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74年,年仅19岁的乔布斯,因辍学对人生感到迷茫,决定前往印度寻找人生方向。
1974年,年仅19岁的乔布斯,因辍学对人生感到迷茫,决定前往印度寻找人生方向。
在那里,他“光着脚、穿着破烂衣服”,做了七个月的冥想修行。
修行的内容,便是用正念有意识地觉察当下,通过直觉,追求平静。
这次修炼,让乔布斯彻底摆脱了当下的内耗,且对他此后的人生启发也很大。
即便在功成名就后,他也保持了终生正念冥想的习惯。
还将其带入公司,让正念帮助员工减压,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不过,乔布斯并不是第一个将正念引入世间抚慰人心的人。
第一个这样做的,名叫一行禅师,也被乔布斯尊称为“正念之父”。
他写下《正念的奇迹》一书,在书中解释道:
所谓正念,就是把心全部安放在自己当下正在做的这件事上,不回忆过去,不担忧未来。
当你能够心存正念,专心致志地做好每个呼吸,走好每一步脚下的路,那么正念自然会反馈给你生命的奇迹。
1
正念,拨开焦虑的迷雾
本书开篇,讲述了法国人艾伦的故事。
艾伦曾经历了一段非常艰难的时光。
那时他刚有第二个孩子,为了让妻子晚上能好好休息,他一个晚上要起床好几次去看小宝宝,连续好几个礼拜都睡眠不足。
而白天,他还要辅导大儿子作业,送他上学陪他玩耍,并照顾刚生产完的妻子。
他感觉每天被分割成了好几个部分:一部分陪孩子,一部分给妻子,一部分作家务……自己的时间所剩无几。
这让他非常疲惫,内心充满了焦虑感,常常做着这事,又焦虑那事没做完,心思散乱疲倦。
直到后来,他遇见了一行禅师,并跟着他修习正念。
他才意识到,身边所有的一切,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于是,他尝试把当下的事就作为自己的事,专注过好当下每一刻。
如此一来,他心里没有了自我生活被“占用”“剥夺”的感觉,他也不再预设下一个“任务”,生活也逐渐变得有条不紊。
人到中年,我们很多人都深陷在艾伦的困境中,每天一睁眼就有无数的事等着我们。
柴米油盐,鸡毛蒜皮,处理完这堆,又要想着下一堆,周而复始,年复一年。
人就如同拧紧的法条,不论做哪一件事,我们心里始终都焦灼着:
“什么时候能干完,下一件事情什么时候开始做。”
可是,总有那么些时刻,计划赶不上变化,这会使得我们的生活节奏变得更加混乱。
而书中告诉我们,正念就是要:“对当下的实相保有觉知。”
也就是说,当你洗碗时,你就专注在洗碗上,高度的专注,会让你的大脑得到短暂的放空;
当你读书时,你就专注在读书上,在书中去感受、理解生活,你会有不一样的生活感悟;
当你带娃时,你就专注在孩子上,哪怕陪伴他做一些无意义的小事,你也会从他的成长变化中收获为人父母的欣慰……
比起“过去和未来”,用心去做当下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你便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情绪也更容易松弛下来。
就像一行禅师说的:“过好真实的这一刻。这一刻,就是生活本身。不要做未来的俘虏,不要烦恼你未来要做的那些事,不要想着开始或摆脱什么,不要想着‘离开’当下。”
当下的时间、地点,在做的每件事,遇见的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最终到达哪里,而在于路上的风景和成长。
你无需追赶,只需抵达,专注于自己的每一步路,就能走好人生的路。
2
正念,是你改命的钥匙
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生活不过是无数跌宕起伏的瞬间。
但人生的痛苦并不来自于风起云涌,而是在自己的心念之间。
正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本书的作者一行禅师,出生于越南,16岁就出家为僧,禅悟佛法。
20世纪60年代,一行禅师因为竭力反战,被政府取消国籍,驱逐出境。
他开始了长达39年的流亡生涯。
作为一个没有国籍的僧人,一行禅师只能住在法国贫民区,9个人挤在一间连打地铺都很困难的房子里。
为了生存下去,他还要出门打工赚钱。吃不上饭时,甚至只能去买那种发霉的大米。
可在命运的谷底,一行禅师却依旧致力于向痛苦中的人们传播正念与慈悲,用正念普度苍生。
《正念的奇迹》就是他在最困厄的时候写下的文字。
在他看来,痛苦、艰难、困苦,本就是生活的常态,人这一生,终要学会直面苦痛:
“把它们当作绊脚石,便会苦海无边;把它们当成垫脚石,便会助人成长。”
只要心怀正念者,凡事往好处想,人就总能绝境逢生。
走出越南后,他又用“正念”为世人治疗抑郁、焦虑和减压,帮助人们活在当下。
正念,成就了他更高的境界,后世人皆尊称他为“当世第一大德”。
在书中,一行禅师写道:
“当我们愤怒时,我们自己就是愤怒本身;当我们快乐时,我们自己就是快乐本身;当产生某些念头时,我们本身就是这些念头。”
而这些念头里,藏着你的命运。
有些人工作遇挫时,心底就会冒出“我果然不行,什么都做不好”的念头;
感情不顺时,哀怨地想“我是不是不值得被爱”;
生活失意时,就会感叹“我就是没什么好运气”。
这些念头看似无关紧要,殊不知,命运的齿轮,早已藏在一个人的起心动念里。
你会发现,那些经常把“我的命不好”“我真倒霉透了”“我太惨了”挂在嘴边的人,他们的生活状态一定不会很好。
而一那些对未来有信念感的人,永远发自心底认可自己、相信自己,也一定不会缺乏反思、学习和站起来的勇气。
被正能量牵引着,就会散发出高能量磁场,所有的好运就会向你涌来。
而我们,都可以成为自身幸运的创造者。
3
正念,重塑你的心态
听过一句话:“我们无法让痛苦从生活中消失,却能让痛苦消失在生活里。”
而修行正念,就是一个人摆脱痛苦、甩掉厄运、重建自我的最好方式。
书中,介绍了很多修习正念的方法,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三种:
1. 在一呼一吸之间,找回内心的平静。
一行禅师的弟子们曾问过他,怎么才能在忙碌的修行中保持正念?
他回答:“我们不必去远方寻找奇迹,你吸气时,群山随你的胸膛隆起;你呼气时,整个宇宙轻轻叹息。”
据说人一天呼吸23040次,每一次呼吸都可以看作是止住心乱,重塑心念的机会。
如果说焦虑就像是一场龙卷风,呼吸就是那个能让你“站定”的支点。
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你就会发现:
一呼一吸,既能清晰地证明我们正真实地活着,也能让我们掌控当下的心绪与节奏。
平静与幸福不在过去和未来,而在你专注呼吸后睁开眼的这一刻。
2. 在一观一照间,接纳负面情绪。
书中提到一个绝妙比喻:负面情绪像邮差,若你拒收,他会反复敲门。与其对抗,不如拆开信封看看它想说什么。
正念的本质,是对当下自己的感受、想法和行为等保持觉察,并不做任何评判。
想要从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既不能对负面情绪过度关注,被它牵着走,也不能对负面清晰一味逃避,让它在心里生根。
而是应该像禅师所说:
“我们应该温柔而充满敬意地对待自己的不安、痛苦、愤怒与激情,不抵制它,和它共处、与它和解。”
情绪本就是流动的溪水,是执念将它砌成困住自己的墙。
做情绪的旁观者,才能让我们始终保持清醒和理性,不因物喜,不因己悲。
3. 在一念一想间,关注当下自我。
书中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对在街头杂耍师徒二人,师傅将一根长竹竿竖立在头上,徒弟顺着竿慢慢爬到顶端。
师傅不断走动,徒弟则保持不动。
两人全神贯注,始终能保持完美的平衡。
旁观者问他们为什么能做到如此,徒弟回答说:“因为我们都知道各自照顾好自己。”
正如一行禅师所说:
“修习自身正念非常重要,也就是保护和照顾好自己,不要执迷于其他人照顾他们自己的方式。”
处于正念当中,我们就能全心全意地按自己的心意而活,而不是因外界而自我否定,也不会因他人的想法而自乱阵脚。
▽
修行正念的过程中,有人或许会问,正念会带来什么奇迹?
书中解释道:
“正念是奇迹,借由它,我们得以成为自己的主人,重建自我。”
修行正念,正是让我们关照自己的内心。
哪怕生活跌入低谷,能让你爬出来的,是当下心中的信念,以及愿意向上的努力。
正如一行禅师说的那样:“以正念做每一件事,你因此能够真正活着,因此懂得爱。”
正念能够解救每一个心存阳光,愿意自救的人。
扔掉消耗自我的念头,就是走出厄运的开始。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
来源: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