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动态】专家学者聚蓬安 扬马研究谱新篇——司马相如扬雄文宗文化遗产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学术交流会纪实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1 22:30 1

摘要:开幕式上,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会长、四川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曹鹏程,四川省扬雄研究会会长、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范佳分别致辞。曹鹏程指出,司马相如与扬雄共同开创了“文宗在蜀”的灿烂局面,其文化资源是新时代增强四川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

专家学者聚蓬安

扬马研究谱新篇

——司马相如扬雄文宗文化遗产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学术交流会纪实

2025年8月28日至30日,“司马相如扬雄文宗文化遗产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学术交流会”在相如故里四川省蓬安县举行。

扬马学术交流会在司马相如故里蓬安县举行

参加司马相如扬雄文宗文化遗产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学术交流会的全体人员合影

开幕式上,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会长、四川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曹鹏程,四川省扬雄研究会会长、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范佳分别致辞。曹鹏程指出,司马相如与扬雄共同开创了“文宗在蜀”的灿烂局面,其文化资源是新时代增强四川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依托。范佳表示,扬马文化是巴蜀文脉的杰出代表,深化对其当代价值的阐释与转化,对推动文化建设和文旅融合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会长曹鹏程在扬马学术交流会开幕式上致辞

四川省扬雄研究会会长范佳在扬马学术交流会开幕式上致辞

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徐希平主持扬马学术交流会

会上,谭继和、祁和辉、刘韶军、潘殊闲、周小丁、踪训国、蔡东洲、王红霞、金生杨、张勇等专家学者分别在会上作主旨发言。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杰出研究员、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名誉会长、四川省扬雄研究会名誉会长、巴蜀文化学首席专家谭继和以《扬马与文化中国》为题作主旨发言。他说:“司马相如‘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的创新意识,扬雄‘清静玄默,立言不朽’的学术追求,共同构成了巴蜀文脉的精神内核。司马相如是巴蜀史上第一个文宗,司马相如是百科全书的通儒,扬雄是汉代大圣,他们是巴蜀文化的奠基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是巴蜀诗教、礼教的开拓者,开拓了古蜀文化,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四川省社科院杰出研究员谭继和在扬马学术交流会上作主旨发言

西南民族大学祁和晖教授发言的题目是《司马相如生平成就的经济基础检索》。她从五个方面阐明经济基础的重要性,首先指出经济基础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成长、发展的重要性,接着探索了司马相如的经济来源是家境良好、卓文君娘家所赠、官俸收入、稿费收入等,使司马相如在经济上固足称君子哉。

华中师范大学刘韶军教授讲解的题目《关于<太玄>思想的几个问题》。他从全国视野分析指出,蓬安拥有司马相如这一独一无二的文化IP,发展潜力巨大,应持续释放其品牌效应。

华中师范大学刘韶军教授发言

西华师范大学金生杨教授报告的题目是《扬马文学与<诗教>的传承变革》。他指出:司马相如阐扬儒学,参与汉武帝儒学改制活动,并用其大赋发扬《诗》教传统,讽谏劝喻,对儒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西华大学潘殊闲教授讲解的题目是《“扬马”并称考论》。他说,司马相如与扬雄在历史上被并称为“扬马”,“扬马”是汉大赋的巅峰代表、“扬马”是语言艺术的典范、“扬马”是文学精神的象征、“扬马”是巴蜀文化的代言。同时,“扬马”并称还有重要的历史影响与时代价值。其历史影响表现在“扬马”在汉代文学史上具有崇高地位、“扬马”对中国文学批评有重要影响、“扬马”的文化符号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扬马”并称还有积极的时代价值,表现在“扬马”对当代蜀学传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扬马”对推进蓬安与成都文旅融合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西华大学教授潘殊闲发言

首都师范大学踪训国教授讲解的题目是《论荀况、宋玉、司马相如的赋史地位》。他指出,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是时代精神和民族心理的艺术表现,是大一统政治格局与大赋艺术特征的完美结合。

四川省旅游学会副会长周小丁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解读赏析,要符合大众的理解、认知和兴趣,需要创新表达方式,让传统文化与人间烟火相连接,让文化资源要素与市场消费对接。

会议期间,专家学者们围绕司马相如、扬雄的文学成就、哲学思想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深远影响进行了深度研讨。着眼扬马文宗的当代价值与未来意义,秉持“厚植文化底蕴,传承扬马文化”宗旨,积极探索扬马文化在新时代守正创新、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探讨将扬马文化深度融入旅游产业,持续做大做强巴蜀名人文化的响亮品牌。众多专家学者表示,讲好司马相如扬雄故事,歌颂“扬马”丰功伟绩,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贡献。

此次学术交流会收到论文45篇。论文主题非常鲜明,单论司马相如的有16篇,单论扬雄的有10篇,“扬马”并论的有12篇,其他的7篇。上述论文体现了司马相如与扬雄的文宗特色及其涵盖的文学文化遗产与当代价值开发。

2025年8月29日下午,扬马学术交流会第二小组人员积极发言。

西华师范大学教授杨小平总结汇报第二小组讨论情况

西华大学教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四川省扬雄研究会名誉会长潘殊闲作大会总结。他说:“这是一次很有创意且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交流会,这是一次大家期待已久的学术研讨会,是汇聚多方力量,实现合作共赢的学术交流会,会议成果丰硕,注定要载入史册。这是一次学术含金量高的学术盛会,体现了司马相如与扬雄的文宗特色及其涵盖的文学文化遗产与当代价值开发。这是一次开放的、可以复制、可以进一步拓展延伸的学术会。本次学术交流会是第一次将司马相如与扬雄并论,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尝试。大家共谋学术繁荣,共促文旅发展。”

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对此次会议给予高度评价。四川省扬雄研究会会长范佳说:这次我们提的是“扬马文宗”,就是把司马相如和扬雄放在一起来谈这个问题。因为我们知道,汉代是巴蜀文化的一个高峰,而这个高峰的代表就是司马相如和扬雄。所以,这一次的会议,是我们两个学会秉持开放办会、共同交流的理念举办的第一次“扬马文宗”学术交流会议。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刘韶军说:这次会上听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发言,很受启发。西南民族大学祁教授从经济基础的角度探讨了司马相如生活和创作的关系,说明在古代这些文学家也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进行文学创作。

西华大学教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潘殊闲说:我对蓬安的印象非常好,三次来,三次印象都很好。我觉得,蓬安首先是人文底蕴深厚,自然生态也非常好,嘉陵江水非常清澈,江面宽阔,保护得很好。蓬安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很丰富,景点多且精彩。特别是相如故城,大手笔打造,无人机表演也很震撼,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2025年8月28日晚,相如故城南门夜景。

会议期间,专家学者实地考察了相如故城历史文化遗址,对蓬安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在相如湖湿地公园观看了无人机表演,千架无人机点亮夜空,演绎“赋圣故里,浪漫蓬安”独特景观。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相如故城拥有1500多年历史,是“辞宗”“赋圣”司马相如故里,文化底蕴厚重。

参加此次学术交流会的专家学者有: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杰出研究员、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 、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名誉会长、四川省扬雄研究会名誉会长、巴蜀文化学首席专家谭继和,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学术指导委员会主席祁和晖,(以下以姓氏笔画排序)成都市郫都区扬雄学会会长于石头,西华大学副教授、四川省扬雄研究会秘书长王方,四川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王惠,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中国李白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李白研究会会长、四川省扬雄研究会副会长王红霞,西华大学副教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文系主任王燕飞,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邓稳,四川音乐学院教授、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副会长甘绍成,南充辞赋学会副会长朱兴弟,阆中市文联社科联主席任小君,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四川省扬雄研究会顾问刘韶军,重庆市垫江县文联社科联主席汤涛,西华大学教授、四川省扬雄研究会名誉会长纪国泰,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副会长李志,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专家、四川省扬雄研究会顾问李殿元,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禹羌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四川省扬雄研究会顾问李德书,西华师范大学教授、四川省落下闳研究会会长、四川落下闳研究中心副主任、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学术指导委员会专家杨小平,成都国儒雅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森,四川大学文学院教授、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副会长张勇,重庆市垫江县砚台镇人民政府陈燕,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副教授陈果,西华大学教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四川省扬雄研究会会长范佳,西华师范大学教授、蜀道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罗建新,西华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档案文献研究院院长、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学术指导委员会专家、四川省扬雄研究会副会长金生杨,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副会长房锐,四川省旅游学会副会长、四川纵横创意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小丁,泸州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晓东,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生段洁文,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省杜甫学会会长、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副会长兼学术指导委员会主席徐希平,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唐林,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秘书长、蓬安县司马相如研究会理事长唐晓零,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黄茂,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四川省扬雄研究会顾问黄剑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会长曹鹏程,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蜀道研究院学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学术指导委员会专家蔡东洲,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教授、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学术指导委员会专家熊伟业,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赋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学术指导委员会专家踪训国,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四川苍山牧云文学艺术院执行院长潘成稷,西华大学教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四川省扬雄研究会名誉会长潘殊闲及成都市郫都区委宣传部、蓬安县委宣传部、蓬安县司马相如研究院、蓬安县文联社科联、四川省扬雄研究会、成都市郫都区扬雄学会、成都市郫都区友爱镇、邛崃市临邛文化研究学会、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蓬安县司马相如研究会会员代表100余人。

此次学术交流会由四川省司马相如研究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历史研究院、四川省扬雄研究会、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主办,蓬安县司马相如研究会、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西华大学蜀学院、成都市郫都区扬雄学会承办。

来源:方志四川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