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位独居于乡间的百岁老人,不仅坚持务农,还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
原创十点签约作者十点读书
2025年09月01日 18:31山东
十点读书雅君
,
将在09月02日 19:00 直播
预约
中秋佳礼|五谷磨房,以黑养黑
▼点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十点主播绛染朗读音频
长期内耗的人,如何放过自己?,十点读书,12分钟
2020年,100岁高龄的哲代奶奶,走入了大众视野。
《中国新闻》通过连载的方式,对她的日常生活进行了细致报道。
这位独居于乡间的百岁老人,不仅坚持务农,还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
她的智慧和豁达,一瞬间成了热点话题。
后来,媒体将老人的亲笔日记整理成册,出版了《不生锈的人生》。
书里,没有说教,只有生活;没有鸡汤,只有温柔的真实。
在这个连年轻人都感到身心疲惫的年代,哲代奶奶却说:
只要人生不内耗、不焦虑、不着急,我们就还在发光的路上。
哲代奶奶说:
我要做一把不生锈的锄头。
只要能动,就绝不躺平。
一生无儿无女的她,年轻时和丈夫及公婆住在一起,直到20多年前丈夫去世后,才独自生活。
一个人的日子是孤独的,但她从不闲着。
每天早上6:30左右起床后,她会特意把被子整理好,放到柜子里,借以确认身体无恙,然后开启幸福的一天。
简单洗漱后,她会用沙丁鱼干、胡萝卜、白菜,做一碗“味噌汤”,配上米饭和一小碟咸菜,当做早餐。
等吃过饭,再忙着打扫房屋,然后去菜园里照料果蔬。
翻地、锄草、浇水,或者把丢弃的水果皮、菜叶,收集在肥料袋里,等发酵后埋进土里做肥料。
下午空闲下来,就在门口与邻居聊天,若无人陪伴,则拿一张报纸,认真阅读每一个字,里面的健脑谜题也会被一一破解。
每天晚上,她还有写日记的习惯,想到了什么,遇到了谁,做了啥事,萝卜是不是长大了,红薯的长势怎么样……
都会被一一记录。
哲代奶奶有一本写了三年的日记本,她打趣地说:
这本快写完了,我买了本新的,等新的写完我就103岁了。为了不浪费纸张,也要活久一点。
临睡时,她还会开心地大声诵经。
她觉得自己的声音很洪亮,“如果不用起来,就浪费了”。
偶尔,她还会做柔软体操;
或者骑着电动轮椅老年车去市场、墓地;
甚至跟着朋友到寺庙参拜,去“好友俱乐部”唱歌、弹琴、跳舞……
哲代奶奶这把“不生锈的锄头”,虽然已经活了一个多世纪,每日依旧过得鲜活有趣。
一旦发现自己情绪低落,就会自己找事情做,让身体活动起来。
在她看来,忙一点,就没有闲暇胡思乱想。
正如俗话所说:
人闲情绪多,百忙解千愁。
生活中你会发现,那些整天无所事事的人,其实活得最累。
因为人一旦闲下来,就会想东想西,把鸡毛蒜皮的事反复咀嚼,被各种杂念裹挟,烦躁与忧虑接踵而至,陷入自我内耗。
忙碌起来,反而没有时间忧愁。
身体不动,就会笨拙;脑子不用,则会迟钝。
在忙碌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心也就跟着亮堂起来了。
哲代奶奶很爱笑,但也不是没有烦恼。
一天,前来采访的记者,无意间在书架上翻到一本书,倒吸了一口凉气。
因为书的封面内页里,密密麻麻写满了三个字——“对不起”。
原来哲代奶奶以前过得并不顺心。
没退休前,她和丈夫都是小学老师,家人待她很好,可她一直无法生育。
看到别人家儿女成群,愧疚又心酸的她,时常会躲在屋里独自落泪。
由于担心被人嫌弃、嘲笑,在学校教书回家后,她就赶紧做家务、下地干活,一辈子谨慎勤勉。
直到丈夫去世时,拉着她的手说:
不必为没有孩子的事烦恼。
她这才卸下了心中的负担,慢慢调整心态,轻松愉快地好好活着,直到现在。
年纪大了,做不到的事越来越多,有时也会觉得很沮丧。
每到这时,她就会抛开烦恼,给自己找乐子。
看到地里的红薯没有浇水也长得很好,会觉得土地在说:
哲代奶奶年纪这么大了还在种地,我也来帮一点忙吧。
即使每天的饭桌上只有一个人,也会炒新鲜的蔬菜,做精致的摆盘,并对自己说:“开动了,谢谢款待。”
提着锄头去菜园时,则会大笑着向锄头和菜园问候:“请多关照。”
她说:“带着笑意,把病也吓跑了。”
经历过苦难,人才会思考如何克服苦难,没有苦难的人生是无趣的。
同样是度过一生,与其萎靡不振,不如自由舒展地生活。
哲代奶奶就这样,把人生的困苦当作养料,在悲伤中洗练自己,这才活出了生命的淡定与从容。
其实,谁的人生都不是完美的。
如果遇到点破事就长期郁闷,经历点遗憾就耿耿于怀,只会让人生黯然失色。
那些乐观豁达的人,谁不是把苦难煲成粥,用来滋养岁月的伤痕。
唯有不拎着内心的垃圾走路,不任由自己沉浸在挫折和悲伤之中,才能活出生命的喜悦和丰盈。
哲代奶奶说:
也许有人觉得年轻才有价值,但我觉得能顺应自己的年龄轻松生活,才更好。
经历了人生种种苦难后,内心早已变得平和的她,做人做事已不再强求,而是懂得在自己的节奏里,轻松地活。
和侄女约好出游,她会先去烫一下头发,结果在理发店里遇见了熟人,因为聊得太投机,而忘记了时间。
计划去菜园,她看一下书、做一点杂事,等到天色已晚才想起动身,最后也只是走到厨房的椅子上坐着发呆,什么都没做。
可她却说:“发呆也是在给自己充电。”
在她的房屋门前,有一段斜坡,由于年迈的小腿已经使不上劲,她只能慢慢地走,一边走,一边数自己的步数。
下这个斜坡需要50多步,我会把这当作锻炼身体。
每天和斜坡一较高下,也是一种人生乐趣。
看着她种菜忙得不亦乐乎,73岁的邻居“金丸老师”也被感染,做起了她的“种菜搭子”。
当他们种下的土豆还没有长大时,金丸老师很担心,哲代奶奶却说:
就算长得小,土豆依然是土豆。
她觉得,也许土豆也有不想长大的时候,顺其自然就好了。
就像人一样,人生路上有人走得快,有人走得慢,不必着急,反正每个人的终点都是一样的。
保持自己的节奏,自洽地活着,就很好。
想起曾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有网友说,自己马上三十了,身边有很多朋友因为年龄问题,焦虑到失眠。
单身的被催婚,见到的每个人都在跟你说:
过了三十不结婚,很大概率要被剩下了。
没娃的被催生,长辈像约好了似的口吻一致:
年龄大了生娃,恢复慢。
有娃的被催升职加薪:
都三十的人了,再不加把劲以后就难了。
如此着急,仿佛人生只有三十年可活。
殊不知,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花期。
正如哲代奶奶所说:
“不照别人的剧本走,我有我自己的精彩,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节奏。”
满百岁那年,哲代奶奶兴致勃勃地数了100颗豆子。
哇,满满一捧!
想着每一颗豆子就代表一岁,就觉得那些豆子格外可爱。
其实,可爱的怎么会是豆子呢?
那是她自己啊!
一次,有教育委员会邀请她去讲一讲《100岁的人生智慧》。
讲座上,她愉快地和大家分享起“活得漂亮的5点人生心得”:
1.凡事皆有两面,我只想好的一面;
2.生气少一点,快乐就多一点;
3.脑袋多动一动,心也不糊涂;
4.不开心的时候,试着讲个笑话吧;
5.寻找值得追随的人生前辈。
懂得用忙碌将焦虑、内耗统统赶走的哲代奶奶,在自己的节奏里,活得温暖豁达,不就是值得我们追随的人生前辈吗?
来源:安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