,我党在白区的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急缺人手。

时任北方局组织部长的柯庆施建议:“可以让关押在草岚子监狱的同志履行‘签字’手续出狱,以解燃眉之急。”

刘少奇也认为这些同志经受了长期考验,是好同志,登《反共启事》出狱够格。

于是他们代表北方局向中央报告,建议立即采取措施,即可以用假自首的方式,按国民党的规定履行出狱手续,在《反共启事》上签字后出狱,以尽快营救这批同志。

薄一波就这样假签字出狱了,而在之后“四人帮”就拿着这件事情攻击薄一波,掀起了所谓的“六十一人叛徒案”(也叫“三六”大案)。

而刘少奇主席,我们知道,当时被“批斗”的最狠的就是刘少奇,并且也因为这件事情,被“四人帮”一众群体攻击他,认为是他的“罪证”之一。

不过在这里,我们还是先说回薄一波因为“假签字”后和阎锡山的缘分。

三、

薄一波出狱后被调派到抗日的各条战线工作,又以“抗日活动家”的身份回到老家山西,然后由于“假签字”的“反共”条例和个人能力突出,在山西的阎锡山派人接见了他。

阎锡山知道不论是抗日还是反蒋都会波及到自己的地盘,他为了保住自己的地盘,就想要扩大势力,打算在山西招募30万的国民兵,而2万连排级干部就交给了薄一波等人招收和培养。

薄一波知道如果真让阎锡山掌控了这支队伍,对于革命来将会很危险,所以在招收方面,薄一波就想了个办法。

由于阎锡山曾经明确要求,不允许薄一波在山西的政府和军队里发展共产党组织,所以薄一波就打算在考试内容上做文章。

他出了一些关于抗日救亡的题和阎锡山的要求的题混杂在一起,答对抗日救亡题的,80分就录取,答对阎锡山题却没有答对抗日救亡题的一概不录取。

靠着这种方式,招收上来的军官学员大多都是抗日积极分子和进步青年,他们在之后积极从事抗日事业,有些还成为了我党的优秀军事干部。

和阎锡山的合作不只是在招收军官学院上,阎锡山还让薄一波改造牺盟会,这是以阎锡山为首的组织群体,被改组后的班子,7名常委中,有6名是共产党员,22名执委中,共产党员和进步分子亦占百分之八十以上。

虽然阎锡山照样是会长,但是牺盟会可以说是名存实亡。

1937年,日本占领了平津,并且打算侵略山西,阎锡山立马找薄一波,让他想办法。

经过组织的同意后,薄一波背靠阎锡山,在山西拉起了一支新军,薄一波任政委。

在之后的八年抗战中,他们开创了山西太岳抗日根据地,从滔滔黄河到红河,从巍巍太行到千里南疆,共参加大小战斗6000多次,解放县城45座,歼灭敌人12万多人。

其实在牺盟会和决死队完全成立后不久,阎锡山回过味来了,知道这两个组织被共产党控制后,他直接配合蒋介石的第一次反共高潮,1939年12月发起事变,这就是著名的“十二月事变”。

但是薄一波这支部队还是经受住了考验,他们参加了百团大战等等著名战役,屡建奇功。

四、

在建国后,薄一波跟随邓小平、刘伯承工作了许多年,还见过毛主席,与叶剑英有着深厚友谊,直到那场文革的到来。

因为著名的“六十一人叛徒案”,薄一波被关进监狱,平反都要等到后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然后就是另外一个主角,陈永贵了。

1980年1月15日。据中央组织部同志反映,在邓小平复出前夕,他曾多次对华国锋说:“华主席,你可千万不能把邓小平解放出来,他要解放出来,人家会说我们是毛主席的叛徒,是背叛了毛主席事业的。再说,邓小平出来了,能把你放在眼里吗?”

而对于刚刚复出的薄一波,陈永贵也有话说,“有个常识你也应该知道,要不是华主席一举粉碎‘四人帮’,不管是你还是小平同志都不会平反昭雪,也不会重新站出来,更不会有今天!”

薄一波朝陈永贵看看,微微一笑,说:“按照有些人的本意,我们这些人根本不应该平反。只是由于全党的努力,由于党中央大多数人的力争,有些人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不得不接受眼前这事实的。”

陈永贵听了,显得有些狼狈。

其实在“四人帮”肆虐的时候,陈永贵是很反对江青等一帮人的,甚至帮邓小平说过话。

对于江青等一干人等借着毛主席的笔记来攻击党干部的行为,特别是还想插手农业相关事情的时候,陈永贵直接采用消极抵制的态度。

在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邓小平发表讲话时,江青多次插话,干扰邓小平的讲话。对此,陈永贵很看不惯,他在会议上发表的讲话中,表示了对邓小平讲话的支持,他要求全国农业战线要贯彻执行邓副主席的讲话精神。

在粉碎“四人帮”后,陈永贵更是兴高采烈的直接告知了山西省的组织,因此,山西省是比较早地知道粉碎“四人帮”消息的省份之一,也是开展批判“四人帮”比较早的省份之一。

但是对于复出后邓小平的改革政策,陈永贵则表示“小平同志,这些日子你天天开会,不断提出一个又一个新点子,我有点接受不了。 ”

陈永贵是农民出身,因为“大寨精神”进入中央视野,还被毛主席肯定过,在一众呼声中一路高深,但是自身的局限性和能力已经跟不上国务院副总理这个职位了。

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后,中央收到大量山西群众愤怒揭发陈永贵的来信,在和邓小平谈话后,陈永贵最终向华国锋辞职告别。

五、

薄一波在在恢复工作后全身心投入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在兼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党组书记期间,他大胆进行综合改革试点,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

对于邓小平同志倡导创办经济特区这一新生事物,他从一开始就给予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新的经济体制,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

1982年至1992年,薄一波为废除实际存在的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和实行领导干部离退休制度,推进领导干部的新老合作与交替,培养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为了人事相关工作他还撰写的《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领袖元帅与战友》等力作,得到党内外和学术界、理论界的高度评价。

在退休后他将主要精力投入组织撰写尚未完成的回忆与研究性的党史著作,直到生命的最后阶段。

在“纪念薄一波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贾庆林发表讲话道“薄一波同志的一生,是光辉战斗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他为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百年沧桑,英名永存,薄一波同志的光辉业绩和崇高风范,永远镌刻在党和人民心中。”

参考资料:

央视国际《薄一波传奇一生(1)与阎锡山在山西斗智斗勇》

中国共产党新闻《薄一波:真情不薄》

中国法院网《贾庆林:在纪念薄一波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来源:爱吃凉拌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