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江浙新旧动能转换机遇—宁波银行五篇大文章开启质效双增新时代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1 17:55 1

摘要:在2025年中国银行业普遍面临息差持续收窄、资产质量承压、信贷需求疲软等多重挑战的背景下,宁波银行发布的2025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末,宁波银行总资产突破3.47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1.04%,上半年营业收入371.60亿元,同比增长7.91%,实现归属于母公

在2025年中国银行业普遍面临息差持续收窄、资产质量承压、信贷需求疲软等多重挑战的背景下,宁波银行发布的2025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末,宁波银行总资产突破3.47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1.04%,上半年营业收入371.60亿元,同比增长7.9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72亿元,同比增长8.23%,不良贷款率0.76%。并且,公司同时公告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预案,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

纵观上市银行的2024年度和今年一季度业绩,其中营收和利润仍旧双增长的并不多见,宁波银行持续质效双优的表现,兼具长期价值与成长韧性的特点,在银行业堪称翘楚。

最让投资者眼前一亮的是,截至2025年6月末,宁波银行资产总额达34703.32亿元,较年初增长11.04%;客户存款总额20764.14亿元,较年初增长13.07%;贷款及垫款总额16732.13亿元,较年初增长13.36%。

资产规模、存款规模和信贷规模实现了三增长,在上市银行当中更是罕见。那么在银行业收缩战线、保守经营的当下,宁波银行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借江浙产业动能转换东风

发力“五篇大文章”逆势翻盘

在银行业普遍面临净息差持续收窄的背景下,多家上市银行净息差已连续五年下降,2024年平均净息差降至1.52%,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探至1.43%的历史低位。

对于宁波银行而言,在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近70%的结构下,有效应对息差收窄已成为关乎其盈利可持续性的核心任务。

如今2025 年上半年收官的成果是:贷款及垫款日均规模1.62万亿元,同比增长 19.32%,其中对公贷款日均规模1.07万元,同比增长 27.54%,个人贷款日均规模5451亿元,同比增长 5.89%。

更为可喜的是,对公贷款的大幅增加,实现了以量补价,公司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 354.46 亿元,占全部利息收入的 67.71%,同比增加 20.85 亿元,增长 6.25%。

可能很多投资者会感到困惑了:今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24.87万亿元,同比仅增长2.8%,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0.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6.78万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利润总额34365.0亿元,同比下降1.8%,宁波银行凭什么对公贷款投放还能实现日均规模高达27.54%的同比增速?

财经野武士分析认为,首先归因于核心业务区域的动能接续转换。

长三角(江浙沪)地区在宁波银行收入当中的占比高达90%,其中江浙地区的占比接近86%,两省的产业趋势的变化对宁波银行信贷影响举足轻重。

今年上半年,江苏省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表现突出,余额同比增长15.1%,高于各项贷款增速5.3个百分点。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纺织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的增长较为亮眼,相关从业的中小企业为数众多,恰恰也是宁波银行在江苏地区展业的重点拓展领域。

重要的是,江苏的新兴动能正在加速成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整个工业体系当中的比重已经超过了51%,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制造业的增加值增长了11.8%,其中航空航天相关设备、锂离子电池、集成电路等行业分别增长10.7%、18.9%、39.4%。从近期财报来看,相关从业的模塑科技、洪汇新材、苏州固锝等多个江苏上市公司与宁波银行建立了深厚的存贷款合作关系。

再看浙江,浙江地区在宁波银行的营收当中贡献65%左右的比重,今年上半年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但是浙江同样处于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之中,而且速度更快,从重点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增长10.1%;交通、能源、水利和生态环保投资增长14.2%;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5.2%。这些也正是5篇大文章的核心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宁波地区为宁波银行贡献的营收占三分之一,宁波制造业占比较高,以石化、汽车、新材料等产业为主,目前这三大产业正高速发展,且这三大产业本身就是资金密集型,作为基本盘带动了宁波银行的信贷投放。另外宁波市共有近90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智改数转”正在加速提档,宁波银行以本地化优势正在配合政策扶持企业转型升级。

因此,通过对比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截至今年6月末,宁波银行在浙江省的贷款余额由年初的9500亿元增长至10779亿元,增速达13.46%;在江苏省的贷款余额则由3189亿元增至3774亿元,增速高达18.34%。

这一区域信贷投放的强劲增长,不仅反映出江浙两省经济活力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持续深化,也为宁波银行扎实推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提供了坚实的客群基础和业务根基。

多元优化负债端成本

搭配差异化揽客策略

凭什么宁波银行就能在区域动能转换之中获得如此不俗的成绩?

首先就要提到,宁波银行主动优化负债端成本。

一方面宁波银行立足于宁波本地,宁波本地企业以出口为主,今年上半年,宁波市进出口7218亿元,同比增长6.1%,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出口4904.4亿元,增长10.1%,良好的出口形势,为宁波银行揽储提供了厚实的基础。

第二方面,宁波银行为客户提供多种特色数字化平台,如财资大管家、外汇金管家、波波知了等平台,构建生态化场景服务体系,增强客户生态依存度,促进低成本结算存款沉淀。

第三方面是宁波银行积极推行存款结构和定价的精细化管理,通过客群分层分类与差异化定价策略,严控高息负债限额,与此同时,也灵活运用其他低成本金融工具融资,对接央行再贴现、再贷款等政策性资源,实现主动负债成本最优配置。

从三方合璧下来,给宁波银行带来的变化相当显著,去年平均日吸收存款的平均成本为1.94%,存款在计息负债当中的占比是67.42%,平均成本率较高的应付债券和向中央银行借款在计息负债当中的占比是18.12%。

而今年上半年日吸收存款的平均成本率下降到了1.71%,存款在计息负债当中的占比上升到68.33%,平均成本率较高的应付债券和向中央银行借款在计息负债当中的占比下降到16.94%。

其次,从信贷市场成本竞争力来看,在上述三个方面条件的协同作用基础上,宁波银行虽在资金成本指标上较国有大型银行稍高,但其1.79%的负债成本率已显著领跑江浙城商银行同业,甚至比有些行要低15~30个基点,针对信贷客户分层分类与差异化定价更为灵活,反过来信贷客户也更倾向于选择宁波银行的信贷产品。

其三,宁波银行利用丰富的资源对信贷经理分层训练和专业培育,除了为客户提供传统融资需求,信贷经理还通过“金融+生态”的差异化综合服务体系提供多元化的附加服务,结合波波知了、海外拓客助手等工具,形成从资金支持到企业经营、个人生活的全链条赋能,从而在信贷市场铸造不一样的竞争优势。

例如,针对制造业小微企业,信贷服务与线上化工具结合,提升效率的同时,信贷经理积极推荐导入“波波知了”的智慧水电气服务,帮助企业节省5%~20%能源成本。

因此,在负债成本优势与差异化服务的双重驱动下,宁波银行信贷业务展现出较强的逆周期韧性。今年第二季度,宁波银行单季利息净收入更是同比增长10.63%,增速显著领先同业。

上半年净息差为1.76%,较2024年全年仅下降10个基点,较一季度收窄幅度仅为4个基点,环比改善趋势明显,若在利息支出中剔除交易性金融资产对应的付息成本,宁波银行上半年经调整净息差可达1.97%,侧面反映了宁波银行信贷业务的稳健性和竞争力。

积极拥抱大财富管理时代

专业投研能力已壮大成势

除了信贷之外,推动宁波银行持续逆势增长的另两大动力源是轻资本业务和金融投资业务。

尤其是近年来财富管理、投资银行、资产托管、国际汇算等中间业务成为新的增长极。由于不消耗或少消耗资本,有效对冲了净息差收窄的压力,企稳了宁波银行15.21%资本充足率,并且成为深化客户关系的重要工具,提高客户黏性和挖掘客户价值。

今年上半年宁波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达到37.19亿元,同比增长6.32%,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8.05亿元,同比增长4.04%,有效平滑了利润波动,增强了整体盈利的稳定性和韧性。

其中宁波银行大财富管理业务表现突出,截至 2025 年 6 月末,个人客户金融总资产(AUM)12,550亿元,较年初增加 1,268 亿元,其中储蓄存款 5,281 亿元,较年初增加 330 亿元;财富管理业务客户 1,231 万户,较年初增加 99 万户。公司私人银行客户 30,068 户,较年初增加 5,068 户;私人银行客户金融总资产(AUM)3,585 亿元,较年初增加 535 亿元,户均总资产 1,192 万元;托管业务规模 5.2 万亿元,托管客户数 655 家。 永赢基金公募规模 5,447 亿元,上半年营收 8.97 亿元,净利润 1.82 亿元;宁银理财管理的产品规模 6,011 亿元,上半年创收 6.81 亿元,实现净利润 4.21 亿元。

而在金融市场业务方面,宁波银行持续强化市场研判,把握业务机会,推动金融市场业务高质量发展,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在最新公布的市场排名中,国开行政金债承销排名市场第 8 位,记账式国债承销量排名第 14 位,农发债承销排名市场第 9 位,口行债承销排名市场第 10 位。代客类业务保持稳健增长,报告期内,外汇交易量 720 亿美元,代客业务基础客户数超 2.5 万户。

因此,从宁波银行财报明细中就不难发现,所有项目类别中代理类业务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长最为亮眼,今年上半年达到了29.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73亿元,增长率超过10%。

此外,投资收益也是宁波银行收入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今年上半年投资收益高达83.7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43亿元,同比增长32.26%。

从宁波银行历年投资收益的变化可以看到,最近5年的金额基本上都处于稳步增长的态势,由于金融市场天然存在风险,逐年增长的投资收益也反映出宁波银行能够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风险,而后又依托于对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以及利率走势的精准判断。反过来也证明了,宁波银行已经炼成了一支专业的投研团队持续跟踪和分析市场。

宁波银行在非息收入领域的卓越表现,堪称城商行探索大财富管理的典范。其通过“大财富管理”战略构建的轻资本业务生态,以及精准的金融市场业务能力,不仅有效对冲了行业性压力,更开辟了高质量增长的新路径。

总之,宁波银行以“9+4”多维发展格局,构筑起“多点开花”的新生态,前瞻的战略布局、卓越的客户经营和强大的风险管理能力铸就了其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

在银行业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宁波银行凭借其对金融综合化服务能力的厚积薄发,展现了差异化经营的巨大价值,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转型思路。

来源:野武士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