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标准:140/90与130/80,谁更靠谱?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1 20:24 1

摘要:今天,一位老年投资人到研究院时,突然抛出一个问题:高血压诊断,140/90 mmHg和130/80 mmHg,哪个标准更靠谱?这虽非我们的专业领域,但确实在中老年人中普遍存在困惑。同事便将我们收集的信息分享给了她。

今天,一位老年投资人到研究院时,突然抛出一个问题:高血压诊断,140/90 mmHg和130/80 mmHg,哪个标准更靠谱?这虽非我们的专业领域,但确实在中老年人中普遍存在困惑。同事便将我们收集的信息分享给了她。

一、结论:标准都靠谱,场景各不同

两个标准其实都“靠谱”,只是适用场景和指南体系有别。

140/90 mmHg:这是中国、欧洲及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多数国家和地区通用的临床诊断标准。去医院看病,医生多以此诊断高血压并制定治疗方案。

130/80 mmHg: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AHA)提出这一更严格的标准,它如同“预警线”,旨在提醒更多人提前关注血压,通过生活方式干预,防止发展为临床高血压。打个比方,140/90是“考试及格线”,130/80则是“老师提醒你该努力”的预警线。

二、两个标准,分歧何在?

分歧核心在于对“风险”的界定。

支持130/80标准者认为,大量研究显示,血压超130/80,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及心梗、中风风险就显著增加,应尽早重视并干预。

支持140/90标准者则觉得,虽风险从130/80开始上升,但下调诊断标准会让数亿人瞬间被贴上“高血压”标签,可能引发不必要的焦虑、过度检查甚至药物治疗,且很多人仅靠改变生活方式就能控制血压。此外,不同人种、地区的流行病学数据也有差异。

三、实用建议:应对有策略

面对两个标准,无需困惑,可采取以下策略:

明确目标:无论哪个标准,血压在正常范围内“越低越好”,理想血压是

遵循中国指南:在中国生活就医,官方诊断和治疗标准仍是140/90 mmHg。若多次、非同日测量血压持续≥140/90 mmHg,应去正规医院心内科咨询。

重视“130/80”预警:即便血压未达140/90“确诊线”,但持续超过130/80 mmHg,就要高度重视!这意味着已处于“高血压前期”,是心血管疾病的“后备军”。此时,无需立即吃药,但必须马上开始严格的生活方式干预:

减盐是关键,每日

减肥有成效,体重每减10公斤,血压可降5 - 20 mmHg;

均衡饮食,多吃蔬果、全谷物,推荐DASH饮食模式;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戒烟限酒,保持良好心态和睡眠。

正确测量血压:确保测量方法准确,测量前休息5分钟、不喝咖啡/茶、排空膀胱、手臂与心脏同高,记录多次测量结果供医生参考。

四、总结:标准因场景而异,管理血压是关键

诊断高血压,在中国以≥140/90 mmHg为标准;预防高血压,要高度重视≥130/80 mmHg这个信号;所有人都应追求将血压维持在

哪个标准更“靠谱”,取决于应用场景。对个人而言,最重要的是关注血压具体数值和趋势,将其作为重要健康指标长期管理。若血压持续在130/80以上,即便未达140/90,也强烈建议咨询医生,积极改善生活习惯。

来源:中国千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