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巨头禾赛被做空 公司回应三大关键问题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6 18:16 1

摘要:被机构Blue Orca Capital(下称“蓝鲸资本”)出具做空报告,报告对该公司突然盈利的真实性、毛利率远高于同行、合作客户的真实性与独家性等产生质疑。

央广网北京3月26日消息(记者 齐智颖)近日,禾赛(HSAI.US)被机构Blue Orca Capital(下称“蓝鲸资本”)出具做空报告,报告对该公司突然盈利的真实性、毛利率远高于同行、合作客户的真实性与独家性等产生质疑。

就在做空报告出具前不久,禾赛公布了2024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公司不仅首次实现全年盈利,年度交付量连续4年翻倍,毛利率还得到大幅提升且远高于同行。紧接着,禾赛又宣布与一家欧洲顶级主机厂达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多年独家定点合作。而这些,都在此次蓝鲸资本的做空报告中有所涉及。

作为我国激光雷达巨头,禾赛突遭美国知名做空机构做空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该公司对央广网财经记者回应称,已关注到蓝鲸资本发布的报告,禾赛始终秉持严格的商业道德标准与合规要求,强烈反对蓝鲸资本报告中的指控,并认为其毫无依据。

大客户丢失影响多大?

禾赛自称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研发与制造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支持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的乘用车和商用车,以及自动驾驶汽车和配送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等各类机器人应用。公司2023年2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

“禾赛并没有实现业务转机,反因失去最大客户(未向投资者披露)而陷入困境。”蓝鲸资本在做空报告中认为,禾赛在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2000万美元的净利润,是因收到其最大客户Cruise的一次性解约费用,而该客户已经终止了与禾赛的合同。

央广网财经记者梳理禾赛在美提交的F-1文件以及2022年、2023年的20-F文件发现,2019-2023年,一家被禾赛称之为总部位于美国的全球领先OEM连续五年均是该公司的主要客户,收入占比分别达23.6%、10.4%、17.5%、13.7%、28.4%。多名业内人士判断,Cruise符合禾赛的描述。

不过,对于Cruise是否已终止与公司的采购协议或合同、对公司业绩有哪些具体影响等问题,禾赛并未正面回应央广网财经记者,仅表示不方便直接评论具体客户,所有业务数据均在财报中进行了全面且透明的披露。

公开资料显示,Cruise是通用汽车旗下自动驾驶子公司,该公司曾因多起事故使其自动驾驶系统受到质疑。2024年12月,通用汽车宣布,将停止对Cruise提供项目研发资金,并将研发重点转向个人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

尽管禾赛未承认丢失Cruise这一大客户,但近几年其对大客户的依赖却是事实。在2023年20-F文件中,禾赛坦承,公司依赖于一批具有强大购买力的大客户。2021-2023年,该公司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的占比分别为47.2%、53.1%和67.5%。其中,禾赛特别指出,来自这家总部位于美国的全球领先OEM的收入占比分别为17.5%、13.7%和28.4%。

业内亦有观点认为,目前禾赛客户已实现多元化,最大客户的定义已发生变化,即便与Cruise的合作终止,也可以用与其他汽车厂商的合作作为抵充。

禾赛此前透露,公司已与22家国内外汽车厂商的120款车型达成量产定点合作关系。另据公开数据,2024年中国市值最高的10家汽车制造商中,有9家已经与禾赛达成了量产定点合作关系。

毛利率为何远高于同行?

根据公司披露的财务数据,2024年全年,禾赛ADAS激光雷达交付量为45.64万台,同比增长134.2%;激光雷达总出货量为50.19万台,同比增加126%;毛利率为42.6%,比2023年增长7.4个百分点。

这一远高同行的毛利率表现吸引了蓝鲸资本的注意。其在做空报告中质疑,一方面,在其他激光雷达公司毛利为负或者勉强持平的情况下,禾赛如何能实现41%的综合毛利率?另一方面,蓝鲸资本认为,随着低利润产品的收入占比增加,综合毛利率理应下降,但禾赛毛利率不降反增的情况似乎违反了基本的财务规律。

按照做空报告的表述,似乎禾赛2023年的年报数据更合乎逻辑。2023年,禾赛毛利率从2022年的39.2%下降至35.2%,该公司坦言主要由于低价ADAS激光雷达产品的出货量增加。

在2024年财报中,禾赛将毛利率增长主要归因于机器人激光雷达和ADAS激光雷达成本和规模的有效优化。

该公司对央广网财经记者表示,禾赛的L4 Robotaxi和机器人领域业务都是高毛利业务,且禾赛的L4业务在全球市场的市占率高达70%以上,10家头部Robotaxi公司里9家都采用禾赛激光雷达。

实际上,随着爆款车型逐渐上市及成本持续下降,激光雷达市场规模与日俱增。国金证券研报认为,行业已出现规模拐点,ADAS激光雷达成本下移,规模效应下单价降数量级但毛利率触底回升。

根据日前另一家激光雷达企业速腾聚创(02498.HK)发布的公告,该公司预计2024年收入同比将大幅增长45.5%至49.1%,拥有人应占净亏损同比大幅减少90.1%至88%。速腾聚创在公告中也提及一个重要信息——亏损减少主要由于用于ADAS应用的激光雷达产品毛利率大幅提升。这也表明,行业整体毛利率处于回升态势。

尽管如此,禾赛的毛利率仍远远高于同行。2024年第三季度,速腾聚创毛利率仅为17.5%,而禾赛达到47.7%,足足高出30个百分点。

对此,禾赛对央广网财经记者强调,公司从2017年起开始自研芯片,也是行业首个提出将激光雷达推上摩尔定律的公司,垂直整合程度高,凭借集成化技术的领先性还有自建产线的前瞻性,综合毛利率做到业内领先。

独家定点合作方是不是奔驰?

在做空报告中,禾赛与奔驰的合作也被质疑。

3月12日,禾赛宣布与一家欧洲顶级主机厂达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多年独家定点合作,为其下一代汽车平台提供高性能超远距激光雷达,覆盖其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多款车型。禾赛表示,这是一个跨越2030年的多年长期合作项目,也是至今为止海外前装量产激光雷达领域规模最大的订单。

随后有媒体报道,知情人士透露,梅赛德斯-奔驰将为全球市场开发配备禾赛激光雷达传感器的智能驾驶汽车,这是外国汽车制造商首次将这种中国制造的技术用于在中国境外销售的车型。

该消息引发了禾赛股价剧烈波动。美东时间3月11日,禾赛收盘涨超50%。

蓝鲸资本在做空报告中认为,投资者被禾赛一次不透明的信息披露所愚弄,并猜测这一合作消息可能是禾赛或其内部人士泄露的,因为梅赛德斯-奔驰也并未确认与禾赛的合作事宜。

事实上,奔驰自2022年1月起便与美国激光雷达制造商Luminar展开合作,并认购了150万股Luminar的股票。

蓝鲸资本认为,或许禾赛与奔驰的“交易”指的是禾赛与奔驰跟吉利共同成立的一个小型合资企业之间的合作。而这家公司,是成立于2019年,由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和吉利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持股的smart。

今年年初,元戎启行DeepRoute宣布与smart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聚焦探索AI前沿技术,共同研发智能驾驶系统。元戎启行DeepRoute于2019年成立于深圳,是一家专注于研发和应用高阶智能驾驶技术的科技公司,聚焦乘用车和轻卡两大业务板块。

做空报告表示,据行业消息来源,元戎启行DeepRoute平台上集成了禾赛的激光雷达,同时,做空报告质疑这个新合同能否为禾赛带来显著的收入。

实际上,中国智能驾驶供应链企业早有出海布局。海通国际研报显示,禾赛获得了多个新客户与新项目,包括与一家日本排名前三的头部车企等建立了合作关系;与一家国际顶级汽车品牌全球量产车型的合作项目也已成功迈进下一个新阶段,这是禾赛国际化扩张的关键里程碑。

那么,禾赛所谓合作的欧洲顶级主机厂到底是不是梅赛德斯-奔驰?禾赛回应央广网财经记者称,对于业务相关的谣言或未经证实的信息不予置评。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来源:央广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