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之际,日本一边劝说他国“审慎考虑”参加中国9.3阅兵,污蔑其“过度聚焦历史、反日色彩浓厚”。一边为美国中导系统敞开大门,将亚太地区推向新危机边缘。
就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之际,日本一边劝说他国“审慎考虑”参加中国9.3阅兵,污蔑其“过度聚焦历史、反日色彩浓厚”。一边为美国中导系统敞开大门,将亚太地区推向新危机边缘。
01 时间巧合,历史轮回中的战略博弈
2025年8月28日,日本共同社爆出一则消息:在中国9.3阅兵结束后的9月份日本陆上自卫队将与美国海军陆战队举行联合实战演练。
演习期间,美军将首次在驻日美军岩国基地部署“堤丰”中导系统。这套系统正是美国已经在菲律宾部署的同款武器,可搭载射程超过1800公里的“战斧”巡航导弹和射程约460公里的“标准-6”导弹。
选择这个时间点绝非偶然。9月3日,中国举行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多国领导人齐聚北京纪念和平胜利。而日本却通过外交渠道呼吁欧洲和亚洲国家“审慎考虑”参加这一活动,污蔑其“过度聚焦历史、反日色彩浓厚”。
02 所谓临时,地缘棋局上的永久部署
日本官方放风称,这次部署只是“临时训练”,演习结束后“堤丰”系统就会撤出。但这种说法的可信度令人怀疑。
2023年美国在菲律宾部署“堤丰”时,同样以“演习部署”为借口,结果至今仍未撤走,成为常驻军事装备。从菲律宾到日本,美国的“临时部署”正逐渐演变为永久军事存在。
“堤丰”系统(编号MK70)是2019年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后匆忙推出的陆基中导发射系统,由海军MK41垂直发射系统改造而来。它可兼容多种导弹,兼具防空、反导、反舰和对地攻击等多重功能。
03 三重危机,亚太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若“堤丰”系统部署在岩国基地,其打击范围将覆盖中国东三省和部分沿海地区、朝鲜半岛全境、俄罗斯远东核心区。这不仅仅是军事部署,更是地缘政治的重大转变,将引发三重危机。
第一重:战略平衡危机
美国在亚太地区加速部署中导系统,试图打造一个由菲律宾、日本构成的 “中导弧” ,对中国和俄罗斯形成适应性包围网。美军已将“堤丰”纳入多域特遣部队,整合远程火力、网络、电子战等能力,不断强化干预亚太事务的筹码。
2024年4月,美军第一多域特遣部队将“堤丰”部署至菲律宾吕宋岛,其射程直接覆盖中国南海、台海及东南沿海部分地区。
第二重:历史修正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80周年,本应是日本深刻反思历史教训的时刻,日本却热衷于突破“专守防卫”,主动引进“堤丰”这类进攻性武器。
日本政府不仅没有真诚反省历史,反而投入560亿日元(约合28亿人民币)的“海外战略信息传播”专项预算,用于培养“亲日”外国学者、媒体人,删改“慰安妇”史实,美化日本侵略者的“和平形象”。
讽刺的是,日本对“慰安妇”受害者的赔偿总额不足百亿日元,不及这笔公关预算的零头。
第三重:地区军备竞赛危机
一旦“堤丰”系统在日本常驻,亚洲的军备竞赛将全面提速。中俄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一旦形成对等部署,亚太局势将更加复杂。
到那时,不是日本更安全了,而是更加危险。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已经明确表示:美国在日本部署中导系统,是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的 “直接战略威胁” 。8月30日凌晨,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发布声明:“美日军事勾结将迫使朝鲜加强核威慑力量。”
04 引狼入室,日本沦为美国战略棋子
日本政府配合美国部署中导系统的态度令人侧目。这标志着其国防政策从“专守防卫”转向主动配合美军前沿打击体系,实质成为美国“一体化威慑”的进攻支点。
日本政界表现得极为积极,甚至有人认为这是“美日安保深化”的体现。日本甘愿把自己的国土变成美军的火力平台,彻底放弃了“和平宪法”对军事行动的限制。
美国真正的策略是——以亚制亚,借刀杀人。让日本牵制中国,让韩国盯住朝鲜,让菲律宾搅动南海,美国本土一尘不染,只需在背后掌控局势,坐收渔利。
这种玩法在乌克兰已经演过一轮:美国扶持乌克兰挑战俄罗斯,最终乌克兰战争爆发,欧洲深陷战火,美国却借机卖武器、涨能源价、吸走资本。现在,美国把剧本复制到东亚,只是换了演员和舞台。
05 未来展望,亚太何去何从?
面对严峻形势,中国提出三大应对原则:
. 战略定力:不随美日节奏起舞,按既定计划推进国防现代化。
. 安全构建:深化与东盟安全合作,推动金砖国家扩员。
. 规则主导:在联合国框架下提出《全球安全倡议》落实方案。
“亚太不需要新的冷战。”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马凯硕撰文指出,“当美国忙着部署导弹时,中国正在建设亚投行、推进RCEP、探索数字经济合作。时间在中国一边。”
站在2025年的历史节点,亚太安全格局正经历深刻重构。美日同盟的军事冒险与中国的和平发展形成鲜明对比,而最终胜负,将取决于谁能真正回应地区国家对繁荣稳定的普遍诉求。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所言:“安全不是某个国家的专利,而是所有国家的共同权利。”
来源:3C捕快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