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逃学”的阿斯儿子,靠天文和魔方征服了整个学校?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1 20:44 3

摘要:Eric在澳洲被确诊为阿斯伯格综合征后,Tina看着其他孩子正常上课,儿子却躺在后排沙发上看书,她如坐针毡。

为了能把常常跑出教室的儿子Eric“抓”回来,Tina在儿子的小学当了两年半的“家长助手”。

这原本是一个无奈之举。

Eric在澳洲被确诊为阿斯伯格综合征后,Tina看着其他孩子正常上课,儿子却躺在后排沙发上看书,她如坐针毡。

但正是这段“陪读”经历,让她看到了学校对特殊孩子的包容与支持,也让她学会不再紧盯儿子的“异常”行为,而是去挖掘他的闪光点。

如今,凭借对天文知识的热爱和玩魔方的天赋,那个曾经被Tina“抓”回教室的男孩,成了校园里人尽皆知的“超级明星”。

口述 | Tina

整理 | Kido

编辑 | Jarvis

图 | pexels

01 做了两年半“家长助手”

初入墨尔本的小学,Eric就惹来了麻烦。

由于共患ADHD,他难以安坐在凳子上,总是不停扭来扭去,要不就是翘着凳子,一不小心来个后空翻。

加上听不懂一些英语指令,Eric常常上着课就跑出了教室。

澳洲法律规定,教师不得肢体接触学生,更不能体罚。于是校方建议我来做“家长助手”(Parents Helper):一旦他逃跑,我便可以把孩子抓回来。

当时我换了一份居家办公的工作,便同意了申请“家长助手”的志愿工作,在教室看住儿子之余,帮老师维持课堂秩序,辅导小朋友学习。

在澳洲,社会对于谱系孩子关注度很高,学校老师、语言专家、心理医生等都很专业,政府机构也提供了一系列的帮助。

在了解到孩子确诊阿斯伯格后,老师也降低了对Eric的要求:只要不跑出教室,保持安静就好。

有了我的看管,Eric不再跑出教室,但他依旧不参与课堂。老师在讲课时,孩子们都围坐一圈,我的儿子却躺在教室后面的沙发上看书,或是自顾自地在教室后面玩。

我尝试着引导Eric加入同学们的讨论,但他总是特别抗拒,又哭又闹。无数次尝试失败后,我只能放弃。

更令人崩溃的是其他的孩子都可以正常学习,而他却把学校图书馆1-6年级所有的天文书籍搬回来看!

一开始,每天结束“家长助手”的志愿工作,我坐进车里就大哭。无数个夜晚,我彻夜难眠,焦虑着Eric的未来——担心他无法正常上学、工作,害怕他无法建立正常的社交关系。

02 成为“校园明星”

两年半的时间里,虽然经历了无数的崩溃时刻,但我也慢慢地看到了Eric的变化。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学校给予特殊孩子的理解和支持,对于孩子的成长和融合有多么的重要。

在一次宇宙相关的课题后,老师发现了Eric对天文知识的天赋,特意安排他在全年级学生面前进行演讲。

这个害羞的男孩站在台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宇宙大爆炸讲到太阳系诞生,台下孩子们都听得入了迷,他也越讲越自信。

演讲结束后,他“成了学校的super star(明星人物)”,孩子们都主动和他交流,Eric也渐渐变得开朗许多。老师趁热打铁,授予Eric“教师助理”徽章,他视若珍宝地戴着,渐渐参与了课堂。

到了三年级,我不再做“家长助手”,因为孩子已经完全融入课堂了。

学校的包容远不止于此:

针对Eric无法静坐的问题,老师拿出特制气垫,帮他坐定;

当他躺在后排看书时,老师说他其实也在听课——其他孩子答不出问题时,他常常冷不丁给出答案;


校长办公室是他最喜欢的地方,每天放学后他都跑去那和副校长下棋。

学校老师们都经过专业的训练,了解怎么和谱系孩子沟通相处。去学校时,哪怕只有微小的进步,老师都会很夸张地表扬他,“他今天太棒了!我为他骄傲!”

渐渐地,我也受到感染,在这种赞美里学会了欣赏孩子。我不再只关注他的“异常”行为,而是开始挖掘孩子闪光点。

确诊之后,我回想Eric的发展史,发现他的特别早在两岁时就有所显现:几十首唐诗倒背如流,心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大量英文单词……

但那个时候不懂,还以为我家天降神童呢……其实只是他记忆力超群罢了!

在学校老师的影响下,我也不再试图改造Eric,而是积极引导他发展兴趣爱好,为他提供资源和平台。

我意识到任何事情都是兴趣第一,他喜欢自然就会去钻研,现在自学的渠道很多,作为家长就给他提供足够的资源和平台就可以了。

03 解锁魔方技能

Eric痴迷宇宙,记得住所有星系的名称,我就给他买来大量宇宙方面的书籍,还送给一个专业级望远镜;墨尔本因疫情长期封城,Eric拿起了小时候的一个玩具魔方,又打开了一扇新大门:

从玩具魔方到专业竞技魔方;从三阶魔方到六阶魔方;从最开始两分多钟解锁一个三阶魔方,到现在只需要19秒。参加完魔方大赛,赛后他继续在家里苦练,最好成绩在12秒左右。

最关键的是,Eric在玩魔方中提高了自信,收获了友谊,锻炼了他的社交,我在社交媒体上记录下他的改变:

● 解锁记忆天赋:谱系儿童超强的记忆力,让他快速掌握数百种解法,从30秒进步到9秒

● 建立自信耐心:玩魔方后,便成了学校的风云人物,课间总有师生围观他复原魔方,低年级孩子缠着他学习,他不再是那个嫌别人吵要逃跑的孩子,而是互动中锻炼了耐心。

● 拓展社交圈子:在世界魔方协会比赛中,他结识志同道合的伙伴,每次参赛完都会兴奋地和我分享“今天遇到谁谁谁”

● 偶像驱动上进:与魔方大赛的上届世界冠军交流后,他默默以偶像为目标,高度专注练习,连续练习三个小时也不累。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意识到这个兴趣不一定只是魔方,可以举一反三。

孩子的任何细微兴趣点,只要家长多关心、关注,并加以引导,信任他,鼓励他,引导他……他会找到自己的渠道打开心扉,收获快乐的同时也会帮助他的社交能力越来越好!

比如Eric一直喜欢黑洞相关的天文知识,课间总爱和其他同学讲,但许多孩子不感兴趣,那个时候他就会比较挫败。

在演讲和玩魔方后,同学们明显更喜欢和他交朋友了。

我不确定是孩子学会了笨拙地“模仿”和“隐藏”,还是他真的已经融入了集体。但我曾最担心的社交问题,已经迎刃而解。

04 无条件地接纳

2022年2月,我在社交媒体刷到一位母亲因为孩子确诊而崩溃的帖子,便写下了第一篇关于自己干预孩子的分享。

后来我才知道,有不少家长因为这篇文章受益,这也鼓舞着我一直更新。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分享,能改变社会对自闭症的刻板印象,让更多人理解并接纳这个群体。

更重要的是,我觉得大家互相交流,可以缓解一些焦虑和压力,这本身就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

今年开始,我在社交媒体上的更新频率降低了。不是不想写,而是Eric好像已经和其他孩子没什么两样:儿子之前那些“异常”行为似乎都没有了。

我也不禁再次怀疑,是不是之前真的是误诊了呢?

他对光线特别敏感,不喜欢太亮,但又怕黑,所以多年来只能开灯睡觉;

运动能力依旧不好,除了体育课不得不参与外,日常的锻炼他总是抗拒;


虽然磨合多年,但他挑食的毛病还是没改,只吃汉堡、牛排等固定种类;

……

最近,我发现Eric玩游戏有点上瘾。但我已经不像过去那么焦虑,我清楚Eric比普通孩子更容易上瘾,何况网瘾是所有人都可能面临的问题,包括我们自己,所以只能不断干预和纠正吧。

如今Eric已经15岁,步入青春期的他沉稳不少,也更需要自己的空间。

我理解孩子渴望独立的心情,现在除了生活中给予基本的支持外,我尽量不干涉孩子的生活,毕竟青春期的孩子就是一个渐行渐远的过程。

我也清楚,孩子的谱系特质也许会一直存在,虽然他现在看起来和其他孩子相差无几。

但如同网友的留言一样,他们最大的挑战是进入社会后,社会不会给予特殊理解,他能不能理解这个社会复杂的运作?

这些问题我也会经常想,但我不再焦虑,毕竟那是他的人生,我担心再多也没用。

来源:老翁漫剪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