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怀集锦良服饰有限公司车间里,制衣工人忙碌地裁剪布料、缝制衣服、整理和检查衣物......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劳动的气息和生产的活力。
近年来,
怀集县巧借跨境电商“东风”,
激活服装产业“一江春水”。
2020年底,
注册登记服装制衣生产经营主体344户;
2024年底,增长至1028户。
2024年,服装产业产值突破20亿元,
较2020年增长3倍多,
带动就业超1.5万人,
探索出“借船出海、富民强县”的
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从传统加工到跨境领航
在怀集锦良服饰有限公司车间里,制衣工人忙碌地裁剪布料、缝制衣服、整理和检查衣物......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劳动的气息和生产的活力。
该公司坐落于肇庆怀集产业园区,占地1.38万平方米,建有一栋5层主厂房,于2020年顺利投产,主要加工生产针织衣裙、t恤等女装服饰。目前,该公司在怀城街道、中洲镇、冷坑镇各设有1家分厂,在梁村、岗坪等乡镇设有10家合作的分货代加工厂,被希音评定为五星等级供应商。
“我们和希音合作4年了,自从涉足跨境电商业务后,公司节奏明显加快,目前每月订单40万件。”谈及在怀集创业的优势,怀集锦良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涛表示,怀集人工成本和租金相对较低,为公司提供了更大的利润空间。“当地政府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实施了一些优惠政策,每年春节后还会帮我们推广招工。”
从最初8个人的团队发展到现在230人,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在怀集创业省下的成本,使得我们在员工福利方面有更多投入,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以厂为家。”何涛说,厂里90%以上是女工,建有“儿童之家”并请专人看护孩子,以减轻“宝妈们”的负担。
何涛还表示,公司计划5年内打造千人园区,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拓展更多国际市场,让企业在跨境贸易的浪潮中成为新的领航者。
从加工到高端转型的跨境探索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肇庆怀集产业园区的肇庆柏恒服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缝纫机忙碌运转,总经理梁途仔细检查制成的连衣裙,这是一批即将发往海外的订单。
2021年,梁途看中怀集制衣行业的发展前景,毅然回乡创业。“这里的用工成本相对较低,而且政府对返乡创业也很支持。”
创业初期,梁途在怀集城区租赁了100多平方米的场地,仅10几名员工,场地小、设备有限。如今,公司拥有1500平方米标准化车间和600平方米仓库,生产流程实现自主设计与全流程管控,涵盖从面料采购、裁剪、缝制到质检、包装等环节,还带动约60名本地群众就近就业。
企业主要生产以连衣裙为主的女装,产品供应给希音等跨境电商平台。梁途表示,往年订单量大概30-40万件,近两年受市场环境影响有所减少,于是迅速调整策略,目前公司已实行生产线分组管理,选用优质面料,设立高端产品生产组,计划向高端品质转型发展。
品牌化运营与多元跨境平台的融合
“这款新品采用高级蕾丝面料,兼具透气性和延展性,有不同的长度,满足大家的不同需求......”怀集县金碧服饰有限公司的直播间里,主播正通过手机屏幕,热情地向消费者展示和讲解最新研发的防护手套。
该公司专注生产手套、护腕、护肘等手部服饰配件,拥有独立研发团队和稳定的生产线,目前有员工50多人。“拥有自己的品牌和研发能力,企业才具有核心竞争力。”总经理罗志光在2013年创立了“珍碧丝”品牌,不仅在国内主流电商平台占有一席之地,还在Temu、希音等国际渠道建立了品牌矩阵,产品远销海外。
罗志光深耕行业十余年,自2011年涉足电商领域,到2014年回到怀集,再到2023年开启跨境电商之路,罗志光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有力。目前,公司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包装、发货等全套流程自主完成,年出货量70多万件,国内外业务比例达到7:3,形成双轮驱动的良好格局。“2024年,公司产值突破1000万元,同比增长30%,增加的主要是跨境业务带来的。”罗志光自豪地说。
员工大多是“宝妈”,于是公司采取计时的计酬方式,让大家能平衡好工作和生活。“这里环境又好又方便,我在这里工作近10年,能兼顾家庭和工作。”员工张变花说。“这里工作时间很灵活,接送孩子也方便。”新入职的员工黄美玲补充道。
罗志光表示,将逐步探索与TikTok、速卖通等多元跨境平台合作,持续拓展国际市场份额。同时,不断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推出更多符合全球消费者需求的创新产品。
从最初的代工生产
到如今多元跨境运营,
从简单的加工制造
到未来自有品牌的孕育,
每一步都见证着怀集服饰制衣业的成长。
目前,
怀集服饰制衣业已形成
以3家核心企业为龙头、超千家经营主体
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带动产业升级、人才集聚,
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怀集发布报料投稿邮箱
欢迎投稿、报料!
审核:陈友
来源:怀集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