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皇有7种说法:天皇、地皇、泰皇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天皇、地皇、人皇出自《尚书大传》、《史记・补三皇本纪》引《河图》、《三五历记》。伏羲、女娲、神农出自《春秋元命苞》、《风俗通义・皇霸篇》引《帝王世纪》。伏羲、神农、祝融出自《白虎通・号篇》。伏羲、神农、
基本上每个华夏人都知道三皇五帝,但是如果问到三皇是哪三皇?五帝是哪五帝?说法就太多了,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三皇有7种说法:天皇、地皇、泰皇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天皇、地皇、人皇出自《尚书大传》、《史记・补三皇本纪》引《河图》、《三五历记》。伏羲、女娲、神农出自《春秋元命苞》、《风俗通义・皇霸篇》引《帝王世纪》。伏羲、神农、祝融出自《白虎通・号篇》。伏羲、神农、共工出自《通鉴外纪》。燧人、伏羲、共工出自三国谯周《古史考》。伏羲、神农、黄帝出自《玉函山房》辑书引《礼稽命征》。
五帝有5种说法: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出自《易传》、《礼记》、《国语》、《史记》。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出自《礼记・月令》、《淮南子・天文训》。少昊、颛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出自孔安国《尚书序》。黄帝、金天氏(少昊)、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喾)、陶唐氏(尧)、有虞氏(舜)出自郑玄注 《中侯・省图》。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出自《资治通鉴外纪》。
三皇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伏羲,其次是神农,五帝出现次数最多的是颛顼,其次是黄帝、帝喾、尧、少昊,不管是三皇还是五帝,核心人物就那么几个。
关于华夏民族最早的来源基本上都是神话,有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女娲补天、伏羲建八卦、燧人氏钻木取火、有巢氏构木为巢、共工怒触不周山、神农尝百草等等。其实这些神话故事都是有来源,很多古籍都有记载:《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说:“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韩非子・五蠹》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
有巢氏
这里提到了有巢氏与燧人氏,之所以用氏,大概当时还是女氏氏族社会,后面又提到了鲧与禹的治水。有巢氏和燧人氏属于三皇时期,被称为上古时期,鲧和禹则属于五代时期之后,被称为中古时期,他们的分界线就是五帝时期,也就是从黄帝到尧舜禹时期。
从古籍记载来看,三皇时期基本上是神话,神话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可能是远古部族的图腾印象,也可能是远古先民对于大事件的崇拜与口口相传,无缘无故的神话是不存在的。
上古时期,以伏羲和女娲的神话故事最为著名,伏羲通常被认为是燧人氏之子,他的母亲则是华胥,女娲则是伏羲的妹妹,在诸多古籍及文物中,伏羲与女娲又是夫妻。
1965年在新疆阿斯塔纳出土了一幅用绢本设色而成的伏羲女娲图,图片上的伏羲与女娲上半身单手相拥,伏羲手持矩,女娲手持规,下身蛇尾相交,图上还点缀着日月星辰的图案。
经考古认证,这画创作于唐朝时期,虽然是后世的作品,但说明古人对于伏羲和女娲的崇拜是代代相传,而且这种类似的伏羲与女娲图出土了很多,各个朝代都有,不是孤立的。
伏羲与女娲不仅仅是上古神话故事,更成为华夏民族的一种精神图腾与民族崇拜,华夏先民代代相传,口口相传,才把这种文化一直流传到现在,因此伏羲与女娲成为三皇之二也就不足为奇。
除了伏羲、女娲之外,三皇之中还有神农氏。神农氏的传说就是尝百草的故事,人尽皆知,按《史记》的说法,黄帝之前的远古时期,神农氏是统治者,神农氏也被称为炎帝,他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部落的首领名称,就跟后世的首领类似的意思:“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
以司马迁的视角来说,从五帝时期开始算信史了,因为《史记》中的第一篇就是《五帝本纪》,但是五帝时期仍然充斥的神话故事,大概率是一半是神话,一半是历史。
五帝时期的记载,已经不像三皇时期完全没有细节,而是有大量的细节描述,至于这些记载是否真实存在,就没人能弄清楚了。
五帝时期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炎黄之争与炎黄联合对抗蚩尤。黄帝在阪泉之战打败炎帝,整合了炎黄部落,炎黄部落又在涿鹿之战击败蚩尤,名义上征服了整个华夏,形成了华夏民族的先民历史。
黄帝
《越绝书》是记载古代吴越地方史的杂史,成书时间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书中说“轩辕、神农、赫胥之时,以石为兵,断树木为宫室”,“黄帝之时,以玉为兵,以伐树木为宫室”,“禹穴之时,以铜为兵,以凿伊阙。”这种说法与考古不谋而合,分别代表华夏的石器时代、玉器时期、青铜器时期。
从考古来说,比如说仰韶文化是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是玉器时代,二里头文化是青铜器时代,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越绝书》居然与考古相对应,这绝不是巧合,这说明神农、黄帝、夏禹这些人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所对应的时期分别是石器、玉器和青铜器。
回过头再来看三皇五帝,名字可能是真实存在的,经过华夏先民代代相传,就保存了下来,但三皇时期的事迹已经记不清了,只能用各种神话故事来代替,但五帝时期的事迹记载明显比三皇时期多,但依然有很多神话色彩,处于神话与历史的交错时期。
来源:温谟享历史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