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的血腥岁月:黄巢之乱的惨痛回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4 22:47 1

摘要:你可曾想象,生活在唐朝末年是多么的恐怖?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画面至今仍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数百个巨石磨坊同时运转,成千上万的无辜百姓在其中被生生碾碎,整个营地笼罩在浓厚的血雾之中。这一切惨剧,皆源于那场震惊历史的黄巢之乱。叛军对人命毫无怜悯,走到哪里就杀到哪里,

你可曾想象,生活在唐朝末年是多么的恐怖?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画面至今仍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数百个巨石磨坊同时运转,成千上万的无辜百姓在其中被生生碾碎,整个营地笼罩在浓厚的血雾之中。这一切惨剧,皆源于那场震惊历史的黄巢之乱。叛军对人命毫无怜悯,走到哪里就杀到哪里,甚至把沿途的百姓视作“军粮”。

中和三年,关东地区饥荒四起,庄稼颗粒无收,村庄附近连树皮和草根都难以寻觅。黄巢的叛军正向蔡州进发,城内的粮食被优先供给部队,以确保士兵的战斗力。那年正月,黄巢率领数十万大军逼近城下,秦宗权选择投降,转眼间,我的身份从官军变成了叛军。

不久后,黄巢的得力助手孟凯在攻打陈州时战死,黄巢誓言不屠光陈州城绝不罢休。于是,我们开始了漫长的围城战。陈州的守将赵犨早已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城内的防御如铁桶般坚固。围攻已超过一百天,黄巢焦急不已,担心朝廷的援军会迅速赶到。

营中的粮食所剩无几,我们这些新兵被派往大山中做斥候,表面上是为了防范官军,实际上则是想让我们自生自灭。部队进入大山后,我被安排带着几名士兵驻守山顶,负责侦查敌情。每隔几天就会有专人送饭,久未吃肉的我,拿到食物后狼吞虎咽,丝毫不在意送饭士兵的嘲笑。

然而,当我再次等到送饭的日子,送饭的人却迟迟未到。心中不安的我只好带着手下下山寻找食物。回到黄巢的大营时,眼前的一幕让我震惊得无以言表:数百个巨大的石磨盘和石臼整齐排列,成千上万的百姓在磨盘下被活活碾死。士兵们将尸体处理后,剩余部分像舂米一样碾成肉泥,或是直接扔进石臼中捣成粉末,最后用大锅煮熟,分给士兵们食用。

见我们面露恐惧,老兵开始为我们解释。他告诉我们,部队有二十万大军,每天至少需要消耗三千多个人的肉,因此在大营外专门设立了“屠宰场”,用来批量处理“食物”。这些肉被称为“想肉”,意指吃过之后让你还想再吃。不同的肉质有等级,小孩的肉为上等,女人的肉次之,男人的肉则更为劣质。

普通士兵吃“想肉”是为了充饥,而黄巢的二把手尚让则把吃“想肉”当作一种享受。高级军官们甚至会将人绑住,用开水烫后割下自己喜欢的部位进行烹炒。听说普通人的心通常只有三个窍,鲜少有四个的,若是有五个便是极品。

我听到这里,不禁茫然问道:“那我刚才看到的士兵们都是和骨而食,怎么没有你说的那么讲究?这种肉吃下去不会生病吗?”老兵回答道:“你所看到的,不过是最低等的‘想肉’罢了。”这些士兵大多年纪已过35岁,造血功能衰竭,或是骨如枯柴的人,所谓的“想肉”只能充饥,并不算美味。

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之前我们在山上吃的肉脯,正是这座“杀人磨坊”制作出来的“想肉”。于是,我决定趁夜逃离军营。

后来,我听说黄巢死后,秦宗权所率领的蔡州兵更加嗜血,出征时连军粮都不带,只带盐巴,以人作军粮,走到哪里,便吃到哪里。人们都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而我们这些生于乱世的人,连狗都不如。这样的岁月,令人心寒,也让人铭记历史的惨痛教训。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