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晨的临澧县四新岗镇久丰村,千亩油茶林苍翠欲滴,连片烟田郁郁葱葱。难以想象,这里曾是省级贫困村。短短数年,久丰村不仅摘掉“穷帽”,更跻身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表彰名单。其蝶变的密码,就藏在“党建红+生态绿+产业金”的发展模式中。
清晨的临澧县四新岗镇久丰村,千亩油茶林苍翠欲滴,连片烟田郁郁葱葱。难以想象,这里曾是省级贫困村。短短数年,久丰村不仅摘掉“穷帽”,更跻身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表彰名单。其蝶变的密码,就藏在“党建红+生态绿+产业金”的发展模式中。
俯瞰久丰村
在久丰村的振兴路上,党建引领始终是核心引擎。面对“田少地少荒山多”的困境,村党总支书记吴开华带领86名党员冲锋在前,“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成为行动号角。烟叶种植初遇阻力,吴开华带头承包,党员干部示范种植。在县烟草部门的支持下,村里完善了育苗、烘烤设施,并加强技术培训。首年种植,大户纯收入超10万元,点燃了村民对烟叶种植的热情。如今,烟农户均年收入达25万元,烟叶成为名副其实的“金叶子”。
药材长势喜人
油茶产业则采取“村集体+企业+农户”模式,引进湖南山樱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开山扩路。600余户村民以荒山入股,坐享“流转费+分红+务工”三重收益。久丰村自创品牌“川上源”茶油,还借助电商远销东南亚。作为县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核心村,久丰村正为油茶产业规划配套水肥一体化设施和油茶籽壳分离中心,以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如今,久丰村的多元产业模式已然成形:烟稻轮作四季生金,林下套种药材增效,“香水柚+青果”的庭院经济让房前屋后变“致富园”。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83万元,人均增收近2000元。
久丰村村规民约
口袋鼓了,村庄更要美。近年来,村里实施道路拓宽绿化工程,新安装路灯120余盏,建造群众休闲活动中心,持续整治人居环境,农家院落变得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绿树掩映。2019年,一场“文化墙革命”让村庄焕新颜:湖南文理学院学子在40多户农舍外墙绘制了总面积达4800平方米的新风墙画,生动描绘移风易俗与乡村振兴场景,播撒文明种子。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久丰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规民约,创新推出全县首个“红黑榜”制度,实行“一户一档、月公示、年奖惩”。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里还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标兵户”“文明家庭”“最美庭院”选树以及包粽子比赛、春联书写等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文明新风在欢笑声中浸润心田。
如今,站在“全国文明村镇”的新起点上,久丰村正以党建为舵,产业为翼,文明为魂,在丘岗之间奋力描绘着环境更美、产业更兴、民心更聚的振兴新图景,奏响文明与富裕交织的铿锵足音。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