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种蒜不出九,出九长独头”,又到了秋季播种大蒜的关键时期。但您知道吗?很多人沿用多年的“深葱浅蒜”种法,反而可能导致大蒜产量下降。最近农业技术人员下乡调查时发现,不少农户因种植深度不当,导致蒜头小、质量差、甚至出现烂瓣。那大蒜到底该种多深?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讲一
“种蒜不出九,出九长独头”,又到了秋季播种大蒜的关键时期。但您知道吗?很多人沿用多年的“深葱浅蒜”种法,反而可能导致大蒜产量下降。最近农业技术人员下乡调查时发现,不少农户因种植深度不当,导致蒜头小、质量差、甚至出现烂瓣。那大蒜到底该种多深?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讲一讲。
一大早,邻居张婶就提着一筐蒜头来找我:“快帮我看看,去年种的大蒜收成不好,蒜瓣长得不整齐,还不好存放!”我一看,蒜瓣大小不均,根部颜色发暗,明显是种植深度不够导致的。
很多人都听过“深葱浅蒜”的说法,以为大蒜要种得浅。于是不少人只是把蒜瓣轻轻按进土里就算了事,结果反而影响了出苗和产量。
前几天,省农科院的专家来到村里做技术指导。他们在地里实际测量后发现,大多数农户的蒜种埋深不到3厘米。专家指出,这个深度难以保证大蒜良好生长。他们还提供了一组对比数据:种植深度在2-3厘米的蒜地,亩产鲜蒜约1800斤;而深度在4-5厘米的,亩产可达2300斤以上,且蒜头更加饱满、紧实。
为什么适当深种反而更好? 专家解释道,大蒜属于茎部变形的作物,蒜瓣其实是缩短的茎。种植过浅,一方面容易被雨水冲露出来,冬天也易受冻;另一方面,根系生长空间不足,后期养分供应不上,容易形成“面包蒜”(即蒜瓣瘦小、外层空瘪)。而深度保持在4-5厘米,土壤保温保湿更好,鳞茎膨大有足够空间,长成的蒜头又大又圆。
也不是越深越好。深度超过6厘米,会导致出苗慢、苗长势弱,后期蒜头膨大受限,反而可能减产。根据多地试验,我们总结出以下原则:
· 沙土地种5厘米:沙土疏松,适当深种有利于保水保肥; ·黏土地种3-4厘米:黏土容易板结,略浅一些利于出苗; ·蒜瓣朝上,尖头向上:这一点很多人忽略。平放或倒栽都会导致出苗曲折,消耗养分; ·种完后轻轻踩实再浇水:使蒜瓣与土壤充分接触,避免悬空发霉。
同时要记得,“深耕浅种”是配套措施。整地时深度翻土25厘米以上,播种时按照上述深度,才能让大蒜根系扎得稳,蒜头长得壮实。
1. 盖层草,好处多: 种植后覆盖一层秸秆或干草,冬天防冻,夏天保湿,还能抑制杂草。等草腐烂后,还能变成天然有机肥。
2. 分段施肥,避免一次性施足: 大蒜需肥主要集中在返青期和鳞茎膨大期。建议播种时施半斤复合肥作底肥,开春追施一次高钾肥,蒜头膨大期再补一次肥。这样分段施肥,产量能提高20%以上。
结尾: 您家往年是怎么种大蒜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种植经验。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用,请点赞并转发给更多需要的人。希望大家都能科学种植,来年收获满满的好蒜!
来源:《《惊爆味蕾》