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读《庄子》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2 01:12 1

摘要:而鹓鶵(凤凰),却是高贵、洁净、孤独,非醴泉不饮,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坚守宁缺毋滥的原则。

庄子无疑是中华五千年文化历史里的一个异数。

他第一次用最美好的文字,向劳苦众生,具体昭示了什么才算是“超然”的活法。

庄子本人,就是那种身处陋巷,布衣草鞋,物质无比贫乏,精神却又无比富足的生活样板。

他与同时期的孟子,一隐一显,一儒一道,相映成趣。

庄子笔下的超然,是有两种的:一种鲲鹏式,另一种鹓鶵式。

鲲鹏其大,不知其几千里,怒而飞,背负青天,实力超然,凌驾一切,庞大、骄傲、锐利。

而鹓鶵(凤凰),却是高贵、洁净、孤独,非醴泉不饮,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坚守宁缺毋滥的原则。

一个死老鼠,所有猫头鹰都去争抢,而鹓鶵,哪怕只瞧上一眼,都会觉得是奇耻大辱。

你知道自己做不了鲲鹏,哪怕只在精神世界里也一样。

虽然偶尔的霎那间,通过意淫或幻想,你恍惚间变成了鲲鹏,也会即刻高处不胜寒,被一张更庞大的天道之网牢牢罩住。

生而为人,名利的极致,如文王武王、苏秦张仪,卫鞅吴起,又怎么样呢?学问的角度,孔子、孟子、列子、墨子,实在也没多少看头。

庄子身处悲催的战国乱世,他的每一字一句,都带着悲悯,既是说给自己,更是说给那些面对滚滚时代洪流,身心都无法保全的普通人的。

普通人弱小,无力改变外在的世界,只能想办法改变自己的内心认知,改变自己对周遭处境的心境和看法。

哪怕身处炼狱,也可以在烈火煎熬中获取一丝安宁和清凉。

《逍遥游》在教我们,要经常跳脱出自己的日常,超越平常的眼界来看待事物。只要你站的够高,这世界的一切,包括你所有的痛苦、煎熬、荣辱,都不过是宇宙的一小粒尘埃,不值一提。

《齐物论》在教我们,站在终极的角度,对和错并没有区别,善和恶也没有区别,甚至生与死都没有区别。只要不被外在的道德教条束缚,只要你不给自己套上绳索,这世界就没人能绑架得了你。

《养生主》告诉我们,养生的本质就是少私寡欲。要减少追求和欲望,像庖丁一样,顺其自然,才能保全身心,于纷扰杂乱的世间,活得毫发无伤。

《人间世》告诉我们,世道艰难,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弱,更不要觉得自己差,人能苟活就已经很好。苟活才是这个世界最大的道理。无用之用,就是大用。无用之人,才是大人。

我相信,一个读懂了庄子的人,是终身不会抑郁的。

我们可以学到他的心斋:闭目冥想,虚室生白,内在就能很快乐。

我们也可以学会坐忘:让灵魂听着天籁,飘然出窍,超然出尘、和合天地。

或者是,实在混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你也还可以梦到一只翩翩起舞的美丽蝴蝶,还不知究竟是你梦到蝴蝶,还是蝴蝶梦到你?或者说不定其实都一样呢?

活下去,无论身处任何环境,任何挑战,都要平安快乐地活下去。

这才是庄子积极的思想核心。

哪怕活得再难看,再痛苦,再憋屈,也不妨碍人得好好活着。

因为你所谓的难看、痛苦、憋屈,本质也都不过就是心态和看法,和美丽、快乐、荣耀一样,是一体中的两面,不喜欢,翻过去就是了。

这世上,虽然大家都在天天追逐和享用着各种“死老鼠”,虽然他们嘲笑不吃“死老鼠”的人,就是脑残、就是不折不扣的人生LOSER。

你也还是可以执拗地选择,就不去吃那些'死老鼠",而坚守吃自己喜欢吃的练实。

当然,你也只是自己喜欢就好,也没必要就瞧不上别人吃那些“死老鼠”哦。

毕竟,站在大道的角度,死老鼠和练实,本质不都是一样的吗?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