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镇市:红枫湖镇“育、用、管”三维发力 锻造乡村振兴主力军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1 17:22 1

摘要: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清镇市红枫湖镇聚焦驻村干部“育、用、管”三个维度精准发力,通过搭建成长平台、压实岗位担当、健全管理机制,推动驻村干部在乡村一线“沉得下、干得实、有作为”,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清镇市红枫湖镇聚焦驻村干部“育、用、管”三个维度精准发力,通过搭建成长平台、压实岗位担当、健全管理机制,推动驻村干部在乡村一线“沉得下、干得实、有作为”,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精“育”赋能,锻造乡村振兴“先锋队”

秉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培育理念,构建多元化培养体系,助力驻村干部在学习中长本领,在交流中拓思路。

采取业务培训与结对帮带相结合的方式,深入调研6支驻村工作队共18名驻村干部的培训需求,分层分类组织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参加各级培训,实现培训全覆盖。同时,建立“1名乡镇领导+1名村党组织书记”帮带机制,帮助驻村干部快速适应岗位,夯实履职基础。

在实践中,通过驻村工作例会、选调生座谈会、案例教学、走村观摩等形式,为驻村干部提供常态化学习交流平台。围绕民生服务、产业培育等重点工作复盘交流,既解决工作困惑,又明确攻坚方向。

大冲村召开“村长夜话”座谈会。

此外,大冲村还创新推出“一周村长”机制,邀请贵州师范大学唐应龙教授驻点指导,通过网络直播、“红枫夜话”座谈会等讲授乡村运营、品牌打造经验;芦荻哨村举办“理想村·共创计划”座谈会,汇聚各方智慧共商发展路径,在思想碰撞中提升驻村干部产业规划能力。一系列“实战化”培育,让驻村干部既懂政策又通民意,既善攻坚又会创新。

善“用”提效,搭建实干担当“大舞台”

将乡村振兴主战场作为干部能力检验场,立足乡村发展需求,让驻村干部在民生一线、产业前沿、治理现场挑重担,把“纸上功夫”转化为“脚下实力”。

民生服务上,右七村驻村干部一月内两次遍访建档立卡户,细致摸排需求;芦荻哨村驻村工作队三天三夜上门劝说、多方协调,在塘边村驻村第一书记陈红协助下,为孩子争取到贵阳交通学校免费入学资格,用温情点亮求学路。

民乐村驻村工作队帮助销售水晶葡萄。

产业发展中,驻村干部们大显身手。芦荻哨村推动闲置小院对外认领,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建设,帮助脱贫户销售西瓜3000余斤,让“田间果”变“袋中钱”;民乐村争取65万元资金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让村容村貌焕新颜;大冲村联动“飞猪旅行”,计划共建全省首个村集体旅行社,借力互联网推广大冲村旅居品牌,为村集体经济拓新路。

严“管”聚力,激发担当作为“内驱力”

科学管理是保障驻村工作成效的关键。红枫湖镇以“严管厚爱”为原则,让驻村干部干有方向、做有标准。

建立完善考评激励机制,将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挂钩,今年以来已有2名驻村干部获评“优秀”。“看到队友们的‘卷’,既是压力更是动力。”塘边村驻村第一书记陈红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扁山村驻村工作队查看磨石冲水库建设情况。

这种“互相比、跟着干”的劲头,推动驻村干部主动扛事、靠前服务。大冲村驻村干部为解决兴隆组用电难题,一天内对接供电局敲定变压器扩容方案;塘边村驻村干部支持打渔寨组村民自愿投工投劳建设家园,形成“干部引导、群众参与”的治理合力。

通过常态化督导检查和工作例会制度,指导6个驻村工作队制定清晰可行的任期目标清单,实时跟踪工作进展,确保民生项目、产业计划“件件有着落”。同时,围绕驻村干部“一宣六帮”工作职责,压实工作纪律,严格落实考勤、请销假、去向登记、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确保驻村干部吃住在村、工作在村。

“力所能及地帮助村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是我们最开心的事。”芦荻哨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本学的话语,道出了广大驻村干部的心声。如今,在红枫湖镇,驻村干部已从“外来人”成为乡村治理的参与者、产业发展的带动者和农民身边的贴心人,他们沉在村里、干在实处,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代乡村发展的生动故事。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