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项发表于《健康数据科学》(Health Data Science)的研究称,睡眠特征与172种疾病之间存在显著关联。
近日,一项发表于《健康数据科学》(Health Data Science)的研究称,睡眠特征与172种疾病之间存在显著关联。
-睡不好,和172种病相关-
北京大学和第三军医大学的研究人员纳入了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88461名成年人睡眠数据。
他们从睡眠数据中发现睡眠具有多个维度的特征,包括夜间睡眠持续时间和开始时间、睡眠节律、以及睡眠碎片化(睡眠效率和清醒次数)。
在平均6.8年的随访中,研究人员发现172种疾病与睡眠特征相关,其中42种疾病的患病风险至少增加了一倍;92种疾病超过20%的患病风险与不良睡眠行为有关,例如帕金森病、2型糖尿病和急性肾衰竭;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83种疾病关联与睡眠节律有关。
-睡眠不好,身体各种问题暴雷-
▲ 情绪问题
良好的睡眠后,我们情绪的油门(杏仁核)和刹车(前额叶皮质)之间得到了恰到好处的平衡。
如果睡眠被剥夺了,这两个大脑区域之间的强连接就不存在了,我们变得无法控制自己的原始冲动,我们会产生不加思考、不适当的情绪反应,并且无法把事情放到更广阔的或更深思熟虑的背景下进行分析。
所以,如果你身边的人,或者你自己,最近常常情绪失控、对事情有过激反应,也许只是太累了,一定要好好睡觉。正如一句格言所说:“绝望和希望之间的最佳桥梁,是一场良好的睡眠”。
▲ 心血管问题
一项横跨14年的研究发现,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人,比睡眠时间超过6小时的人患心脏骤停的可能性高出400%-500%。
轻微的睡眠障碍,很容易增加全身的静脉压力,拉伸并压迫血管壁。即使只有1、2个小时的睡眠时长减少,也能迅速加快心脏的收缩速度,并显著增加血管内的收缩压。
而长期出现睡眠障碍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血管也可能会破裂。然而这就像个导火索,会导致随后的爆炸性后果,譬如心脏病发作、中风等。
▲ 代谢问题
睡眠不好,你就越容易吃东西。同时,你的身体还会变得无法有效管理卡路里,尤其是血液中糖的浓度。
这两个简单的机制,会让睡眠不好的人,发生体重增加、肥胖和患2型糖尿病的概率增大。
甲状腺激素、性激素、褪黑素等的分泌具有一定规律,如果“该睡的时候不睡”,会打破这种节律,影响激素分泌。激素紊乱又会反过来影响睡眠质量,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 免疫问题
睡眠少会使人体处于应激状态,导致免疫系统失衡,无法识别并消灭潜在病原体以抵御感染、炎症等,令抗病能力大幅下降。
睡眠不足为炎症提供了生长的土壤,长此以往,将引发全身炎症风暴,成为代谢性疾病、癌症、精神疾病等病症的幕后推手。
▲ 大脑问题
研究发现,长期缺觉会严重影响语言理解、记忆、情绪调节和决策能力等脑区功能。长时间失眠还会导致大脑缺氧,促使β淀粉样蛋白等代谢废物堆积,从而诱发痴呆。
临床上,70%~80%的帕金森病患者存在睡眠障碍,白天感到强烈的睡意;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内β淀粉样蛋白清除率降低,会加速认知功能减退,失去对睡眠和清醒时间的正常感知与控制,白天嗜睡,晚上又睡不着。
-缺觉的“微”信号-
美国纽约市蒙特菲奥医疗中心行为睡眠医学部主任谢尔比·弗雷德曼·哈里斯博士总结出了“缺觉的信号”,提醒有此状况的人要赶快调整了。
1
比平常更冲动
突然爱吃甜食、冲动购物,这都可能是缺觉在作祟。缺觉会严重影响大脑前额叶皮层,该区域主要负责判断、冲动控制、视觉练习和注意力。睡眠不足会导致判断力下降、做事冲动。
2
爱说陈词滥调
缺觉时,人往往很难有自发性的复杂话语,更易出现口齿不清、爱用陈词滥调、口吃和说话单调等问题。
3
比以往更健忘
充足睡眠有助于巩固记忆、改善情绪。睡眠不足会导致难以形成记忆,逻辑思维不清,无法深思熟虑和理性行事。
4
更易产生饥饿感
睡眠不足时,人更加难以抵御薯片和冰淇淋等不健康食品的诱惑。其原因是,缺觉会影响人体两大关键激素———瘦素和生长素,进而增加人们对食物的渴望。
5
走路不协调
缺觉可能导致走路不稳、肢体不协调、做事磕磕绊绊等问题。
6
容易犯困
白天坐车或在电影院里看电影时很容易睡着,意味着你可能需要补觉了。睡眠充足时,白天应该警觉度高、精神抖擞,即便置身于较暗或沉闷的环境中也不容易立即入睡。
--运动人群,睡眠质量更好一些!
在《运动改善睡眠障碍的实验研究》一文指出,许多调查都显示,运动的人明显比不运动的人有更好的睡眠质量,在坚持有规律锻炼的人中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极低。
该研究专门针对有睡眠障碍的女生进行为期4个月的针对性运动训练,不但睡眠质量有了明显提升,而且自身体质水平也提升了,影响睡眠的各种身体不适也明显减轻。
-运动为什么可以改善睡眠?-
√ 帮助改善情绪和心理
不少人睡不着,其实就是放不下,心中焦虑不安,大脑停不下来。
《运动改善睡眠障碍的实验研究》指出,人在运动时,左脑半球会逐渐受到抑制,右脑半球则逐渐活跃从而取得支配地位。因此,运动可使人忘掉忧虑不快,使人产生愉快感觉。其次,运动后人体内啡肽的含量增加,也能让人感到欢愉。
当一些影响睡眠的不利心理因素得到缓解,睡眠状况自然就有改善。
√ 改善影响睡眠的身体不适感
《运动改善睡眠障碍的实验研究》指出,适量、规律的运动可以帮助增强体质,从而降低影响睡眠的各种身体不适感,比如感冒、腰背酸痛等。
√ 降低核心体温促进睡眠
运动改善睡眠还涉及体温调节机制。运动会大量产热,使体温上升,这也就意味着通过运动带走了体内多余的热量,而运动后核心体温会下降,在入睡前恢复到正常水平,从而促进睡眠。
-如何运动,更有助睡眠?-
● 坚持锻炼!!
只有长期坚持锻炼才能看到睡眠改善的效果。
● 科学运动!!
要科学运动,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过于激烈的运动或过小的运动量都是不合适的。
所谓运动适度,应遵守“四不”原则:心跳快到能承受,不胸闷;跑步跑到还能吹口哨,不喘;跑完后半小时,不累,微微出汗;运动后不失眠,次日不感到疲劳。
● 促进睡眠,这三类运动效果“杠杠的”:
第一类:有氧运动
研究发现,每天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能让人睡得更香。
有氧运动可以提高人体的温度,让人全身得以放松。并且有氧运动所产生的适度疲劳感,也能刺激人体进入深度睡眠。
最好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运动项目,以有氧运动为主,比如快走、跑步、游泳、骑自行车、健身操、跳绳、球类运动等都是极佳的选择。
第二类:具有民族特色的
养生保健运动
从古至今,中国百姓尤为注重养生保健,并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养身保健运动方式方法。
讲究“阴阳调和”、“疏通经络”、“精神内守”…是中国人数千年来积攒和传承下来的养生智慧,而在具有民族特色的养生保健运动中也特别强调这些“要点”。
比如太极拳就是根据阴阳二气的转化、平衡、消长创造出来的一项运动,它能通过自我导引行气的形式,达到疏通经络、养身保健的目的。
有研究表明,失眠症人士打太极拳(每周三次,每次一小时)即能显著改善睡眠质量。
除开太极拳以外,柔力球、健身气功等作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养身保健运动,对睡眠的改善也同样有着积极作用。
第三类:抗阻运动
在改善睡眠质量上,抗阻运动效果也非常不错。体重阻力训练可以使参与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提升,并且睡前进行该训练,不会扰乱后续睡眠和身体活动。社体君给你推荐如下抗阻运动。
01弹力带抗阻
弹力带使用简单,便于携带,适合用来增强大肌肉群的耐力。
02平板支撑
平板支撑属于静态练习,可使身体腹部和臀部的肌肉都得到一定锻炼。
03仰卧臀桥
这个动作主要锻炼臀肌,同时也锻炼了核心肌肉群、腘绳肌、股四头肌和髋屈肌。
04徒手下蹲
徒手下蹲可锻炼大腿与臀部的肌肉。
05俯卧撑
俯卧撑是主要锻炼上肢、腰部及腹部肌肉的一种训练方式。
来源:四川社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